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尽量取的短一点(取名构思以抒发志向取名)
名字尽量取的短一点(取名构思以抒发志向取名)第二种是国家民族倾向。这主要是指儒家倡导的“治国、平天下“。人们大多希望能成才立业,大展鸿图,因此取名时抒发国家民族倾向的比较多见。近代康有为,原名祖治。青年时立志为世所用,对社会有所作为,遂更名“有为”,后来果为改良运动领袖。第一种是个人倾向。这主要是指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和其他以个人为主的追求目标。如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年少时敬佩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取名“肩愈”,立志要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比肩,可谓抱负不小。他后来又自认为能开圣道之门,再改名为“开”,志向更是远大。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原名李鸿基。据说他少年时练武有力 好习刀棒骑射,认为男子汉当自成自立,横行天下,故改名自成。
抒发志向取名,就是指在取名时把自己的志向寄寓在名字中。
关于志向,历代先人都做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春秋时叔孙豹提出要“立德、立功、立言”,儒家则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宋代张载更进一步指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确,人生短促,贵在立志进取。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不懈迫求的志向,不论是求声名于天下的高远志向,还是求鱼水之逸的漂泊志趣,又或是求山林田园之乐的悠闲怡然的情趣,都是值得肯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取名来抒发自己的志向,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以抒发志向取名主要有两种倾向。
第一种是个人倾向。这主要是指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和其他以个人为主的追求目标。
如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年少时敬佩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取名“肩愈”,立志要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比肩,可谓抱负不小。他后来又自认为能开圣道之门,再改名为“开”,志向更是远大。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原名李鸿基。据说他少年时练武有力 好习刀棒骑射,认为男子汉当自成自立,横行天下,故改名自成。
近代康有为,原名祖治。青年时立志为世所用,对社会有所作为,遂更名“有为”,后来果为改良运动领袖。
第二种是国家民族倾向。这主要是指儒家倡导的“治国、平天下“。人们大多希望能成才立业,大展鸿图,因此取名时抒发国家民族倾向的比较多见。
早期革命者于方舟,原名兰渚,后改名“方舟”,取自西方典故,表现自己决心以天下为己任,愿作一“渡人之舟”,拯救民众于水火。
被喻为“广东农运之王”的彭湃,名字的意思即表示要像浩瀚的大海那样汹涌澎湃,去荡涤腐朽社会的污泥浊水。
现代作家蒋光赤,以“光赤”为笔名,意即光明红色,象征革命及其前途光明,表达了他追求光明、投身革命的崇高信念。
类似的名字还有项安世、张安国、崔振国、廖邦杰、魏兴邦、宋振华、张弘略等,而如振宇、振寰、兴忠、兴华、振华、国强、爱华等名字,都有强烈的爱国兴邦之意。
抒发志向取名须与时代风浪紧密联系。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政治特点,而且即使是同一朝代也往往是风云变幻莫测,这些变化无常的环境都能影响人们的抱负和理想的选择,而人们的取名风格也会由此而受到影响。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因此,在汉代人名中,保家卫国、尚武尚强的豪迈气概与雄心壮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张广汉、黄、杨雄、陈武强、窦宪、张超、苏武、邓彪、班勇、王莽、董卓等。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先后出现过很多如“跃进”、“红卫”、“文革”等人名,这些都显然带有时代的特征。
以抒发志向取名,在表现理想和抱负的同时,能体现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这种积极向上的取名方法为人们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