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变攻坚)
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变攻坚)时代是出卷人,党政机关是答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电视问政,就是一个创新性的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从首期电视问政开始,由媒体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问政嘉宾和由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被问政代表就分坐舞台两侧,形成两大“阵营”。现场公开播放媒体记者前期采访中暴露出问题的视频,被问政代表现场作答,现场接受百姓的阅卷,台上问政嘉宾可以现场对回复进行评价,台下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电子表决器表达自己态度。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018年7月,一档“网红”电视问政栏目——《请人民阅卷》应时代号召而生。这档以公开披露问题,让官员红脸出汗为“己任”的电视栏目上线后叫好又叫座。道至简了解到,电视问政栏目《请人民阅卷》市县一体,累计上线32期,其中县(市、区)22期,累计收视收听近3000万人(次
电视问政,在浙江衢州火了。
衢州市委将以“电视问政”为代表的衢州舆论监督机制变成一把“利刃”,破解难题,取得明显成效。它通过问执法、问服务、问管理、问作风、问质效、问落实,直面百姓、直面问题、直面监督,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形成倒逼,掀起一股以“诺”践“行”的热潮。对此,近日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国贤作出批示肯定。
今年7月初,电视问政《请人民阅卷》刚好播出一周年。在衢州,舆论监督为何不再难?有什么样的机制值得借鉴?传递出什么施政理念?
为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快市委“1433”战略体系重重落地,2018年6月,衢州全市上下掀起一场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大整风“十大行动”。“整风十条”中第六条指出——开设一档问政专栏,切实发挥大众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打造一个务实管用、大胆创新的平台,一个治庸治懒治散、政民政企沟通的平台,真正促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
2018年7月,一档“网红”电视问政栏目——《请人民阅卷》应时代号召而生。这档以公开披露问题,让官员红脸出汗为“己任”的电视栏目上线后叫好又叫座。
道至简了解到,电视问政栏目《请人民阅卷》市县一体,累计上线32期,其中县(市、区)22期,累计收视收听近3000万人(次),新媒体点击量突破2200万人(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衢州推出多档媒体舆论监督栏目,直面社会治理中的一个个民生难题。其力度之大、气势之猛,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常态,并探索出一套独特的舆论监督机制。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时代是出卷人,党政机关是答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电视问政,就是一个创新性的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从首期电视问政开始,由媒体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问政嘉宾和由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被问政代表就分坐舞台两侧,形成两大“阵营”。现场公开播放媒体记者前期采访中暴露出问题的视频,被问政代表现场作答,现场接受百姓的阅卷,台上问政嘉宾可以现场对回复进行评价,台下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电子表决器表达自己态度。
问题出在哪里,电视问政就问到哪里。从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到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从电动车文明出行与管理到小区物业管理,从做有礼衢州人到党建治理大花园……电视问政栏目围绕着一个又一个民生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问政。让部门、乡镇等相关负责人走到台前接受问政,在红脸出汗的同时督促相关问题的解决。
第7期《请人民阅卷》曝光了衢江区浮石街道在农房风貌管控和提升工作中存在应拆违拆、应整未整的情况。曝光之后,当地知耻而后勇,全面打响整治攻坚战。仅14天浮石街道1109户违建户全部签约,仅48天17.6万平方米的违建全部拆除。并且在整改的过程中,筑强了基层党组织堡垒,涌现出了姜家坞村党支部书记邵小青这样的“领头雁”人物。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衢州舆论监督的手段不止电视问政这一档栏目。目前,衢州已经形成了全媒体联动的问政态势,电视、报纸、网络、电台多端发力开展宣传报道。2015年,衢州日报开设了舆论监督栏目《直击污点》,对“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图文曝光。后又开设了《今日直击》专栏,针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公开曝光。
今年2月,《今日直击》栏目曾曝光了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热闹过后满地垃圾的不文明现象。报道不仅引起了党委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和反思,让问题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而且还助推衢州市“垃圾不落地”试点工作的开展,为衢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结合阶段性的工作要求,开设了《失礼曝光台》《小鹿巡礼》《三衢新话》等栏目,掌上衢州APP同步开设《今日直击》专题,衢州新闻网开设“通衢问政平台”,衢州晚报开设“朝闻暮语”评论专栏和“民生世相”专版,做到线上线下互动、声屏报网端齐发。
媒体舆论监督不是逢场作戏,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把利刃。道至简了解到,衢州市委办(督考办)、衢州市纪委等部门组成整改督查队伍,把舆论监督栏目中曝光问题后续整改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考核和纪委巡察问责项目,跟踪监督问政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构建“群众热线交流 专班日常督查 媒体跟踪报道”的整改推进机制,形成整治“慵懒散”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已有市、县两级400余名干部上台接受问政,聚焦议题170余个,推动整改650余个问题。
同时,还会同市纪委、大督考专班建立督办落实机制,对整改不到位的,由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推动干部以“诺”践“行”。并在《大整风进行时》《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大家谈》专栏中推出汇总性专题报道。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前行的导向。每个时代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只要科学对待、准确把握、妥善解决,就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媒体的舆论监督折射出问题导向的执政思维,拷问着政府变革创新的胆识和气魄,检验着党政机关干部的公仆心和服务意识。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就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原标题《舆论监督变攻坚“利刃”!这个市如何做到的?》,原作者 谢丹 柴子峰 衢江发布 微龙游。编辑 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