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用研究开启智慧科技辅导员张亮老师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粒科学的种子。少年科学院所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心中的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孩子心中的科学种子已然沉睡,需要教师去唤醒孩子们内心的科学种子,让他们重燃对科学的热爱,用实践去编织自己的科学梦。为此,张亮老师依托少年科学院的平台,遴选科学教育内容,优化组织形式,统筹实践路径,将科学教育的价值表达与学校办学的目标取向有效对接。通过少年科学院的教育活动,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领略科学的魅力,感受科技的力量,增强爱国情怀。新校区、新希望,更是学校少年科学院发展的新机遇,校园内的科学教育阵地新增了10处,实现了扩容升级。互动街区式的发现空间、种植园地,工坊式的STEM教室、科学探究室,特色化的科普阅读角、科普大屏演示区,在这些科教空间里,遍布具有生长价值的学习资源,合作与交流无处不在,学习与探索可以随时发生。高标

扬州市梅岭小学 2020/08/16 19:28来源:扬州市梅岭小学

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

学校的科学教育在童年的时光轴上可以留下怎样的印记?什么样的科技创新教育才是适合儿童的?在梅岭小学的花都汇校区,我们的“未来星”少年科学院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自己的回应。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

学校篇:构建殿堂级的学习阵地

在梅岭,陈文艳校长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她希望小学也能拥有大学的博大与深远,小学也能拥有大学的雍容与经典。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与坚守,在梅岭迎来70年办学华诞之际,一座占地110亩的崭新校园——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建成使用。

新校区、新希望,更是学校少年科学院发展的新机遇,校园内的科学教育阵地新增了10处,实现了扩容升级。互动街区式的发现空间、种植园地,工坊式的STEM教室、科学探究室,特色化的科普阅读角、科普大屏演示区,在这些科教空间里,遍布具有生长价值的学习资源,合作与交流无处不在,学习与探索可以随时发生。高标准投入、高水平建设这些殿堂级的科教空间,不仅丰富了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促进少年科学院教育的普及;还能激活创新的灵感与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然,在小学阶段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因为创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梅岭教育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叩问,赋予了每个梅岭人教育变革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在梅岭的校园内,向往卓越、成为美好的愿景转化为梅岭学子的实际行动,在童年的时光轴上熠熠生辉。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2)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3)

教师篇:守护孩子们的科学梦

科技辅导员张亮老师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粒科学的种子。少年科学院所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心中的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孩子心中的科学种子已然沉睡,需要教师去唤醒孩子们内心的科学种子,让他们重燃对科学的热爱,用实践去编织自己的科学梦。为此,张亮老师依托少年科学院的平台,遴选科学教育内容,优化组织形式,统筹实践路径,将科学教育的价值表达与学校办学的目标取向有效对接。通过少年科学院的教育活动,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领略科学的魅力,感受科技的力量,增强爱国情怀。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4)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5)

1、用研究开启智慧

一次大风将走廊的花盆吹倒了,这个似乎平常的小事引起了张亮老师的注意。围绕着花盆倒下的原因分析、解决思路的话题,张老师和学校少科院的一帮孩子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于是,“防风吹倒的花盆”创意设计就产生了,接下来孩子们又进行了改进与完善,最终,这项作品获得了省少科院红领巾创意设计低年级组一等奖。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6)

2、用创新点亮生活

家里的厨房空间小,使用的是整体橱柜收纳餐具。偶尔来客吃饭时,平时收储不用的餐具都被拿出来。但是,这些餐具在清洗后,因为水分还没有沥干,不宜立即放回原处。小研究员陈嘉懿同学想到了做成抽拉式的餐具架来解决问题。当张老师从学校少科院创意征集箱内发现这条创意后,就及时地和孩子沟通,鼓励他将想法付诸实践,用创新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提醒他作品要注意整体的稳定性,连接的便利性。最终,陈嘉懿同学的这件创新成果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二等奖、市一等奖,陈嘉懿也入选扬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第二期培养计划名单。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7)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8)

3、用榜样引领成长

张老师和孩子们分享学校少年科学院的发展过程,给孩子们讲述以前的小院士、小研究员的课题研究故事,让孩子们评判获奖研究项目的亮点与不足。于是,少科院的小研究员们知道了科学学习的榜样就在自己身边,自己今天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今后别人学习的标杆。2020年,围绕“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计”的主题,花都汇校区报送了3篇科学建议参加省少科院的评选,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目光聚焦社会生活,有理有据地提出创新建议。最终, 1篇建议获得省一等奖,2篇建议获得省二等奖。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9)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0)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1)

花都汇校区建成3年来,报送参评的红领巾科学建议有6项获得省级奖,其中,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1项。在这里,培养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1名,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2名。成绩的取得,延续了梅岭“未来星”少年科学院光荣的过去,更开启了学校科学教育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2)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3)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4)

学生篇:做更好的自己

曾有从事东西方基础教育比较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是科研能力明显偏低,很多人是进入大学才开始学习怎样做课题研究。

在梅岭“未来星”少年科学院,感受红领巾的使命和意义,树立从小学习科学创造的意识是每个孩子参加学校少科院的基本信条。2020年8月刚获得江苏省第八届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的印涛睿同学,他在学校少年科学院的成长经历,是少年儿童践行科学梦想的生动诠释。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5)

1、从好奇到研究

和很多孩子一样,印涛睿也对科学事物、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一个新奇而陌生的玩具装置,他除了观察、摆弄,还喜欢看看内部的构造,弄清工作的原理。拆分完了再想办法组装起来,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却养成了他勇于探索的品质。久而久之,一些器材失灵了、罢工了,印涛睿总能冷静有准确地找出问题,并很快想到解决的办法。于是,研究的习惯就在这些经历中悄悄形成了。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6)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7)

2、从问题到课题

爱提问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则需要学校教育的培养。叶澜教授说过: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从问题向课题转变的过程中,印涛睿切入问题的视角比较独特,往往有新的发现与思考,能够主动拥抱新的知识。一次,学校的小研究员们围绕“日常用品使用不便”的话题进行交流,有同学提到订书机装订学习资料,订书针没有了还不知道,建议设计成外壳透明的。印涛睿则发现每按一次只能订一枚订书针,可是很多资料至少要两枚订书针才能固定。他希望订书机能够根据需要,按压一次就同时订上多枚订书针,并且结合科学课上刚学习的机械传动知识,对这种新型订书机的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8)

3、从模仿到超越

在一次学校少科院的活动中,即将参加全国少科院小院士评选的金翌辰同学,面向在座的小研究员介绍了自己的科学建议,提到了自己希望现有的书报亭向着“智能 科技 文化”的3个维度转型升级。在印涛睿同学撰写的《关于建设运河文化展示厅》建议中,他也设想让展示厅体现“智能 科技 文化”。在随后和辅导教师的交流中,印涛睿意识到了在模仿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才能超越,所以确定了两条创新点:以科技助力线上和线下的体验,以扬州城市元素彰显运河文化。最终,这一建议项目在省级评选中荣获《少年号角》杂志十佳建议,印涛睿本人也成为花都汇校区第二位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19)

美丽的校园融情于景(在最美的校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20)

END

图文:张亮

编辑:柏翠虹

审核:马璐璐

# 扫码关注 #

·扬州市梅岭小学公众号·

编辑:

来源:交汇点新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