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对造林炼山的规定(广东林勘人战高温斗毒蛇)
广东对造林炼山的规定(广东林勘人战高温斗毒蛇)林中大从事林业调查工作近30年,广东全省122个县级行政区中,仅余2个县尚未踏足。“这个样地5年前来过,样地标识就在山腰处,得用砍刀将杂草清理出一条路。”林中大仍然记得5年前埋下的样地标识物——-塑料管桩的大概位置。只是,如今周边已经大变样,蕨类杂草植物异常茂盛。近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上南村广州市第115中学东侧的山下,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林寿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中大、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楚民等汇合后,带领队伍向山林进发,赶往广东省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1651号样地。一路坡陡路窄,荆棘丛生,一行人蛇形前进,不一会都已汗流浃背。林勘技术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开展样地监测调查 陈楚红 摄高温预警下,他们野外忙监测连日来,广东持续高温天气,全省多地发出高温预警。
中新网广州7月25日电 题:广东林勘人:战高温斗毒蛇 翻山越岭摸清林业“家底”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广东省林草湿调查监测记者行活动上获悉,广东省已启动2022年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230多名林勘技术人员组成69个工作组,他们翻山越岭、栉风沐雨,对全省近1500个样地进行调查监测。
目前,广东已经基本完成森林样地调查,草地、湿地样地调查也在陆续开展中,综合调查进度位居全国前列。
林勘技术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开展样地监测调查 陈楚红 摄
高温预警下,他们野外忙监测
连日来,广东持续高温天气,全省多地发出高温预警。
近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上南村广州市第115中学东侧的山下,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林寿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中大、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楚民等汇合后,带领队伍向山林进发,赶往广东省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1651号样地。一路坡陡路窄,荆棘丛生,一行人蛇形前进,不一会都已汗流浃背。
林中大从事林业调查工作近30年,广东全省122个县级行政区中,仅余2个县尚未踏足。“这个样地5年前来过,样地标识就在山腰处,得用砍刀将杂草清理出一条路。”林中大仍然记得5年前埋下的样地标识物——-塑料管桩的大概位置。只是,如今周边已经大变样,蕨类杂草植物异常茂盛。
在坡度接近40度的山坡上,一行人戴上手套,降低重心趴着走或者抓住树木,脚掌打横交替下坡,往下走约近20米,1651号样地果然就在眼前。
大家架起卫星定位系统装置,打开监测设备,对样地周边生态情况进行数字化处理。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苏晨辉展示前后监测的数据:“这棵树此前胸径9.5厘米,现在长到14厘米了。”
“开展监测的目的是摸清样地周边生态情况,包括森林是否健康,林木是否有长大,林分构成、森林蓄积量等方面的消长变化情况。”林寿明告诉记者。
多年的监测数据反映了广东林业的“家底”。广东省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提升到如今的58.74%,成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广东省林业局资源处负责人称,这是广东一代又一代林勘人用脚步丈量南粤大地得出的科学数据。
林勘技术人员走在蕨类杂草植物的山林里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调查途中常见的“惊险客人”:毒蛇、山蚂蝗、马蜂
在林勘技术人员开展样地调查时,平常人避之莫及的毒蛇、山蚂蝗、马蜂等,却成为他们常见的“惊险客人”。
在广东省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1651号样地,当大伙忙碌正酣时,一只大黄蜂不请自来,林勘技术人员立马提醒“别动”。林中大回忆说,有一次监测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惹了一群马蜂袭击。大家只能往山下跑,不料又捅了另一个马蜂窝,两个马蜂群前后夹击......
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毕业以来,苏晨辉连续多次参与调查。“翻山越岭开展样地调查时,人免不了有‘三急’,这时最怕的就是粤西地区的山蚂蝗。”苏晨辉说,山蚂蟥一跳就能附在人体皮肤吸血,开始被吸血时人还没有感觉。待它吸饱自行脱落时,人的伤口就会疼得厉害。
广东不少样地位于偏远山区,林勘技术人员抵达样地往往要徒步2小时至3小时,部分样地甚至要4小时至5小时。即使顺利完成监测的情况下,也要到晚上七八点方能下山,此时山林间漆黑一片,最怕遇到毒蛇。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资深工程师江建发说,“有一次天黑了,我们打着手电筒下山。突然,前面2米处,一条眼镜蛇竖立起来,嘴里吐着信子,马上要攻击,吓得我们向后猛跳躲避。”
夏季是广东台风暴雨多发的月份。有时,出门时阳光灿烂,抵达山间却是瓢泼大雨,此时山中水多地滑,得格外小心。不少林勘人曾经就在开展调查时摔伤。
野外条件之艰苦,让刚入行者常常难以适应。林中大坦言,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刚参加工作时,也曾感到迷茫。但他最终坚持了下来。如今,南粤大地荒山难觅,处处绿意盎然。“林业为国家生态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作为林勘人,深感使命光荣。”林中大说。
林勘技术人员正在操作专业设备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科技赋能 林业调查监测手段升级
近年来,林业数字化、智慧化监测技术方兴未艾。老一辈林勘人无法想象的遥感多旋翼无人机、遥感固定翼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新型技术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广东林业调查监测中,实现了“鸟枪换大炮”的效果。例如,无人机能通过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树木,测量冠幅,树木成像后,可以通过公式去计算树种林分蓄积量,省时又省力。
此外,广东林业系统正积极研究碳汇计量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指导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交易项目开发,推动强化经营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科学造林增加森林碳储量,为广东省“双碳”目标的推进贡献林业智慧。(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