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刚开始的时候,朋友发现闺蜜有点不会“做人”,总是在她不在家的时候偷用她的洗面奶和护肤霜。在离单位不远的公寓里,我的朋友和闺蜜选择合租,一同“处于同一屋檐下”,一同“共担风雨”。《左传》:“宽猛相济,恩威并重。”宽容,不是无限度地退让,而是要在有“底线”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待己”和“待人”,从而达到和谐共存。所谓“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宽容,是双方之间的互相尊重,而不是自身盲目地付出。你的宽容,需要些锋芒。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1)

我们这一辈子遇到的人很多,相知的人却很少。有些人来不及道别便消失在茫茫人海,有些人来不及提防,便在背后捅你一刀。

捅刀子的人总有很多借口,而身边的人总是叫受伤的我们学会宽容,学会大度,却没人能体会我们自己的感受。

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孩子王打了一拳,父母总说,宽容他,当他不懂事。可我们自身的宽容,对方会懂得感恩吗?

有些人总是喜欢钻“宽容”的空子,当你宽容了第一次,他们便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你动手,甚至将我们的尊严践踏。

《左传》:“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退让,而是要在有“底线”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待己”和“待人”,从而达到和谐共存。

所谓“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宽容,是双方之间的互相尊重,而不是自身盲目地付出。你的宽容,需要些锋芒。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2)

无限度的宽容,是“自残”

在离单位不远的公寓里,我的朋友和闺蜜选择合租,一同“处于同一屋檐下”,一同“共担风雨”。

刚开始的时候,朋友发现闺蜜有点不会“做人”,总是在她不在家的时候偷用她的洗面奶和护肤霜。

朋友发现后,怕伤了双方的感情,也没有明说,只是旁敲侧击,说最近洗面奶少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用多了。

可闺蜜却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清高姿态。朋友很无奈,便安慰自己说,也就是一点小事,别太计较。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3)

就是这样的想法,纵容了那些不懂做人的卑劣者。闺蜜不仅得寸进尺,有一次还偷用了朋友压箱底的上千块的礼服。

她在酒会上可谓是大放光彩,可她却让朋友的礼服沾满了烟酒气,甚至把呕吐物都弄到了服装上。

朋友知道后,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和闺蜜争吵了整整一个晚上。那个晚上后,朋友拉着行李箱离开了公寓,选择一个人租房。

无限度的宽容,是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一点一点地感受着他人带来的不道德的伤害。最后,他们不会感激你的大度,只会嘲笑你的软弱。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4)

宽容的背后,是“人退我退”

在人际关系的斗争中,进攻的一方基本上是遵循“人退我进”的压迫原则,而防守的一方往往是遵循“人进我再退”的方略。

可“宽容”,却是处于进攻和防守之间。可以这样理解,宽容的本质就是维护双方关系的平衡。

那些极具攻击性的方略,会把自己推到“刀山火海”的境地。过度退缩的准则,只会把自己逼到死胡同,走进了死地。

可宽容,就像是“你进我进,你退我退”的相伴相随。你对我的态度,决定了我对你的态度,这不是执着,而是平等。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5)

就像是太极的攻防之道,变化无穷,既能防人又能守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观点?

因为这是学会真正“宽容”的前提。就像你给锋利的刀刃配上刀鞘,该表达不满时,你有“锋芒”,该妥协时,你能“收敛”。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想要学会宽容收敛,就要先懂得进攻和扩张。想要懂得守护一方天地,就必须要让自己强大,身具“锋芒”。

宽容,是有条件的。盲目的退让,只会让自己堕入无尽的深渊,而有“锋芒”的退让,则会让他人警醒,让自身无忧。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6)

你的“宽容”,只能你负责

记得郭德纲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些劝你大度的人,离他远一点,雷劈他时会连累到你!”

在生活中,我们“宽容”有些时候会成了他人口中的“热点”。当你不宽容时,有人会说你心胸狭隘。当你宽容时,对方会嘲笑你毫无原则。

这不是某个人遇到的特殊事例,而是这个大社会的缩影。没有人会懂得你的内心感受,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你。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7)

你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活在别人的话语中。我们不能让对方闭嘴,只能让自己学会“无视”。

无视那些劝你宽容的人,无视那些看不起你的对手。自己的痛楚只有自己知晓,尊重你的内心选择,才能会让自己活得真实。

有句话讲得好:“你不知道我的伤痛,就别劝我大度,你不知道我的心酸,就别劝我去原谅。”

日子怎么过是自己的事,未来怎么活是自己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人对我的言论是出于好心,还是出于恶意。我只知道,对自己好的人只有自己。

真正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无限度的宽容换来)(8)

有些人用一生践行着内心的选择,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就像是苍穹之飞鸟,深海之潜鱼,身处广阔之天地,活得潇洒自在。

未来的日子里,当有人毫无底线地劝你大度时,不妨回他们一句话——你不了解我的遭遇,就少劝我大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