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丰收的画卷 涂卓瑜 摄“颈”上添花 涂瑃 摄■ 评委推荐湿地鹤影 杨科甲 摄这幅作品通过无人机高空拍摄,从鸟瞰视角,用满画幅构图,向我们展示了鄱阳湖湿地那一片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壮美画面。那翩翩起舞、展翅飞翔的一群白鹤,是作品最生动的点睛之笔,为我们呈现出冬季鄱阳湖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尤为难得的是,画面虽然很大,但湿地的斑斓细节依然清晰可辨。影调色调控制得很到位,色彩丰富且和谐,画面有静又有动,较好地诠释了“鄱湖驿站、候鸟天堂”的主题。——徐渊明(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都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县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江南戈壁滩——多宝沙山,有被誉为“东方百慕大”之称的老爷庙水域,有“小台湾”之称的朱袍山、马鞍岛。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影响,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由中共都昌县委、都昌县人民政府、中国摄影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都昌鄱阳湖候鸟全国摄影大展,入展作品已揭晓。

入展作品选登

第五届中国·都昌鄱阳湖候鸟

全国摄影大展

评委推荐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1)

湿地鹤影 杨科甲 摄

这幅作品通过无人机高空拍摄,从鸟瞰视角,用满画幅构图,向我们展示了鄱阳湖湿地那一片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壮美画面。那翩翩起舞、展翅飞翔的一群白鹤,是作品最生动的点睛之笔,为我们呈现出冬季鄱阳湖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尤为难得的是,画面虽然很大,但湿地的斑斓细节依然清晰可辨。影调色调控制得很到位,色彩丰富且和谐,画面有静又有动,较好地诠释了“鄱湖驿站、候鸟天堂”的主题。——徐渊明(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2)

“颈”上添花 涂瑃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3)

丰收的画卷 涂卓瑜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4)

珍珠港 张新梁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5)

春茶飘香 翁第亮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6)

绿色低碳 风光无限 刘小平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7)

鹭影夕照 杨经玉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8)

风姿绰约话苍鹭 金麟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9)

反嘴鹬 陈细兰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10)

千眼古桥 周继根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11)

丰年绿正浓 陈飞林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12)

白鹤舞都昌 胡彦鸿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13)

家园 姜辉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14)

春光溢满挂面房 徐开琳 摄

云上写意雪中看景(入展图赏飞羽映湖光)(15)

夜色妖娆都昌美 韦志伍 摄

闲话大展

虚实相生,表达赋新

▣ 马可

摄影人对虚实理论的应用很多见,特别是在风景、动物题材的拍摄中,虚实相生的手法能够让繁杂的环境富于层次,让静态的画面呈现动势。但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人能够熟练操控器材完成摄影,只是对虚实技巧的简单把握就难以成为在一众摄影评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了。换言之,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虚实关系,才能提升摄影表现力。

虚实关系是摄影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从拍摄手法上看,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镜头焦距、光圈,拍摄时摄影者与主体之间的摄距,以及虚、实表现对象各自的相对间距等。面对目之所及的诸多事物和元素,摄影人会借助构图、用光或光圈的选择、点对焦的使用,甚至一定的后期处理,将主体表现为“实”,而将其他陪体或环境呈现为“虚”。这样的技巧对于许多摄影人已经不成问题,但之所以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结果,是因为取景角度、应用方式、甚至后期调整都大同小异。还有个别摄影人为了展示技巧或突出主体而刻意营造虚实,反而让画面损失不少可读、可感的细节。学习技巧并不难,难的是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准确判断用不用、怎么用,这恰恰是需要时间和实践打磨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一些摄影人更关注影像表达上的虚实关系。在传统水墨画中,“黑”者实也,体现着笔墨视觉形象,可以对应摄影画面中主体景物的清晰再现;“白”者虚也,是摄影画面中主体景物所传达意境的拓展和延伸。但刻画现实的拍摄器材难以让我们像操控笔墨那样画景留白,一些摄影人想到运用后期手段营造绘画效果,在此方向所做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当关注。但把这种形式当成“一招鲜”,想要“吃遍天”,显然也是不可行的。虚实关系的营造要与主旨一致,不能停留在对样式的简单模仿上,而是要结合今天的观察与思考。

相对于技巧与表达,主题处理方面的虚实关系更容易被忽视。我们都知道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虽然由“归期”引发,却通过一系列景的描述来烘托氛围,表达思情。这其中蕴含着的其实也是一种虚实关系。有时,我们拍摄一个主题过于实际地表现可见的形象或过程,却没有关注不可见的情绪氛围,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追求虚实结合的画面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营造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引人品味其中微妙的关系,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合理抽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