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谁打败了黄裳(黄裳创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谁打败了黄裳(黄裳创九阴真经)当时黄裳凭借从《万寿道藏》中悟出的武功击败了明教的几个法王使者,却惹来了武林群雄的围攻,那些人打不过黄裳就对黄裳的家人下手,黄裳寡不敌众,只能隐居起来,后来便是潜心习武,并且想出了破解仇家武功的功夫,可惜等他再度出山之时,敌人老的老,死的死,他也无心报仇,于是将毕生所学写成了一本《九阴真经》。(郭靖剧照)金庸笔下各部作品中的主角基本都是有高人指点,或者是意外发现了某本武功秘籍,之后才从无名之辈一跃成为顶尖高手,而黄裳不同,他是典型的武学奇才,他本是大内文官,却从《万寿道藏》中悟出了精妙的武功。原著道:“徽宗皇帝信的是道教,他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他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杀他的头,因此上一卷一卷地细心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学道术,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
“双雕之中最强的人是谁”,回答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篇故事发生的时代的最强者,那自然是两位主角,在历经了重重磨难之后,郭靖和杨过都成了五绝级别的高手,至于他们二人孰强孰弱则不好说,另一种则是指全篇故事提及的人物中的最强者,那么《九阴真经》的创作者黄裳一定榜上有名。
(黄裳剧照)
《九阴真经》这本武学宝典在书中的存在感极强,甚至可以说它就是整个“射雕三部曲”中最精妙的一本武学宝典,黄裳能够创出这本秘籍,自然也是一等一的高手,拿他与金庸全书其他高手相比,应该也是能够排进前五的角色了,不过多数人可能忽略了他的徒弟,那人也武功极高,甚至高于郭靖和杨过。
一、黄裳的故事
金庸笔下各部作品中的主角基本都是有高人指点,或者是意外发现了某本武功秘籍,之后才从无名之辈一跃成为顶尖高手,而黄裳不同,他是典型的武学奇才,他本是大内文官,却从《万寿道藏》中悟出了精妙的武功。
原著道:“徽宗皇帝信的是道教,他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他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杀他的头,因此上一卷一卷地细心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学道术,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
正因为黄裳武功极高,于是宋徽宗便派他去征讨明教,而《九阴真经》正是因为这次征伐而被创出来。
(郭靖剧照)
当时黄裳凭借从《万寿道藏》中悟出的武功击败了明教的几个法王使者,却惹来了武林群雄的围攻,那些人打不过黄裳就对黄裳的家人下手,黄裳寡不敌众,只能隐居起来,后来便是潜心习武,并且想出了破解仇家武功的功夫,可惜等他再度出山之时,敌人老的老,死的死,他也无心报仇,于是将毕生所学写成了一本《九阴真经》。
这便是《九阴真经》的来历,而黄裳的故事到此似乎也就结束了,书中不曾提到他有什么传人,但有一件事却十分可疑。
二、《九阴真经》重现武林
黄裳在创作出《九阴真经》之后,将这经书放在哪了?是保存在身上?还是藏匿于某处?其实周伯通是提到过的。
原著道:“撰述《九阴真经》的原由,那黄裳写在经书的序文之中,我师哥因此得知。黄裳将经书藏于一处极秘密的所在,数十年来从未有人见到。那一年不知怎样,此书忽在世间出现,天下学武之人自然个个都想得到,大家你抢我夺,一塌糊涂。我师哥说,为了争夺这部经文而丧命的英雄好汉,前前后后已有一百多人。”
(杨过剧照)
但这段文字纯粹就是周伯通转述师兄的话,并无第三人知晓,等于说完全就是王重阳说什么,周伯通就信什么。
在笔者看来,这经书传到王重阳手中其实并没有那么曲折的经历,他与黄裳同为道派高人,这《九阴真经》应该是直接被黄裳传给王重阳的,也就是说,黄裳临死前收的弟子就是后来的天下第一高手王重阳。
三、初次华山论剑
其实细品第一华山论剑也能够知道王重阳和黄裳的关系不简单,当年他早已获得了《九阴真经》的持有权,照理说他武功本来就高,即便不去学《九阴真经》中的武功,也可以无敌于天下,他为何还要招来东南西北四绝比武?还要以《九阴真经》作为奖励?
(王重阳剧照)
其实答案很简单,王重阳不过是为了让东南西北四绝服气,他知道江湖上人人都觊觎这《九阴真经》,可他若是要面对源源不断的挑战者,那这辈子就忙于这事了,倒不如主动发起一次华山论剑,让有实力的人来抢这经书,而东南西北四绝早已威名远扬,他只需击败这四人,就能够给世人传达一个信息,即“东南西北四人都败给了我,你们觉得自己能胜过他们?凭啥来挑战我”,只要将这个信息传达出去,就无人再敢来抢《九阴真经》。
而且王重阳的为人也值得黄裳去托付,所以综合书中的细节来看,王重阳就是黄裳临终前收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