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店铺开业了没有(从柜台走出亿万富翁的华强北又变脸了)
深圳华强北店铺开业了没有(从柜台走出亿万富翁的华强北又变脸了)近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华强北曼哈数码广场A座 一楼的商铺大多已经关门 一些商铺正在进行装修工作。记者从一楼往上走 发现大部分商铺也均已关门。随后记者来到A座的招商部 以做手机配件生意为由租店铺 但招商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二三楼的店铺已经被“内定”完了 不再对外出租。曼哈集团官网资料显示 曼哈数码广场坐落在华强北路与振兴路交界处 地理位置优越 经过几番升级改造 现有经营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拥有商家5000多户 是深圳“老字号”大型正品行货手机交易中心、手机通讯配件批发中心、智能手机维修中心、外贸经营交易中心。曼哈数码广场A座不是真关铺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玲 摄2019年2月28日 有消息称华强北曼哈数码广场A座大多数商铺已经关门 仅有少数未到期的商家在营业。招商经理方表示 A座近期要做产业转型 已不再对外出租。对于转型做什么行业 对方表示不清楚 还在等公司的通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1世纪初 外地人到深圳一定要看三个地方:世界之窗 东门服装市场以及华强北。彼时的华强北 是深圳乃至中国市场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 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 不断上演着一米柜台走出亿万富翁的神话。
近几年 在电商冲击和智能手机席卷等背景下 华强北风光不再 关铺潮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近日 网上再次流出华强北又起关铺潮的消息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前往华强北商圈 实探“关铺潮”真相。
记者了解到 位于华强北商圈的高科德电子市场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搬迁:大厦已获得政府批准 需拆除重建 而市场里的两千多家商户 要在短短几个月内搬离。这次大迁移 使得华强北再次出现“一铺难求”的行情 周边商铺价格应声上涨。
曼哈数码广场A座不是真关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玲 摄
2019年2月28日 有消息称华强北曼哈数码广场A座大多数商铺已经关门 仅有少数未到期的商家在营业。招商经理方表示 A座近期要做产业转型 已不再对外出租。对于转型做什么行业 对方表示不清楚 还在等公司的通知。
曼哈集团官网资料显示 曼哈数码广场坐落在华强北路与振兴路交界处 地理位置优越 经过几番升级改造 现有经营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拥有商家5000多户 是深圳“老字号”大型正品行货手机交易中心、手机通讯配件批发中心、智能手机维修中心、外贸经营交易中心。
近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华强北曼哈数码广场A座 一楼的商铺大多已经关门 一些商铺正在进行装修工作。记者从一楼往上走 发现大部分商铺也均已关门。随后记者来到A座的招商部 以做手机配件生意为由租店铺 但招商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二三楼的店铺已经被“内定”完了 不再对外出租。
对于“内定”的具体情况 该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高科德电子市场要拆迁 我们的二三楼就承接了高科德那些做屏幕的商户 现在档口内销都不够 二三楼都已租满 没有档口租了。这些店铺你看上去是关门的 实际上都已经租出去了。”
随后记者来到一楼夹层 该楼层的招商经理王永正在一个档口前忙着收钱登记。据王永展示的一楼夹层商铺分布图 大部分商铺已经标记出租 仅剩十几间待租。“现在一楼夹层的档口已经定得七七八八了 很多都是高科德那边过来的 为了承接高科德迁出的商户 市场把原来A座大多数商户迁到了B座和C座 把整个A座腾出来了。”王永告诉记者。
记者在许多关门的店铺门上 的确发现了许多诸如“本档口已搬迁到B座2F138 欢迎新老顾客继续光临”的搬迁公告 大部分商铺搬去了曼哈数码广场的B座和C座。可见 曼哈数码广场A座的商铺关门 并不是真正的关铺。
2000余家商户搬离高科德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玲 摄
在曼哈数码广场的招商经理口中 多次提到高科德电子市场的搬迁。近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华强北地铁站A出口的高科德电子市场 在大厦的右边大墙上 挂着一条写着“骏嘉公司城市更新项目已获得政府批准 决定对本市场拆除重建”的横幅。
横幅中提到的骏嘉公司 便是高科德电子市场的真正业主。深圳高科德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科德公司)与骏嘉公司签订《房屋租质合同》 租下整栋楼分租给各个商户 统一管理。通俗点说 高科德公司为高科德电子市场的二房东。
据华强北电脑网2011年的介绍 高科德电子市场经营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 可容纳铺柜位1万多个。市场周边人流量达到每天80万-100万人次 车流量达到每天20万车次 2005年 该区域年销售额达280亿元人民币 超过当时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
但是 如今记者进入高科德电子市场 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除了一楼还有较多商户外 大部分商铺均已关门 有的商铺连门都没了 仅剩一些搬迁剩下的垃圾;每层楼的天花板也被撬走了不少 电线、钢筋裸露在外面 整个市场显得格外老旧。
“高科德整栋楼都要拆掉 市场要求商户在2019年3月31日前搬 整栋楼大概有2000多家商户 基本都已搬去周边市场了 现在大概还有150多家还没搬。”二楼一家商铺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 “一楼的一些商户 房间才隔起来不久 一个房间投入几万块装修 现在不到两个月就要说拆掉 市场也没什么补偿 只免去二三月份的房租 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搬”。
三楼一家经营液晶屏幕的商铺老板李一龙向记者透露 一楼有一家商户年前花了15万元转让费租了一个临街的柜台 还花了几万元装修 现在被通知大厦要拆迁 档口必须在3月31日前搬走。
记者还从许多商户手中获取了一份《关于敦促剩余商户尽快搬迁交还物业的公告》 公告表示 骏嘉B210-0024地块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己获得政府批准 骏嘉与高科德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也于2018年12月31日到期。从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 给予商户3个月清货搬迁期 如果认为与高科德公司有租赁纠纷的 自行与其协商或另行法律途径解决 但必须无条件退出场地 交还骏嘉公司物业。
对于商户搬迁的情况 记者前往7楼管理处了解 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仅表示 “大部分都搬走了”。
上述商铺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 因为高科德电子市场2000多家商户需要搬迁 周边市场的商铺租金应声上涨 “很多商户搬去了附近的深纺大厦 因为高科德拆迁 深纺大厦把原来做仓库的楼层清出来承接迁移的商户 租金价格达每平方米600元。我现在的档口9平方米 月租金3000元左右 (那边)贵了不少”。
“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 突然出现大规模的商户搬迁 一铺难求 很多手中有柜台的商户就趁机抬高转让费 由此赚一笔。其实市场上是没行情的 高科德的拆迁 才有这么一波小行情。本来生意就不好做 十几万、几十万的转让费 要赚多久才能赚回来。”陈先生补充说。
华强北“风光不再”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由于深圳是内地最靠近香港的开放贸易口岸 借着华强北由工业区向商业区的转型 华强北发展出了内地最早的手机市场。后来 赛格大厦拆除重建 华强公司将几栋厂房改建成华强电子世界 中电信息时代广场、桑达电子、远望数码城、都会电子城、新亚洲电子城等电子市场 “中国电子第一街”便应运而生。
“之前和楼层经理老王聊天的时候 就听他讲过赛格广场辉煌时候的场景 那个时候来赛格的人特别多 人挤人 后来商场就开始限流 在每层楼的扶梯处设置两个保安 一根绳子一拉 把排队的人拦在外面 一拨一拨地放人进来 不然人太多了 控制不了。”赛格广场一商铺老板向记者介绍到。
上述店铺老板陈先生说 “上世纪90年代到2008年是华强北最辉煌的时候 后来智能机时代和电商时代到来 华强北受到巨大冲击 开始衰落。我是2012年左右过来的 没赶上辉煌的时候”。记者还了解到 2013年3月 华强北因为地铁7号线的修建而封路 人流量因此大大减少 2017年1月14日 在经历近4年地铁围挡施工后 华强北重新开街 但曾经的风光已不再。
虽然所谓的“关铺潮”并非是商户生意不佳导致的 但是华强北衰落却是事实。深赛格(000058 SZ)在华强北持有的物业以赛格电子市场、宝华大厦为主 据了解 赛格广场拥有裙楼1-10层 合计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 宝华大厦紧邻深圳赛格电子市场 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 其中1-4层为电子市场 约7000多平方米。
深赛格在《2018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中表示 2015-2016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8.47亿元和7.61亿元 其中电子市场及物业租赁和管理、贸易业务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80.25%和82.48%。受电商迅猛发展等因素冲击下 2016年公司电子市场及物业租赁和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7.31% 降幅较大。
赛格广场一商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4楼也有一部分物业被赛格收回升级改造 之前比特币大火的时候 一些矿机商纷纷涌入赛格 现在虚拟货币行情恶化 许多矿机商铺支撑不住高额的租金 便已离场。“现在赛格把这块区域的商铺集中改造 隔成很小一间的档口 价格便宜些;虽然档口整体租金降低了 每平米单价其实是上涨的 这样做就是让店铺更好租”。
另据《证券时报》报道 深圳华强(000064 SZ)2018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显示 华强集团的电子世界门店多集中在华强北市场 深圳一店共有铺位3757个 2015年出租率达到95% 后逐年下降 2017年降到89% 2018年的1月至9月有所回升 为92%。深圳二店的铺位数量为1729个 2018年1至9月出租率为87%。
陈先生告诉记者 每年在华强北 都会淘汰约20%的商铺。虽然行情不好 华强北没以前赚钱容易 但还是不断有人进场 只是转让费高达百万元的盛况再难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