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排名前十的奶茶(从18岁港漂到91岁奶茶鼻祖)
奶茶排名前十的奶茶(从18岁港漂到91岁奶茶鼻祖)50年代的香港被英国占领不久,在这尤经战乱的土地上,底层人们揾食艰难,终日为生计奔波。1952年,一个叫做林木河的男人,在这里冲出了第一杯丝袜奶茶。光是名字就足够撩人,丝袜奶茶,如此旖旎多情不免让人遐想,丝袜奶茶真的是用丝袜泡制的吗?美人、丝袜、奶茶要回答这个问题,时光要回到香港中环的“兰芳园”。
转自馋味记
这几天“奈雪怒斥喜茶抄袭”空降热搜,引得大批奶茶爱好者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喜茶。
奈雪创始人在朋友圈怒斥喜茶抄袭
在这一波奶茶大战中,馋爷并不想站队,因为我心中称得上奶茶的只有它。
光是名字就足够撩人,丝袜奶茶,如此旖旎多情不免让人遐想,丝袜奶茶真的是用丝袜泡制的吗?
美人、丝袜、奶茶
要回答这个问题,时光要回到香港中环的“兰芳园”。
1952年,一个叫做林木河的男人,在这里冲出了第一杯丝袜奶茶。
50年代的香港被英国占领不久,在这尤经战乱的土地上,底层人们揾食艰难,终日为生计奔波。
50年代香港西环一景
林木河也是其中一员。
1943年,为了躲避内地战乱,年仅18岁的林木河只身来港,为了维持生计,他投奔了在当地经营大排档的叔叔。
上世纪的香港大排档
在叔叔店内,他开始学做奶茶,彼时英国人带来的英式奶茶口味偏甜,并不对大部分身处底层的港民胃口。
饮食素来处处精细的香港人,在这一口上还得将就吗?小小年的林木河不服,改良奶茶的想法悄悄地在他心中萌发。
由于经营不善,叔叔的大排档不久就关了门,不想跟随亲戚打道回府的他,决定留自打拼。
有了之前帮衬叔叔的经验,他终于在1952年借钱盘下了一家大排档,取名兰芳园,自此开始他的创业之路。
没有什么华丽的装修,几块铁片围起来就是铺面,2张桌子、8张板凳就是所有。
兰芳园内厅
有了自己的店铺,林木河终于能将自己在奶茶上的抱负逐一施展。
许是为了给自己人争一口气,他决定去创制一款区别于英式、台式奶茶,更合适于港人口味的奶茶。
口味偏甜的英式奶茶
为了提升奶茶的质感,林木河有个规定,他的茶叶只能来自斯里兰卡,且必须是自然产出的2月~10月季后的天然茶叶,这样才能保证正宗茶味。
斯里兰卡的茶叶饱满,颜色偏深,呈色好看
好茶还需好奶配,林木河只选用马来西亚黑白淡奶,行家才知道,这种淡奶膻味低,更好的确保了奶茶的茶香气。
工具方面,他也十分考究,起初,兰芳园早上奶茶的销售特别好,中午开始顾客便寥寥无几。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木河听到一位老顾客的抱怨:“你们家的奶茶早上喝时香浓可口,一到下午就变味了,喝了反而胃不舒服。”
早晨门庭若市的兰芳园
这可把林木河吓坏了,以为茶出了问题,可检查后发现并没有出现任何纰漏。一时间,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翻遍书籍,拜访专家,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原来,当时香港奶茶的茶汤都是用大壶煮,一壶茶不断的进行翻煮,茶味自然变涩
香港茶餐厅早期煮茶的大茶壶
几番试验,他决定用毛布茶袋制茶,结果意外让人惊喜,厚实的毛布困住了茶叶,反而滗出了浓郁的茶香,兑入鲜奶,即是奶茶鼻祖。
而白色的茶袋经过红茶的反复冲刷,颜色渐沉,恰似当时时兴的女士丝袜,丝袜奶茶由此而来。
形似丝袜的茶袋
每天清晨5点,天还没亮透,他就早早地煲起了茶。
他煲的绝不超过20分钟。每壶只可冲10杯,超过两小时,即便没有用完,也直接倒掉。
泡制过程中,林木河独创“八手”撞茶法,撞茶来回撞满八手才能出茶,
正在“撞茶”的林木河
前两手为令浮于表面的茶叶和沉淀的茶叶对撞,使其受热程度一样。
第三、四手,将茶袋拉高,让茶充分接触空气,提升茶香,入口更醇;最后四手,使茶沉淀,释放茶味。
每次撞完一杯茶,他的手就得歇上好一会,忍着疼痛,他如此坚持了65年。
直到91岁的他确诊臂骨疏松,才不得不将撞茶的重任交给了两个儿子。
不过他还是坚持每天来店里,他说,“每日来店里,只看看也开心”。
坐在收银台处的林木河
这杯看似极简单的奶茶,林木河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才冲出了这杯香港的味道。
他将这杯丝袜奶茶看得极重,每当外来顾客一拿到热奶茶便喝的时候,他总会急忙用蹩脚的普通话说“不要热的喝,等它冷咗,更好味!”
没有热饮那丝丝袅袅的白烟,却借了冰块的的冷气直冲到鼻尖,如冷兵器般单刀直入。
涩涩的茶味混着甜腻的奶香从鼻尖传向体内,渗入血管,再透向你的大脑,全身的细胞叫嚣着向这杯丝袜奶茶投降。
杯壁冷出了一层细细水珠,手指碰触到的那一秒,掌心已经湿透,还没喝到,你就已经输给了它。
抿一口如丝般顺滑,奶茶绕着舌尖缠绵,快要发腻的时刻,茶味一拥而上,携着奶香滑入喉间。
初初略觉苦涩,一口咽下又会回甘,这如人生般的苦与甜叫人上瘾。
配上店内夹心流油的菠萝包,一场属于香港人的下午茶才算圆满。
有人问林木河,现在店里每天有这么多顾客,手工奶茶供不应求,为什么不学其他茶餐厅用机器冲制奶茶?
他总是笑笑不说话,摆摆手,继续做他的奶茶。
是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太多聪明的人,总是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偷工减料、多快好省地,去达成目的。
但真正深爱而敬业的人,只知认真而缓慢地前行。
择一事而终一生,这杯奶茶见证了林木河从少年到老年,从20几岁到90几岁,一生的光阴全都在此。
这用时光慢慢熬煮的奶茶,一杯便是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