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年人的底层逻辑就是价值交换(如何打造个人价值)

成年人的底层逻辑就是价值交换(如何打造个人价值)知识的影响力,比过去任何时刻更巨大,以人类个体对知识的掌握速度来看,大部分人只能望“信息”兴叹,不但跟不上节奏,反而可能因为知识体量太大、选择太多而产生陈春花老师所说的“深深的焦虑和黯然的孤独”。然而,数据化时代,随着获取渠道不断增加、迭代速度不断提升,海量数据和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渴望知识又无力应对海量知识的两难境地。在《价值共生》里,陈春花老师称之为对知识“应接不暇的表现”。不确定性成为常态;迭代加快,不断涌现新知识;认知盈余,选择障碍;时间稀缺;对知识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

小时候,我们就发现,身边总有某些同学的学习特别好,我们再怎么熬夜苦读,好像都跟不上他们的脚步。

进入职场后,身边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我们呢?再努力再拼命,似乎也只是一个异常卖力的“陪跑”而已。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将知识的作用总结为三个阶段“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最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业领袖”陈春花老师,在她的新书《价值共生》里指出:今天的我们,已经进入第四阶段——“知识革命”。

成年人的底层逻辑就是价值交换(如何打造个人价值)(1)

知识正在迅速成为首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居于次要位置。

然而,数据化时代,随着获取渠道不断增加、迭代速度不断提升,海量数据和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渴望知识又无力应对海量知识的两难境地。

在《价值共生》里,陈春花老师称之为对知识“应接不暇的表现”。

不确定性成为常态;迭代加快,不断涌现新知识;认知盈余,选择障碍;时间稀缺;对知识验证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人类个体对知识的掌握速度来看,大部分人只能望“信息”兴叹,不但跟不上节奏,反而可能因为知识体量太大、选择太多而产生陈春花老师所说的“深深的焦虑和黯然的孤独”。

知识的影响力,比过去任何时刻更巨大,

对知识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烈,

是否掌握知识,将构造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价值鸿沟;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之大,将越来越难以想象。

数据时代的知识“陷阱”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先哲们就开始探讨“知识”的定义,虽然视角各有不同,但大概都会同意的,是知识会增强人的有效行为能力。

陈春花老师指出,想要拥有知识,需要经历三步:找到客观数据的真实来源;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信息;做出个人判断与鉴别,最终形成个人的相关知识。

也就是说,拥有数据和信息,并不等于拥有了知识。

有人会提出疑问:“何必这样麻烦,我可以花钱买别人总结好的知识,理解掌握了,不是更高效吗?”

其实不然。

陈春花老师指出:

知识最重要的特征,是个人化。检验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能否把其他人的信息和知识变成自己的。

在知识付费的大浪潮中,掌握高大上的“知识”并不再是难事,我们似乎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行业大牛的顶级理论、深刻观点。

然而,别人的“知识”,最多只能算是我们的“信息”。

无论是速读、笔记法、思维导图,还是知识类课程、训练营、团建,这些高大上的、直接“拿来”的“知识”,就像一个美丽的“陷阱”,给我们带来一派繁荣景象,让我们误以为已经收获满满。这类别人的“知识”,往往只有两种结局:被我们闲置,或者被我们遗忘。当某个时刻我们再回头看,会发现,我们似乎并不曾真的了解它们,只徒留“学了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感叹。

归根结底,它们从来不是“个人化”的、“自己的”知识。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拥有知识呢?陈春花老师提出了四个自我审问的维度:

第一、 不根据事物的表面,而是依据独立的判断能力来区分事物;

第二、 承认认知的不足,但不会自我设限;

第三、 不再恐惧世界变化快,而是主动改变、与时俱进;

第四、不依赖惯性,而是不断提升应变能力。

这四个维度,也是拥有正确心态的四大要素。独立判断、不设限、主动改变、积极应对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核心的概念——“知识是动词,而不是名词”。

知识是一个动词,一方面是对新知识而言,刚才我们提到,陈春花老师提出要把其他人的信息和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已有的知识而言,我们也要不断思考,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经验只是对过去的验证。”而“知识一旦成为经验就可能变成障碍。”

“变”,是这个时代唯一的“不变”,知识也是如此。

如何破解知识困境?

刚才我们说到:海量知识带给我们“应接不暇”的焦虑和孤独,而真正的知识,又要求我们进行独立主动的思考,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真正属于我们的知识。

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价值共生》里,陈春花老师指出要:

有系统、有组织地运用现有知识去创新知识。”

概括起来就是“433”,即执行四个步骤、训练三种能力、突破三个障碍。

一、融会贯通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界定问题”,识别真问题、理解本质变化,找准症结。

第二步,对“特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第三步,形成一套“方法论”。

第四步,正视未知大于已知的问题,学习新知识,开放自己与其他人合作。

这四个步骤可以用在组织成员、组织学习上,也同样适用于个人学习。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唯有通过清晰地界定、系统地分析、可操作的方法和开放合作的心态,才能用最大的“可知”努力,争取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终生学习的三种能力。

终生学习,不是个新概念了,但是很多人只理解了其中的一半——那就是从纵向来看,我们的学习要贯穿一生,却并不知道,从横向来看,终生学习到底是学什么,怎么学?

《价值共生》明确了要实现终生学习,需要具备的三种能力。

一是基本学习能力。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里所接触的,几乎都是基本学习能力,让我们能够掌握知识本身。

二是过程学习能力。它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我们自发地拓展已知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

三是综合运用能力。使用想象力、理解力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产生新价值。

后面两者,正是我们在数据化时代,掌握动态知识的关键。

在《价值共生》里,陈春花老师和我们分享了知识流动链——生成智慧的过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形成智慧。

三、突破自我极限的三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自我”。指的是困在对自己的固有认知里,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外界的关系,更谈不上未来世界最需要的“合作”能力。

第二个障碍是“事实”。过于依赖自己信仰的“真理”,误以为那就是客观事实。实际上,我们所相信的,未必是真实的。

第三个障碍是“经验”。陈春花老师指出“当经验不变而事物改变时,经验就成了绊脚石。”

我的理解,破解知识困境的核心,在于开放、关联和体系化。首先,要用开放、积极的心态获取新知识;第二,用自己的逻辑来分析、转化新知识,直到把新知识和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嫁接”,成功地植入自己的智慧之树中;第三,不断更新、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自己的智慧之树更茂盛,拥有更强大的适应能力。

以此,才能破解知识困境、缓解知识焦虑。

不可知的未来——以不变应万变

在远古,人类弱小,几乎无法与自然界抗衡时,先哲们就开启了向内探求、寻找内在力量的漫漫征途,以内心的笃定来应对迷茫和恐惧。

今天,面对未知、不可控的未来,我们其实也一样,更需要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以内在的不变来适应外部的瞬息万变。

我们要充分利用“未知”的价值,正如陈春花老师在书中写道的:

当一个人处于充满未知的环境下时,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显得异常清晰,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我们因此拥有了一种属于自己的模式,接受与未知相处,接受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知”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由此让我们实现终极追求——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外界赋予的。陈春花老师认为,

所有的意义与价值全有赖于我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也就是由我们自己决定。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我修炼,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和企业的修炼异曲同工。

一、建立长期主义的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行为,与其期待风口,不如持续创造。《价值共生》里写道:“只有那些心怀爱、信任与承诺并让生活变得美好的长期主义者,才能超越变化而得以持续。”

二、从预测判断转向不断进化。

既然外界难以预测,那不妨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特定目标,不断提升、调整、适应。

三、致力于不可替代性。

专注于专业性,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才是获得更大发展机会的基础。

四、从固守边界到伙伴开放。

开放,就是连接和协同。对于个人而言,是心态的转变。

五、构建共生态。

相互合作,互利互惠。

六、做好当下即是未来。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点——用行动来解决问题。

陈春花老师在《价值共生》里,引用了人类第一次登陆南极点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有两个探险团队,几乎同时向南极徒步出发:来自挪威的罗尔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团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成功抵达南极并返回;而来自英国的罗伯特·弗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团队晚了一个多月才到达,不仅如此,由于延误了这一个多月,回程时天气太差,该团队最终无人生还。

后人用一句话总结了挪威团队的成功,很简单,却无比深刻: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30千米左右。

借用陈春花老师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吧:

当海浪拍岸时,岩石不会有什么伤害,却被雕塑成美丽的形状。

愿你我,都能成为扛住时代巨浪的,坚强的岩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