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大豆粕浸出法,是先把大豆适当加热处理,使其水分控制在11.5%~14%之间,用压榨设备压扁后,再加入有机溶剂(6号轻汽油,或异丙醇和环己烷的混合溶剂,或正己烷,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中允许使用的食品加工助剂)提取大豆油的方法,剩下的渣叫豆粕。压榨法是提取大豆油的传统方法,就是使用压榨设备把大豆油从大豆里压出来的方法,为了提高出油率,常常会先把大豆轧成片,经过加热蒸炒后提取,叫热榨,不加热直接提取大豆油,叫冷榨,剩下的渣分别叫热榨豆饼和冷榨豆饼。冷榨豆饼2、浸出法

导读

秒懂酱油(一)分享了为什么用大豆酿造的酱油里没有油?,上文说到大豆油会被米曲霉“吃掉”,其实只是大豆油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大豆油留在酱油渣里了,酱油渣可作为猪饲料,但利用价值较低。为了提高大豆的经济价值,先把大豆里的大豆油提取出来,再充分利用剩下的豆渣。那么,大豆提取大豆油后,剩下的豆渣能用来酿造酱油吗?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1)

食用大豆油

提取大豆油的方法

提取大豆油的方法有化学浸提法和物理压榨法。

1、物理压榨法

压榨法是提取大豆油的传统方法,就是使用压榨设备把大豆油从大豆里压出来的方法,为了提高出油率,常常会先把大豆轧成片,经过加热蒸炒后提取,叫热榨,不加热直接提取大豆油,叫冷榨,剩下的渣分别叫热榨豆饼和冷榨豆饼。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2)

冷榨豆饼

2、浸出法

浸出法,是先把大豆适当加热处理,使其水分控制在11.5%~14%之间,用压榨设备压扁后,再加入有机溶剂(6号轻汽油,或异丙醇和环己烷的混合溶剂,或正己烷,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中允许使用的食品加工助剂)提取大豆油的方法,剩下的渣叫豆粕。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3)

大豆粕

豆粕和豆饼能用来酿造酱油吗?

豆粕和豆饼,含有粗蛋白44%~51%,粗脂肪0.5%~7%,碳水化合物18%~22%,矿物质5%~6.5%,这些都是米曲霉需要的营养源,适合用来酿造酱油。有人说,豆粕和豆饼就是猪吃的,为什么用喂猪的猪食用来做酱油给人吃?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4)

方车豆饼

用来给猪吃的是饲料用的豆粕和豆饼,而用来酿造酱油的是食品级豆粕和豆饼,它们都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食品级的是GB 13382-2008《食用大豆粕》和GB 149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粕类》。在标准里,豆粕和豆饼都叫大豆粕,你在酱油包装标签配料表里看到的是脱脂大豆或非转基因脱脂大豆。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5)

大豆粕的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豆粕,是以豆类、谷类、坚果及籽类等为主要原料,去除(或提取)油脂或淀粉后制得的作为食品加工用原料的含有蛋白质的物质。其中主要包括大豆粕、豌豆粕、蚕豆粕、小麦粕、玉米粕、大米粕、核桃粕、杏仁粕、花生粕等产品。这些粕都可用来酿造酱油。

浸提法得到的大豆粕中会有一定的溶剂残留,在GB 14932中,规定溶剂残留量不得超过500毫克/kg,即每100克大豆粕中,溶剂残留量不能超过50毫克。

酱油豆渣怎么处理(秒懂酱油二)(6)

大豆粕的感官要求和溶剂残留量

结语

提取大豆油的方法有溶剂浸出法、冷榨法和热榨法,剩下的豆渣就是豆饼和豆饼,国家标准里的名称是大豆粕,你在酱油包装标签的配料表里看到的是脱脂大豆或非转基因大豆。

豆粕和豆饼里含有米曲霉重要营养源(氮源、碳源等),适合用来酿造酱油,但用来酿造酱油的是食品级的豆粕和豆饼,而用来作饲料(喂猪等)的则是饲料用豆粕和豆饼。

为什么要在酿造酱油中添加食品防腐剂?可以不加吗?请看秒懂酱油(三)。

我是@60后食品人,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留言,如果喜欢请关注,转发,收藏,点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