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科普图(让我们一起认识身边看不见的微生物小伙伴)
微生物科普图(让我们一起认识身边看不见的微生物小伙伴)从医学上讲,微生物分为有益微生物和疾病微生物。了解微生物这些生物习性,我们生活中就可以做到趋利避害,尤其对传染性疾病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正确选择药物,尽量减少杀死体内有益菌,同时避免病原菌抗药性的发生。同植物和动物一样,微生物也有其细胞结构,这也是区分它们的重要依据。从疾病防治角度,只有了解微生物结构,才能有助于研制有效的控制性药物。细菌和真菌具有基本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质体,他们一般能够独立生存,绝大多数抗生素是针对破坏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成分而控制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的。病毒则没有完整细胞结构,仅有外膜和核酸(DNA或RNA),他们一般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体生物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目前,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比较困难,因为病毒与人体细胞共存的特点,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病毒类疾病主要依靠人体
杆状细菌
真菌孢子囊
球状病毒
自然界中,我们经常见到各种植物和动物,但有一类生物我们一般看不到,但我们又离不开他们或者他们又经常莫名其妙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些小伙伴就是微生物。所谓微生物,形象的比喻就是非常小的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它们形态微小,一般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如细菌)或电子显微镜(如病毒)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生活中,有一类微生物如真菌类的蘑菇,就个体而言我们是看不到他们的,但无数个体组成的一个大的群体就看得见了。
同植物和动物一样,微生物也有其细胞结构,这也是区分它们的重要依据。从疾病防治角度,只有了解微生物结构,才能有助于研制有效的控制性药物。细菌和真菌具有基本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质体,他们一般能够独立生存,绝大多数抗生素是针对破坏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成分而控制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的。病毒则没有完整细胞结构,仅有外膜和核酸(DNA或RNA),他们一般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体生物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目前,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比较困难,因为病毒与人体细胞共存的特点,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病毒类疾病主要依靠人体免疫系统,比较常见的有各种疫苗。
作为一种生物,微生物的生存必须有合适的环境条件,温度和湿度对微生物繁殖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微生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7度,随着温度升高微生物会逐渐丧失活性。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细菌55-60度下加热30-60分钟就会死亡,100度时10分钟死亡,但含有芽孢的细菌(如破伤风梭菌)需要煮沸3小时才被杀死。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如流感病毒被加热到56度并持续30分钟或60持续10分钟就会丧失活性,新冠病毒加热到65度5分钟就会死亡。低温环境有利于微生物长期生存。实验室研究用的微生物菌种大多在低温下保存,冠状病毒在零下80度时仍能存活。空气干湿度对微生物生长也有影响。空气干燥有利于微生物传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冬春季节流感高发流行的原因。
另外,微生物繁殖很快。细菌以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条件适宜时20-30分钟分裂一次(繁殖一代)。真菌以无性出芽(酵母)或有性孢子(大多数真菌)方式繁殖,其繁殖周期取决于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大小,条件适宜时无性繁殖时间一般为1.5-2小时、有性繁殖时间为5天左右。病毒依靠寄生物活体内物质以复制方式繁殖,正常情况下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到装配成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一个复制周期大约需要6-8小时。
从医学上讲,微生物分为有益微生物和疾病微生物。了解微生物这些生物习性,我们生活中就可以做到趋利避害,尤其对传染性疾病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正确选择药物,尽量减少杀死体内有益菌,同时避免病原菌抗药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