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更喜欢孟子原因(我们为何成为牵线木偶)

更喜欢孟子原因(我们为何成为牵线木偶)另外一个叫贪嗔痴,贪嗔痴就像我们生命里的一个无底洞。你看看那些年龄过百岁的老人,大多没有太多欲望,不贪婪,生活很简单,所以他快乐他长寿。可是假如反过来,我说是你创业失败亏钱了,是你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几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感受,凡是我的就会造成我痛苦。这4个心灵层面以外还有身体,身体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你会发现身体承载着心灵的这一切,这四蕴都是依托于身体运作的,你的身体能感受到,你的身体能采取行动,所以心灵和身体就交互作用着,驱使你的身体和这4种朝向痛苦的心灵的运作。其实它底层里面还有两股力量,这就像什么?这就像你抛出去的绳子,你抛出去的那些牵住你的线的材料是什么?也许大家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一个叫我执,一个叫贪嗔痴,我执,它很有意思,比如这个东西是你的,你丢的,你就会痛苦,如果和你无关,凡是不是你想拥有的,它不会引起你的痛苦。“我执”你看,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它有一个根源叫“我

那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什么法则让我们变成了牵线木偶,佛陀他用内观禅修的方法细细的观察,然后观察到了痛苦的运作方式有5个过程,其中4个是心灵层面的,1个是身体层面的。大家要留意以下说的所有的这些都和你息息相关,因为几乎你一天无时无刻不都在运作着这些法则。

更喜欢孟子原因(我们为何成为牵线木偶)(1)

先说4个心灵层面的,这4个心灵层面叫认知、辨别、感受、行为。行为又被称为习性反应、强迫性重复。

大家可能听过佛法里说四蕴受想行识,受蕴、想蕴、识蕴、行蕴。比如有的人夸你听到了,这就是认知,然后你开始辨别这个是好的是坏的,好的你就开心,坏的你就不舒服,因为开心,所以你的习性反应,这个行为行蕴就会对自己对他人产生好的行为。反过来有人指责你,有人看不上你,辨别出来它是坏的,然后你的感受不好,这个时候就牵动你的习性反应,去和对方对抗,更重要的是你会伤害自己。

所以这就是世人有了钱啊名誉啊就开心这一套行为,没有了,失去了,身边的人不够好了,就会产生另一套负面的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一生都活在患得患失里,被任何你认为重要的东西控制着。所以心理学里也有一句话,凡是你想控制的一定控制着你。

这4个心灵层面以外还有身体,身体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你会发现身体承载着心灵的这一切,这四蕴都是依托于身体运作的,你的身体能感受到,你的身体能采取行动,所以心灵和身体就交互作用着,驱使你的身体和这4种朝向痛苦的心灵的运作。

其实它底层里面还有两股力量,这就像什么?这就像你抛出去的绳子,你抛出去的那些牵住你的线的材料是什么?也许大家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一个叫我执,一个叫贪嗔痴,我执,它很有意思,比如这个东西是你的,你丢的,你就会痛苦,如果和你无关,凡是不是你想拥有的,它不会引起你的痛苦。

“我执”你看,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它有一个根源叫“我”,比如现在我告诉你,你的一个朋友他创业失败亏钱了,你会怎么样?你心里生起的不会是痛苦,对吗?你可能会去安抚他。如果我告诉你,你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很聪明,但是他考试每次都考不及格,这个时候你可能不仅不痛苦,你还反而可能会去嘉许这个孩子,你会说你看学习不好没问题,你聪明,以后人生肯定能成功。

可是假如反过来,我说是你创业失败亏钱了,是你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几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感受,凡是我的就会造成我痛苦。

另外一个叫贪嗔痴,贪嗔痴就像我们生命里的一个无底洞。你看看那些年龄过百岁的老人,大多没有太多欲望,不贪婪,生活很简单,所以他快乐他长寿。

那有的朋友肯定说了,子初,我们当然不可能无欲无求像那些百岁老人一样活,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啊,是的,我们还达不到他们那样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在工作中,能在和人互动的过程中,保有这样的享受的、放松的、放手的状态,可能你就会很不同。

接下来我们就要分享,如何运用内观禅修这种方法剪断那些牵绊你的众多木偶的线,当然它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你一次次的剪断,你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你还会把线送到别人手上,但是只要你有了一个这样的方法,你有了这把剪刀你就会有觉知,有觉察,会一次次不停的剪。

内观的方法,其实就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可以在生活里面不断去训练它。下节课我们一一拆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