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羊脂球最后的结局(莫泊桑羊脂球人性最大的恶)
莫泊桑羊脂球最后的结局(莫泊桑羊脂球人性最大的恶)善良有尺,忍让有度或许也正如《人间几度》中说的那样:生活的刁难,并不是要你变得气急败坏,而是要你变得更加从容。她为了同伴将自己献身于敌人,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却换来了同伴的鄙夷与唾弃,人性的复杂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张爱玲说过:我相信人,但我不相信人性。在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中,似乎每个人都有着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故事,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抢夺着事件主角的发言权。
高晓松曾说:幸福的人,写不出伟大的作品。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命运坎坷波澜,尽管他的一生短暂而又多舛,而岁月的痕迹仅仅在这位作家身上停留了四十三年,但他却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融于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经典故事,更是为文学界的发展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书籍《羊脂球》一经问世,便一举成名。这部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时代性小说,让我们看到了的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冷漠与自私交织下的人情百态。
妓女羊脂球虽身份低微,却善良勇敢,面对普鲁士士兵的侵略,她毅然决然的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同为国人的上流人士则胆小懦弱,披着自诩正义的派头掩盖内心的可悲。
她为了同伴将自己献身于敌人,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却换来了同伴的鄙夷与唾弃,人性的复杂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张爱玲说过:我相信人,但我不相信人性。
在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中,似乎每个人都有着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故事,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抢夺着事件主角的发言权。
或许也正如《人间几度》中说的那样:生活的刁难,并不是要你变得气急败坏,而是要你变得更加从容。
善良有尺,忍让有度
一场战争使得鲁昂城沦陷,法军批量撤退,而普鲁士士兵则驻扎在这里,整个小镇陷入了寂静荒凉。
书中这样写到:生活似乎停止了,铺子都关门闭店,街上阒无人声。偶尔有个居民上街,也被这种沉寂吓坏,便溜着墙根匆匆离去。
就这样,一群毫无关联的人们聚在一起,一齐坐上了离城的马车,这场关乎人性之间的较量就此拉开了序幕。
车中九人分别处于社会的不同阶层,有售卖劣质酒水的奸商鸟先生,名声很高的省议会议员,历史悠远的贵族伯爵,还有两位修女与羊脂球——以及三个男人的太太们。
而羊脂球因为身份职业的特殊性而遭到其他女性的轻蔑,本不相熟的太太们突然有了共同的敌人一般团结一致,以展现自己的高洁正派。
如此行径在生活中也并不少见,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其中参演的一员,然而唯有相互尊重才可换取真正的友谊,平等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称赞。
羊脂球在同伴都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将自己所有食物尽数分给所有人,她原谅了之前的种种侮辱与不尊重,是善良,更是一种格局。
只可惜她的举动并未感动同伴,一群人在吃光她的食物后没有因此而心存感激,更讽刺的是在之后羊脂球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
不可否认,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德行,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去践行的尺标,但过度的善良终会毁了自己,不懂得拒绝也会成为我们最致命的弱点。
知乎上曾有一句话引起无数人共鸣:人性最大的恶,就是消耗别人的善良。
的确,当善良变得理所应当,无穷止的索取只能消耗我们的时间与精力,学会把握助人的尺度,远离那些消耗自己善意的人群,也是人生的必修之课。
有原则,才是善良的高级形式。倘若一味牺牲自我,不会把握这其中的分寸,最终只能是伤害了自己,却得不到他人的好意。
一如爱默生所言:你的善良必修有点锋芒。
及时止损,过犹不及
几天下来,马车终于行驶到了一处旅馆,本是歇脚的地方,却不想被扣住了——只因管辖这片地区的军官想让羊脂球陪他一夜。
面对敌人如此要求,羊脂球的气愤到了极点,她无法想象在敌人的身旁寻欢作乐,也无法接受在两国交战之时,与敌方的军官发生关系。
她强烈的爱国之情与德军无耻的请求,起初令羊脂球的同伴们也愤恨不已,他们都表示不能让羊脂球献身惨遭非人待遇。
只是这股热情终究抵不住人性的自私与冷漠。
随后的几天中,同伴们逐渐厌恶起羊脂球,将无法继续前行的因果一并怪罪于这个灵魂高尚的妓女,他们甚至认为她本就应去献身自己,换的所有人平安。
于是他们开始商议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不断的向羊脂球灌输那些为了国家而奉献身体的人,对待她的态度也殷和善和了许多。
"听到最后你会相信,女人活在世上,唯一的角色就是永无止境地奉献自己的肉体,听任那些大兵无休止地蹂躏。"
小说中采用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对比,将上流社会体面高贵的假面撕的粉碎,他们用尽手段从精神上强迫羊脂球陪睡于敌军,声张着正义的面颊中只剩下丑陋的灵魂。
最终在不断的打压下羊脂球终于选择妥协,更可悲的是,那一晚,她的同伴们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言语间只有嘲弄与戏谑,仿佛一场好戏就在眼前。
而故事结尾,等待羊脂球的只有自尊的践踏与无尽的泪水。
网络上曾有过一个问题引发深思:旅行中,是风景重要还是同伴重要?
我想,是同伴重要。
卡耐基曾说:想要获得成功,方向比速度更为重要,选对了同行人,你也就成功了一半。
羊脂球的爱国之心不允许她与敌方军官有染,但在同伴的耳濡目染下逐渐动摇了本心,推至她走向黑暗的深渊。
倘若同行之人皆为良友,那么悲剧可能将不会发生,而将这部剧推向高潮的正是修女的附和,她们本应是光芒的传播者,却亲手将羊脂球最后的倔强抹杀。
"这么说,嬷嬷,您认为只要动机纯洁,上帝就能允许使用各种途径,而宽恕行为本身吗?"
"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夫人?一种本身应当受谴责的行为,往往因为当初的念头好而变得值得称颂了。"
这段荒诞的对话更加渲染了羊脂球的悲剧色彩,给予我们更深层次的心灵震撼,无疑更进一步展现了真正的美是藏匿于内心深处的,而不是虚有其表,用华丽的外表掩盖内外的千疮百孔。
她不漂亮,也不高贵,却照射我们的灵魂。我想,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却从未被改变。愿我们在之后的人生中可以走的更加坚定,不随波逐流,也不必活在他人的口中,荆棘过后迎来的是从容,更是人生之大格局。
与君共勉。
作者:千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