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在和自己对话(几亿人每天都在跟自己聊天)
为什么有人在和自己对话(几亿人每天都在跟自己聊天)或许我还有自恋的一面,在电梯间里碰到熟人,想把文章发给他看看。另一时间的我,整理了这些零零碎碎记下的语句,把它变成文章,呈在你的面前。这不是什么科幻文学,就是此篇文章诞生过程的真实记录。我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点击开文件传输助手,用语音功能,一字一句,写下这篇文章。顺便再用三个手指下滑屏幕,把上面这张截图,用文件传输助手发至电脑。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微信上的联系人虽多,但天天联系的只有一个:文件传输助手。就算没有它,还有一个头像昵称都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我”,承担了备忘录、文件传输、生活吐槽等等各种功能。在微信中与自己说话,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出于切切实实的需求。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我正拿着手机,在跟自己说话。
说出的内容,就是你此刻看到的文字。
这不是什么科幻文学,就是此篇文章诞生过程的真实记录。
我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点击开文件传输助手,用语音功能,一字一句,写下这篇文章。
顺便再用三个手指下滑屏幕,把上面这张截图,用文件传输助手发至电脑。
另一时间的我,整理了这些零零碎碎记下的语句,把它变成文章,呈在你的面前。
或许我还有自恋的一面,在电梯间里碰到熟人,想把文章发给他看看。
翻开公众号找文章着实有些费事,我只需要提前将最新文章的链接转发给自己,就能在与熟人擦肩而过时,快速把文章转发给他。
逐渐的,在我、在很多人的微信里,文件传输助手,或者那个和自己头像、昵称都一摸一样的微信号,成为了每天聊天最多的人。
即使发信息、看信息的,始终是同一个人,却依然乐此不疲。
工作中、生活中,文件传输助手,或者那个同名同姓的账号,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帮助?
一、文件传输,不只是文件传输不同于“对着镜子说话”的偏执与无奈,在微信中与自己说话,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出于切切实实的需求。
1. 连接——多端协同
过去,在智能手机还未崭露头角的年代。
非智能手机中能联网的应用,时常也只有随机自带的QQ,或者艰难下载的JAVA版QQ。
那时,虽然手机也可以用数据线、软件来链接电脑,却几乎没有显现出文件传输的需求。
根本原因,在于手机功能的局限。
- 手机容量小,存储不了太多的信息。手机本体时常只有按KB来计算的容量,即使后来可以插入储存卡,也无非是MB级别的存储量。等达到GB级别的时候,智能手机也已经到来。
- 手机功能弱,即使存储了一些信息,也难以在手机上浏览。文字信息只能看TXT格式的,视频只能看3GP格式的,下载的应用普遍存在兼容问题……多数时候,手机的存储功能,和U盘没什么太大区别。甚至因为手机需要搭配数据线、读卡器来链接电脑,还不如U盘方便。那时候很多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U盘。
- 网络速度慢,那时没有WIFI,非智能手机依靠着2G联网,信息传输效率没有保障。用手机QQ说一句你好,对方几分钟能收到信息,都得看天气如何。想要凭借手机网络传输个文件、视频,就必须具备一天不碰手机、慢慢等待传输的耐心。
基于时代的局限,手机还只是通信设备,不是如今可以包办办公与娱乐的全能入网端。手机端与电脑端的链接,没有太大价值。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样子。
虽然手机的某些功能,依然未必赶得上电脑操作那样高效,但至少也足以成为合格的便捷替代品。
- 电脑上编写的文章,发送到手机上,在需要时也可以进行查看、修改。
- 自己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可以上传的电脑中进行PS处理。
甚至很多时候,这种需求不只是可以,而是必须。
- 出差前做到一半的工作,出差过程中还要继续调整。
- 领导可能询问的工作文件,备份在手机里,以便随时响应。
不同入网端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协同需求。因而,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需求也就越为明显。
文件传输助手,就承载了这样一个传递的途径。
2. 编辑——信息加工
同样因为手机的升级,有些简单的工作不需要经过电脑,在手机上就可以直接完成。
- 晚上接到上司的指示,编写一条朋友圈文案,总不需要再回公司打开电脑办公吧?手机上就解决了。别看5、6行文案不长,如果想写的精湛,也颇费心思。若无法一气呵成,就把想法写在文件传输助手里,再慢慢修改。
- 给重要的金主发信息,言辞需要再三斟酌。为了避免写错、写到一半发出去,先在文件传输助手中打出来,再细心检查言辞是否得体、有没有什么漏洞。
微信上的文件传输助手,就如同是电脑上的TXT,虽然包含的功能未必完善,但对很多人来说,足以够用、方便。
3. 备忘——信息管理
有的信息写出来,是为了当下让别人看。
有的信息写出来,是留给未来的自己看。
时间碎片化,割裂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上一分钟正在构思新的活动方案,下一分钟就接到老板的电话让帮她取快递。前一分钟刚想到的绝妙创意,后一分钟就有可能因为自己孩子的哭声,而忘得干干净净。
不是我们的脑子不好使了,是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必须完成的事情,需要思考的问题太多。而大脑的思考资源,就像电脑CPU一样,是有负荷上限的。
这种时候,文件传输助手,又恰好可以为我们扮演记事本、备忘录的角色。
1)记事本——信息保存
做方案、写文章,如果坐在那里硬想,就像消化不良导致的肠道阻塞一样,极为低效。很多时候都是漫无目的时的灵光一闪,成为了妙手偶得的佳作。
但灵感这东西,来的快,去的也快,如果被其他事情分神,很容易就被遗忘。可能过一天就会后悔:我明明有个那么好的点子,怎么就想不起来了?
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是最靠谱的。
手边有手机,手机正开着微信,顺手记在文件传输助手里,过几天再想查看时,无论是手机上用,还是电脑上看,都清晰可见。
2)备忘录——信息提示
明天去了公司,一定要趁客户还没来,把方案中那个低能的错误改掉。
给公司垫钱的单据,总记住不报销,就算隔段时间整理一次,也总感觉自己漏了什么。
怎么办?用手机提醒自己记住。
把改方案的事情记在文件传输助手里,明天早晨一打开微信就能看见。
把单据截图发到文件传输助手中,到了公司立刻报销。
哪里怕忘写哪里,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老年痴呆了。
4. 存储——文件管理
在习惯了用微信管理信息后,很多人更进一步,开始用文件传输助手来管理自己的文件。
图片、视频、工作文档、链接,甚至是手机上并不方便打开的7Z压缩包,都可以发给文件传输助手,在手机中保存。
只要记得大概的名称、日期,即使其中保存的信息很多,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日期查找等方式,快速的找到。
现如今,手机容量越来越大,从32G、68G,到512G、1T,不得不说,微信容量占用,为手机扩容的更新换代做出了巨大贡献。
借助微信,代替手机自带或第三方文件管理应用,来保存、管理重要的文件,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的习惯。
二、为什么是微信文件传输?按理来说,以上这些需求,在现如今的手机上,都可以有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 有文件管理器来管理文件;
- 有网盘来存储大文件;
- 用数据线来进行更快速的跨端传输;
- 用笔记软件记录灵光一现的电子;
- 拿日程管理来提示自己不要忘记重要事务;
- 拿办公软件来编写文字、数据。
而且每种功能,都有N多个应用可以选择,照顾到多方面需求。
为什么人们还热衷使用微信的子功能?在文件传输助手中,用最基础、甚至本身设计之初并不是为了实现某一效果的功能,来完成自己的事情?
1. 低行为成本——用起来快
最简单的原因,手机里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没有微信用起来方便。
1)免下载
为了实现上述种种功能,很多应用都需要单独下载。可下载应用,本就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点开应用市场或浏览器,找寻所需的应用,辨别应用真伪,下载安装,权限管理,点开注册,甚至有的还要付费使用。
而微信这应用,国内每台智能手机都有;微信账号,很多人都不止一个;文件传输助手,只要点开微信就能找到。
相比下载单独的应用,直接使用微信,毫无疑问能节省行为成本,省去不少麻烦。
虽然它的功能有限,但在很多情况下,也足够用了。
2)免开启
即使手机里有百度网盘,有WPS,可很多人依旧在平日里,喜欢用微信管理自己的文件。只有在迫不得已、文件传输助手无法做到时,才会点开它们。
微信便捷性的优势,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
其他软件需要在手机桌面上找到,需要点开;长时间没使用,还需要重新登录;甚至有时候,还必须更新升级才能使用。
反观微信,平日里它就是一直保持打开状态,根本不用你刻意去找、去开、去登录。
虽然,打开、登录一个软件,未必会浪费多少精力。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省下一点精力,又为什么要额外迁就那点麻烦呢?
3)免卡顿
微信本身产品的流畅程度,也是值得称道的。
虽然体积不小,但相比其他应用来说,流畅程度还是可圈可点。
再看看其他应用,不仅使用体验良莠不齐,甚至还有很多会弹出广告。点开一个,就不知道要再连带着打开几个APP。
也难怪现如今人们都精通了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4)免费心
对于一小部分人而言,专业应用,确实能为他们解决文件传输助手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对更多人、更多场景来说,那些专业应用所针对的情况,却是日常当中根本不需要的。
繁复的功能、目录,反而增加了普通用户的使用难度。
- 文件传输助手中,扁平的存储目录,点击发送就可以。放在网盘里,却需要考虑文件夹管理的麻烦。
- 微信中只需要打字就能编写的字句,若使用WPS,先要考虑使用什么文档类型,再要新建文档、编辑文档标题、考虑存档位置。
当面对简单的需求时,复杂完善的功能,反而成为了一种累赘,找起来麻烦,学起来麻烦,用起来麻烦。
面对诸多的麻烦,有的人甚至愿意自己把需求砍掉。
很多人明明有需要,却不愿意学习手机软件的使用,就是出于这种逻辑——为懒惰砍需求。
2. 高使用频率——想起来快
每天,我们打开微信的次数,都不只十次,百次。
每天,我们停留在微信中的时间,都不只10分钟,半小时。
高频率的使用,使微信的提示有时比闹钟还有效。
闹钟提醒一下,人们关闭之后指不定又忘了。
但写在文件传输助手中的最后一条信息,在文件传输助手被置顶后,会反复的出现在眼前,一次次的进行提醒。
假设若现在微信在聊天列表中,推出一个置顶的信息流广告位,先不论用户的厌恶程度,广告主绝对会买爆。
这个位置每天被用户看到、留意的次数,又该突破怎样的数字级别?
而对于把文件传输助手,进行置顶的用户来说,不仅仅是写下的信息会成为提示。
它还不断的提示着用户,你有文件传输助手这项功能可以使用。
相比其他APP的广告,文件传输助手虽然从不打广告,却依然具有无可匹敌的流量优势。让用户一次次的想起,一次次的使用。
3. 低跨端阻隔——连起来快
在跨平台使用时,微信的便捷,同样可以给用户省去不少麻烦。
手机里有微信,自不必说;很多人的电脑里,也安装着微信;即使没有安装微信的电脑,也可以登录网页微信来完成传输功能。
在其他应用,还受困于流量,不得不要求用户必须安装客户端才能使用大部分功能的同时,微信却能简单登录、简单使用。
尤其是面对诸如出差、外调办公、临时使用电脑等场景时,使用其他软件需要从头下载,使用微信只需要简单一扫,拿个省力哪个费力,一目了然。
再者,微信的多端登录提示明显、管理方便,虽然不可避免仍然存在隐私泄露风险。但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相比那些不知道如何在手机上管控电脑端登录情况的应用,微信还是有更多可控感的。
4. 高社交属性——传起来快
说了手机与电脑的协同,人与人的协同方面,更是微信的优势区。
给别人发送文件,你拿什么工具发?
给下属发条通知,你在什么应用发?
即使很多企业有类似钉钉的办公软件,但不可避免的沦为双系统并行,员工日常交流还是依赖微信。
在这种基础上,手机操作,文件传输助手就成为了微信传递的工作台。
要批量转发给别人的文件,可以先传到微信里,看看能否正常点开。
需转发给别人的重要信息,现在文件传输助手中编辑好,仔细检查修改,再发送给目标人物。相比使用其他办公应用来编辑,在微信中编辑好后直接点击转发,岂不是方便的多?
三、当微信不只是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毕竟不是一个完整的应用。
论文件存储,它存储大容量文件颇为不便,比不上网盘。
论资料传输,它容量不足、速度受限、流量花钱,不如移动硬盘。
论信息编辑,它功能单一、格式受限,比不上PC办公软件。
论日常记录,它花样不足、没有闹钟,无法与专业笔记软件相媲美。
但是,在流量、效率的加持下,他却用最基础的功能,替代了这些应用本应占有的市场,成为了用户每日不离的身边人。
在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当占据流量绝对优势时,所产生的马太效应。
显然,微信也会不止步。从公众号、搜一搜、看一看、视频号、小程序的逐步亮相,到现在打造出商业生态圈的规模。未来还会有更多功能,借助着微信本身的流量优势,一诞生就成为主流。
当一个应用越做越大,包含了你能想到的一切功能时,这个终极应用,是否会代替所有的其他应用?是否会直接代替手机系统?又是否会如同终产者一样左右一切?
所幸,有反垄断法的存在,也有其他无数惊才绝艳的产品人、产品。所有人手机中只有一个应用的日子,永远不会出现。
但每天拿起手机,只会打开两、三个应用的人,其实已经不少。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