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脱贫攻坚会议(宝鸡市陈仓区以)
宝鸡市脱贫攻坚会议(宝鸡市陈仓区以)精准发力,打赢问题整改扫尾清零仗。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为目标,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动,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和大整改,对2017年至2019年累计25批次443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提高整改质量,完善长效机制。2020年“三排查三清零”、中央巡视回头看等6个批次64个问题,逐一建立了整改台账,明确了整改举措,确保所有问题一体整改,一体推进,切实做到见底清零。 展望全局,打赢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仗。坚持“六个精准”要求,落实帮扶措施,实现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增收举措。发展村镇工厂,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实现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实施生产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产业路等产业项目113个,扶持带动贫困户10800户,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09个;完成易地搬迁1146户,危房改造1271户;建成通村公路659.616公里,全区157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75所义务教育
本网讯 今年以来,陈仓区认真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来陕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为目标,全面推行“三四四”扶贫工作体系,一手抓巩固脱贫成果,一手抓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全区实现5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1966户8156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4.19%下降至2020年初的0.69%。第一书记扶贫联盟、旅游 扶贫、消费扶贫等特色亮点工作,先后在经济日报、陕西日报、陕西科技报、凤凰网、省市扶贫办简报等刊发。
做到“三个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面落实重要指示精神
坚决落实“两个确保”目标任务,建立强有力的主体责任机制。紧紧围绕提出的“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区委、区政府主动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组建14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区级领导、行业部门、镇街、村级、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五级责任体系,全区14个镇街和38个任务较重村由区级领导包抓指导,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把工作力量全部向脱贫攻坚工作集结,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决保持“三个不能”的攻坚态势,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以深入持续学习贯彻来陕考察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为抓手,坚决落实“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指示精神,对区镇村三级攻坚责任再压实、再明确。健全完善“5321”帮扶责任体系,督促67个部门签订《驻村联户帮扶工作责任书》,全面压实攻坚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坚决落实“更大决心、更强力度”的工作要求,建立强有力的督战督导机制。从4月份开始到6月底全区各级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扎实开展“十大提升行动”等活动,发出脱贫攻坚总攻令,形成了举区一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态势。成立由区级领导带队的6支督战队伍,建立了问题清零等6项督战制度 全面督战各部门、各镇街脱贫攻坚政策和责任落实情况,目前已开展7轮次督战,有力地推进了工作落实。
决胜“四个战役”,不辱使命担当,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收口任务全面过硬
紧盯目标,打赢年度减贫任务完成仗。聚焦全区剩余的1488户2516人未脱贫人口,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攻坚克难促脱贫。紧紧围绕改善“吃、穿、住、行、用、家庭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精准帮扶,夯实“监护人、帮扶干部、村组干部、行业部门”四级责任,逐户落实“经营性收入增加一点、工资性收入增加一点、转移性收入增加一点、财产性收入增加一点、爱心帮扶捐助一点、督促子女尽赡养义务增加一点”的六个一点增收举措。2020年计划脱贫人口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两不愁三保障”全部高线达标。
展望全局,打赢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仗。坚持“六个精准”要求,落实帮扶措施,实现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增收举措。发展村镇工厂,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实现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实施生产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产业路等产业项目113个,扶持带动贫困户10800户,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09个;完成易地搬迁1146户,危房改造1271户;建成通村公路659.616公里,全区157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75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55个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 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全区157个村全部通上动力电,通宽带达到100%,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
精准发力,打赢问题整改扫尾清零仗。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为目标,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动,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和大整改,对2017年至2019年累计25批次443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提高整改质量,完善长效机制。2020年“三排查三清零”、中央巡视回头看等6个批次64个问题,逐一建立了整改台账,明确了整改举措,确保所有问题一体整改,一体推进,切实做到见底清零。
项目保障,打赢基础设施优化发展仗。始终把扶贫项目建设作为提升脱贫质量、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简化工作程序,强化公示公告,优化项目结构,提升发展质量。2020年实施安全饮水、产业带动项目220个,投资1.3亿元,奠定了高质量脱贫基础。
创建四大品牌,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打造新的扶贫增长板
“生态 扶贫”打造产业扶贫新业态。全力打造西部山区花椒、红豆杉、柴胡“三个十万亩”及白皮松“准十万亩”(7万多亩)特色产业基地。用好陈仓区西部山区柴胡皂苷含量高达1.37%,是国家药典标准0.3%的4倍多这个“金字招牌”,以陈仓区博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全区柴胡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8万亩,亩均收入5000元左右。
消费扶贫引领精准扶贫新格局。举办“应对新冠疫情影响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展销暨2020年度消费扶贫”仪式,启动“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连续举办展销活动7期,现场成交55万元。与西安翻译学院、陕西海融集团等12个单位签订产品认购协议书,达成意向资金380万元,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第一书记产业扶贫联盟”形成抱团发展新模式。全区57名第一书记组建陈仓区“产业扶贫联盟”,成立志愿服务队5支,建立产业基地10个,创办专业合作社213个,1200多名党员致富带头人采取“1 X”模式,示范带动3000多户贫困户增收。
“旅游 扶贫”积聚融合发展新动能。落实李克强总理2017年来该区考察时,对陈仓发展农旅融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殷切期望。构建旅游扶贫大格局,对九龙山、大水川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对大湾河村李家坳原址进行扶贫开发,后续建设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展览馆。陈仓区西山群众依托旅游景区就业1.3万多人,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307人,形成了“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方百姓,脱贫一批群众”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