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别人家的小孩vs自己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小孩vs自己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孩子)是的,自幼便就读于西南偏远小镇最好小学、最好初中的我,早就习惯了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光环外,早也有了明晰的“自知之明”。我既无法感同身受朋友的失落悲伤,又对其想法不以为然,甚至还觉得朋友有些矫情了。那时,也因自己的“自知之明”和朋友的“不知山外有山”,萌生了某种糟糕的优越感和沾沾自喜。“来一中后很受挫,以前在我们村,我回回都是全校第一”朋友难过地说。“哎呀,没关系啦,下次加油。”我佯装善解人意地安慰到。实际上,真正的想法是:“我初中班第一,是罗平县中考第一,你们村才多大啊。何况我们现在是在汇集了全市8县1区的绝大多数尖子生的曲靖一中念书,考不了第一不是很正常吗?有啥可难过的。”

每次听朋友分享其关于“别人家孩子”的故事时,我都特别羡慕。此外,还很好奇做“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感觉?会时常挨夸吗?会受到同学欢迎、老师偏爱吗?会因此自信满满吗?

「 01 」

在我求学的16年里,我只考过两次班级第一。第一次是小升初考试,班级万年第一发挥失常,我捡了个漏。第二次是一次普通的高三英语随堂测试,普通到发试卷时惯提一句“XXX(英语课代表)考了第一”的英语老师,都没在这次测试后说一句“李珣考了第一”。在我参加过的有限比赛里,我也只拿过一次年级第一名——“2009年曲靖一中运动会高二女子组跳远第一”,因为班里打破校百米短跑纪录的运动健将曾小七同学身体不适而无法发挥其正常水平。

看吧,我的第一向来纯属偶然且寥寥无几。别说第一了,初中后,考进班级前五对我来说都很难,顶多偶尔蹭到第四、五。高中后,别说前五了,班级前十我都从来没挤进去过。

“来一中后很受挫,以前在我们村,我回回都是全校第一”朋友难过地说。

“哎呀,没关系啦,下次加油。”我佯装善解人意地安慰到。

实际上,真正的想法是:“我初中班第一,是罗平县中考第一,你们村才多大啊。何况我们现在是在汇集了全市8县1区的绝大多数尖子生的曲靖一中念书,考不了第一不是很正常吗?有啥可难过的。”

我既无法感同身受朋友的失落悲伤,又对其想法不以为然,甚至还觉得朋友有些矫情了。那时,也因自己的“自知之明”和朋友的“不知山外有山”,萌生了某种糟糕的优越感和沾沾自喜。

是的,自幼便就读于西南偏远小镇最好小学、最好初中的我,早就习惯了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光环外,早也有了明晰的“自知之明”。

「 02 」

2002年,9岁的我便登上了CCTV少儿频道《音乐快车》电视节目。

说起来也没啥好显摆的,也就小小年纪随便上了个央视第七频道而已啦,何况这都20年前的事儿了~只不过为了让即将写下来的字更为真实生动,我还是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小时照片,在2022年的大年初一晚上。

别人家的小孩vs自己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孩子)(1)

半小时后找到了几张图,我兴奋地把上图发到妈妈的对话框。

“最左边这个小姐姐叫啥来着?任靖婕?”

“晋洁,好像是”

“OK,我查查。我们当时一起给北京来的小姑娘伴舞那个MV光盘你还有印象吗?还找得到吗?”

“记不得了。”

(3秒钟后)

“你们都是教师子女,如今只有一个当全职妈妈,其他的都不错!”

“23333,我是找MV,不是找她们”

看到这,或许你会心生疑惑。不是要找MV吗?怎么问起人来了?还有,照片里有六个人呀,为啥只问最左边那个呢?

问得好!因为最左边的姐姐是我周遭生活里触手可及的第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作为一个收录在词条的小歌手,我确信只要看一遍她的人生经历,便能知道自己参演过的MV的相关信息。毕竟,她是通过参与这个MV的拍摄才走上了学艺之路。这个MV对她来说,特别重要。

几番搜索后,错误的名字令我难寻其踪迹。

“不然换个检索方式,直接用歌词搜歌名吧?”脑袋冒出这个想法后,我立刻打开搜索框,输入“她和月亮最爱我唱的歌”。

天!老天不负有心人,我真的找到了这首儿歌——《花海飞歌》,话不多说,点击链接欣赏吧!

视频来源:子子果雨

你们肯定不知道从1分37秒到1分47秒之间的10秒钟,是我幼小心灵里多么羡慕的一段美好经历!整整10秒钟时间,任晋洁竟然单独和北京来的仙女姐姐共同骑着水牛红尘作伴,唱得喜笑颜开~我真的好羡慕啊!那时,对生长于小县城的小女孩而言,北京、北京人遥远得只是每天放学后蹲守的电视画面而已。

天!这个仙女姐姐钢琴考过10级了,太棒了吧!不像我,至今都看不懂那些弯弯扭扭的黑豆芽。

天!这个仙女姐姐声乐考过8级了,不明觉厉!不像我,至今也不太分得清哆来咪发唆。

天!这个仙女姐姐皮肤太白了,吹弹可破!不像我,黑不溜秋如张牙舞爪的“瘦猴子”。

天!这个仙女姐姐普通话太标准了吧,这发音我不是在看电视吧!不像我,扎头绳坏了描述半天也讲不清楚“橡筋”的普通话读法叫做“橡皮筋”。

……

那时,和北京来的仙女姐姐单独同框,可真是太让人羡慕了。依稀记得,制片老师把我们几个“剩下的”女孩留在田埂边自由活动,只带着任晋洁和仙女姐姐坐到水牛背上,去拍摄穿行花海镜头时,我的望眼欲穿。

“要是我长得有任晋洁那么美就好了!”

别人家的小孩vs自己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孩子)(2)

图源CCTV.com


言归正传!

亲们!2分30秒的MV中,你们找到我了吗?

不为难大家了,35秒开始的往后3秒钟里,那个咬着嘴唇从镜头前一闪而过的人,就是我。

别人家的小孩vs自己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孩子)(3)

右起第二人

害~确实没啥好显摆的,只不过9岁那年在央视第七频道《音乐快车》节目的参赛歌手胡瑛辉的演唱背景MV里闪现过无人在意的3秒钟。

写文的当下,我试图寻找到自己在本次演出更多的存在感,皇天不负苦心人,还真被我找到了蛛丝马迹!点开CCTV.com少儿频道网页后,我在一篇发表于2004年的导演手记里,找到了李众导演对我的如下描写:

别人家的小孩vs自己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孩子)(4)

图源CCTV.com

「 03 」

后来,再听到任晋洁的消息时,已变成了“她爸是电网高管,家里有钱,长得美还爱唱歌,被妈妈送去学声乐了”、“参加《银河之星大擂台》连闯十关,成为轰动一时的小童星啦”、“2011年参加《超级女声》,拿了广州赛区10强、全国60强”。

你说这人生多尴尬啊,明明大家都在一个MV里,但总有人是主角,也有人因此走上别样人生,而我仅仅只是闪现后便又回归于平淡无奇的日常中。

我可真是,太普通了。

就这样,我一边听着“别人家孩子”的故事,一边继续循规蹈矩的求学生活。

“来,让我们看一下第一名的数学练习册学习学习”。初中数学老师面带微笑地抽走了Nami的练习册,把习题内页朝向我们翻了起来。伴随书页翻动的声音,台下陆续传出了强忍笑意的闷响声。察觉到不对劲儿的张老师,翻转练习册看了起来,脸上的笑容随之凝成一团。

“哐!”张老师把练习册砸到Nami桌上,气呼呼地走回讲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爆笑声响彻云霄。

下课后我凑过去一看,好家伙!Nami的练习册崭新如初,要不是写了个名字,都可以当新书卖了。

“你可真牛!”

我和Nami学前班就穿过闺蜜装了,一开始她和我一样,只是个学习还不错的普通孩子。可上了初中后,她如“学神”开过天眼般光速成为了我身边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和本班另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也就是前文说的中考全县第一)”轮流考班级暨全级第一。而我,正徘徊于无人在意的全班第5~6、全校20名左右。

那时候,各班班主任的KPI和口碑全看一个指标——“每年带出几个考上曲靖一中的学生”。为了自己的业绩,老师会利用寒暑假时间无偿给她们尖子生上小课。出于青少年爱玩的天性,我当然幸灾乐祸于免遭此罪。但说实话,心底除了窃喜外,还是有一种“又被剩下了、我不配”的失落感。

和做伴舞被放在中不溜秋的位置、参加鼓号队被安排到需要最多人的小鼓队伍一样,我只是个“凑数儿的”。

最可气又可悲的是,作为一个特有“自知之明”的人,我发自内心地理解并认同老师们的做法。不说别人,Nami真的是我活在现在、认识的有限人群里最聪明的人,没有之一。就算在一中认识了很多后来考上清北的学子,她也是我眼里最聪明的人,确实配得上“别人家的孩子”。

「 04 」

实不相瞒,在大众用“普信”嘲讽部分男性时,这个词在我眼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既然注定了此生都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那做一个“普通又自信”的女子也不错啊!天知道我有多羡慕每一个“明明那么普通,却无比自信”的人。私以为在对自我有足够清醒的认知下,还能自信地面对周遭万物并积极尝试、突破创造的人,真的特别酷。

“我们家的人都不太擅长念书,我小姨考上山东大学已经是我家的学历天花板了。”

当平日里自信满满、仿若全世界所有难题都难不倒她的朋友对我说出这句话时,我惊呆了。我以为她那么要强又好胜的人,肯定觉得自己至少配得上浙大南大吧,结果她如此轻而易举地接受了自己的211。

震惊!转念又羡慕。

“我今天写的文章刊在某门户网站了,还拿了500块稿费。”

当朋友兴冲冲地把这个喜讯分享给我时,我虽佯装欣喜地贺到“你真棒啊!”,但内心想的只是“这有啥可开心的,只要媒介钱给到位,什么网站发不了?”可,每当看见朋友因这些“小事”获得内心的极大满足并多了继续尝试的勇气时,我又心生羡慕。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可和自爱,太迷人了。

喜欢的up主的旅行vlog里出现过一个姑娘,一个面对镜头毫不躲闪、落落大方的姑娘,美到我了!看着弹幕里飘过的无数句“姐妹真美”时,我想大家肯定同我一样,被她的自信与魅力所吸引。

说真的,做“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感觉啊?

会因为时常受到肯定,而在受挫时更有勇气吗?我每次受挫时,除了自责外,只会更加认定我就是个垃圾。

会因为时常得到偏爱,而在失败后善待自己吗?我每次失败后,除了自嘲外,只会更加丧失试一试的勇气。

「 05 」

眼下,北京只是我降落又离开的无数个城市之一。

曾被我视作神仙姐姐的北京姑娘,原来是个大我一岁的济南人。

我身边第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根本不叫任晋洁而叫任缙珏。

而过往曾让我羡慕不已的无数个“别人家的孩子”,早已在时光的晾晒中褪去了所有色彩,在时间的长河中流向了四面八方。

我其实,

根本不羡慕任何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羡慕的向来只是每个自信满满的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