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古扎子”的祠礼必须用白色雄鸡,不能用其它替代。蟹螺尔苏藏族,自古以来都是用白鸡公祭祀。过去各家都喂养白鸡公,而且要自己留种,进行纯种交配。各家事先都需早做准备,哪家如果缺了白鸡公,必想方设法准备好。或者通过购买、相互调剂,均不讲价钱。除白鸡公以外,祠礼还有糯米糍粑、酒、腊肉、面粉、香杉枝等。 还山鸡节一般持续三天三夜。年节活动的三天包括旧年的最后一天和新年的第二天。按尔苏藏族过去的习惯,过了“古扎子”人的年龄就增加一岁。“古扎子”有多层含义:敬山神、祭祖先以及祈来年丰收等。 尔苏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族群 民歌曲调优美。他们的民歌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场合唱不同的歌。婚丧嫁娶时要唱,宗教祭祀时也要唱,迎接客人更要唱,劳动时还要唱,歌声是尔苏人的第二语言。在亲朋好友聚拢饮酒时唱《祝酒歌》,娶亲时唱结婚歌《那满素》、祝酒歌《乌泽儿恶阿》,办满月酒时唱《啥讷恶啊朵满恶阿》,欢迎客人唱《那瓦儿那

□ 周万龙 文/图

地处四川西南横断山脉中东段、大渡河中游的石棉县,居住着一个神秘的族群:尔苏藏族。石棉县蟹螺乡由于较为偏僻,与分布在其它地方的尔苏藏族相比,这里尔苏藏族的传统文化保留得较好。 尔苏藏族以农历八月为年终,过去,各家都是在这个节气上杀猪、杀羊、过年,后受汉文化影响杀年猪大多改在腊月进行。

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也叫“古扎子”“烧赙纸”,也称“放山鸡”,为尔苏藏族的年节,时间在每年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二日之间。年节一般持续三天三夜。年节活动的三天包括旧年的最后一天和新年的第二天。按石棉蟹螺堡子尔苏藏族的传统,过了“古扎子”(“还山鸡节”),人的年龄就增加一岁。同时,作为四川省省级非遗的“还山鸡节”也包含有敬山神、祭祖先和祈丰收等。

神秘的尔苏藏族

尔苏藏族使用的是最原始的图画文字,历史文化为口口相传。尔苏藏族记时用十二生肖,其秩序为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一年有十二个月,正好与十二生肖吻合,正月为虎月,二月为兔月,以此类推;记日也有一定的规律,单月初一为虎日,十六日为蛇日。双月初一为猴日,十六日为狗日。

尔苏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族群 民歌曲调优美。他们的民歌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场合唱不同的歌。婚丧嫁娶时要唱,宗教祭祀时也要唱,迎接客人更要唱,劳动时还要唱,歌声是尔苏人的第二语言。在亲朋好友聚拢饮酒时唱《祝酒歌》,娶亲时唱结婚歌《那满素》、祝酒歌《乌泽儿恶阿》,办满月酒时唱《啥讷恶啊朵满恶阿》,欢迎客人唱《那瓦儿那》,收割庄稼唱《石儿次儿那恶阿》,撒荞子唱《尼玛儿格儿》、背水唱《若奇歌》,人死后丧葬时唱《嘛咪歌》。

此外尔苏藏族的刺绣也独具特色,技法古朴传统,构图精巧奇妙,多以几何形状为主,整齐匀称,装饰性强。刺绣针法多采用架花(挑花),十字挑花细腻精巧,采用斜形交叉十字针组成花纹,按布料的经纬下针,针脚精湛,挑缀严谨,但工细费时,故常以小型挑缀为主。刺绣图案的题材,大多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植物、动物、人物等,秀丽精致,栩栩如生。刺绣也有一些抽象的吉祥图案,表达其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憧憬。这些传统刺绣不仅美观,而且还增强了衣物易磨损处的耐磨性能等实用价值。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1)

作为尔苏藏族的年节,“还山鸡节”按传统的尔苏话也叫做“古扎子”“烧赙纸”,也称“放山鸡”。时间是在每年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二日之间,四年一轮,即今年如果是初九开始过,明年就是初十开始,第四年又回到初九。尔苏传统使用的历法类似古夏历,以寅为正月,八月为鸡月。鸡月初一属猴,为猴日。初九至十二日分别为龙、蛇、马、羊日。过年即在这四日内。

还山鸡节一般持续三天三夜。年节活动的三天包括旧年的最后一天和新年的第二天。按尔苏藏族过去的习惯,过了“古扎子”人的年龄就增加一岁。“古扎子”有多层含义:敬山神、祭祖先以及祈来年丰收等。

“古扎子”的祠礼必须用白色雄鸡,不能用其它替代。蟹螺尔苏藏族,自古以来都是用白鸡公祭祀。过去各家都喂养白鸡公,而且要自己留种,进行纯种交配。各家事先都需早做准备,哪家如果缺了白鸡公,必想方设法准备好。或者通过购买、相互调剂,均不讲价钱。除白鸡公以外,祠礼还有糯米糍粑、酒、腊肉、面粉、香杉枝等。

“古扎子”举行祭祀典礼的地点是在堡子的后山上,在山腰树林中。这里各姓人家都有各自的祭祀处。祭祀处都有一棵大树,大树根部竖立石神,尔苏人叫“觉”,坐南朝北,相当于汉族说的“灵位”。前沿坡上有平台,以便各家摆放石板献祭和燃香枝。此外,各家各户一般还在自家房子的一面山墙上(多在南面山墙)开一处“天门”,为设家祭之处。“天门”外伸出一块一尺见方的石板,上面设置有“觉”。“觉”上方墙上又伸出一三角形木框,用以插青冈树枝。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2)

过年:古扎子

“古扎子”的前一天是作准备,尔苏话称“郎格儿比”。今年是八月十二过年,十一这天即为“郎格儿比”。这一天上午人们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各家要准备净水。净水是山上泉水或溶洞口流出来的山水。背水要用木桶或老鹰罐、三耳罐,用长衫的腰带托住水桶的底部做成肩带背水。背回来的净水经过“萨巴”师傅念诵了之后,被称之为“节气水”,用于“古扎子”的各种清净仪式。

背水回来后,开始准备蒸糯米做糍粑。每家都要派一个女人到河坝上方的溪水里去洗簸箕,并在河边烧一笼烟。洗好簸箕之后要端着簸箕在烟上过一下,表示熏沐,得以清净。然后妇女们各自回家,蒸糯米、打糍粑。把糍粑舂黏后摊成巴掌宽的条块,取两条放在簸箕里面,再将簸箕放到堂屋“上把位”神龛所在的地方或摆放在一张桌子上,以备第二天拿上山。另外还要准备好猪油,是用来抹石神“觉”的。猪油是每年杀猪后裹好的油饼子,挂在通风处储藏起来的。如果没有猪油,也可以用酥油。要是猪油和酥油都没有的话,就准备绵羊的胸叉骨。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3)

这一天家里嫁出去的女儿、去上门的儿子等亲人,都要带着礼物(如酒之类)回来。晚上先行家祭,尔苏人叫“放山鸡”,杀一只白鸡公祭家神。这是每家人都要做的。各家先烧一笼香放在“天门”外石板上的瓦片里,再倒一杯酒敬在“天门”外石板上,等候“萨巴”挨家挨户地来主持仪式。“萨巴”来到家里,先持白鸡公拜四方,按东南西北顺序,依次每方拜三下。拜完后开始念经。念经毕即可宰杀白鸡公。

这时先由“萨巴”用树枝蘸净水和白酒轮流洒在鸡身上,再由主人家中的男人操刀在“天门”处宰杀白鸡公。将鸡血滴在自家的石神“觉”上,将鸡颈上的毛扯下蘸上鸡血贴到“觉”和青冈树枝上……然后,把鸡拿到厨房烫好、弄干净,取一点鸡肝放到簸箕里。鸡弄好后也放到簸箕里,鸡头要朝着上位摆放。所有明日要敬供的东西都放在簸箕里。此外,在神龛上还要敬一点糍粑,在香炉里烧上香。“萨巴”或“素尔”家还要展开案子(唐卡)挂在家里“上把位”一方的板壁上。

第二天即是 “古扎子”,也就是过年。各家各户都要集体到后山举行祭祖活动。一切礼仪由“萨巴”主持。活动从早上开始。人们早上起来把脸洗干净,吃完早饭。待太阳升起以后烧一笼香、倒一杯酒敬在神台上。然后将簸箕里的供品清理摆好,有鸡心、鸡肝、酒、两条糍粑、一块腊肉、一个鸡蛋、一碗糌粑面粉(或小麦面粉)及其它供品。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4)

祭祀也有相应的仪式。先在火笼里烧一把香叶子,待烟冒起时端起簸箕在烟上熏三转,一般是按逆时针方向转,熏完又放到桌上。然后将一把“香签”(即年生久的香杉树根部拨下的木片木签)放在石板或瓦块上,再在“香签”上放一点肥肉、核桃壳、鸡蛋壳等,堆成一堆点燃,待火燃起,将簸箕在上面绕三圈……祭祀和驱邪仪式结束后,将至中午,由一个人吹海螺发号,这是召集大家准备上山了。

上山祭祀限男性参加,妇女不能上山祭祀。各家各户的当家男人都把簸箕顶在头上,上山只能从祭坛左侧即从坡南面的路走。上山后献祭品时要依序排列,来得最早的排在最前面。祭品摆好后由“萨巴”主持敬白石神“觉”。先烧一笼香,敬一杯酒,割一点腊肉或用猪油去涂抹“觉”,再撒一点面粉在“觉”上面,边撒边念诵,大意是给山神、给祖先送东西来了。

此时,“萨巴”派人用刺笆柴在地上烧一笼烟,然后边摇铃铛(铃铛口朝天)边念诵;各家各户则端着簸箕,依长幼顺序按逆时针方向转向烟笼上熏一圈后回到原位。“萨巴”念完经后,各家依次把簸箕里的“香签”拿到“觉”下方石板上去烧,“香签”上要放所有的供品,这个过程称为“燃灯”。燃灯后大家都面向簸箕跪着,然后“萨巴”开始撒糌粑(或小麦)面粉在每个人的头上、身上,边撒边念,并祈求来年平安吉祥。接着是分糍粑:用刀将糍粑切成多份,要给新生的婴孩、新来的客人、12岁以下的小孩一人分一份,给当地头人分一份。能喝酒的就把带上山来的酒就地喝了。腊肉则要端回家去。

最后就由“萨巴”或老人领唱、众男子齐唱还山鸡节歌“觉里曼姆”,宣告山上祭祀活动结束。一路走一路唱,内容大意是:有了祖先才有我们后人,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有了我们,我们把吃的、穿的敬祖先一点,不应该忘了你们,请你们保佑我们有吃有喝,人财两发。下山时,老人走在后面唱歌,年轻男子顶着簸箕走在前面。

堡子里的女性都要到三岔路口等待,迎接下山的男人们。人们唱着《觉里曼姆》,男的唱,女的也唱。在三岔路口,老人留下,顶簸箕的男子先回家放簸箕然后再返回来。簸箕要放在顶楼,还需在菩萨柜上烧一笼檀香。簸箕放好后再不准任何人从簸箕上面跨过,除非把簸箕收起来才免除这个禁忌。男人放好簸箕后回到三岔路口,与大家一道继续下山。人们一路走一路唱,一直唱进堡子,唱到哪家,哪家就拿出一瓶酒、一个碗给大家敬酒。这样一直唱到集体活动场所锅庄广场,尔苏藏族叫做“罗作莫”。

广场上用三根木棍扎起一个三叉架子,上面放的瓦片上烧着香,三叉上还要挂一条糍粑和一块腊肉,三叉的下面放一罐坛坛酒。先由领唱的人用脚踢一块从河坝里捡的白石头,围绕三叉绕一圈,然后将石头踢到一边。接着,男女开始对歌,哪方唱赢哪方就获得三叉上的糍粑、腊肉。

唱完歌后大家集体喝坛坛酒。酒坛里插有一根竹竿,由头人或“萨巴”师傅一起开坛,一人开坛,一人撑酒竿子。开坛仪式毕,“萨巴”先喝,然后其余人按辈分高低、年龄大小的顺序喝酒。全堡子的人都参与。大家还一边喝酒,一边谈旧叙话。场坝里需要的东西如腊肉、糍粑、坛坛酒,都由各家凑钱准备。

第三天主要是开展各种竞技娱乐活动,比如跑马、射箭、打靶、摔跤、踢毽等,此外各家也请客喝酒吃饭。以前,跑马比赛是主要的活动,后来则越来越少。据说,赛马是为了向本堡子的祖先证明后人没有给祖先丢脸,还能赛马跑马。这一天晚上还有一些传统娱乐活动,女孩爱玩踢毽子比赛,毽子羽毛是用敬山神的白鸡公羽毛做成的。比赛赢家喝酒,输家给赢家买酒。此外,也还有一些其他传统游戏。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5)

跳大神:戏剧活化石

“还山鸡节”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即“跳大神”,尔苏藏族叫做“井井呷”。表演时五个人脸上抹满面粉灰。第一个头戴法冠,左手紧握一只系有长长红飘带的羚羊角,右手拿一支家传的古老的人脚骨号,边唱边跳,从通道进入会场;第二个同样头戴法冠,身着法袍,双手击打着一对法螺,紧随其后;其余三人使用羊皮鼓和法铃,依次进入。他们不停地击打着手中的法器,舞蹈动作夸张,无非是乞求神灵保佑。

石棉蟹螺堡子好玩吗(尔苏藏族还山鸡节)(6)

接着是“驱厉鬼”的宗教舞,尔苏叫做“米贝儿”。表演中由一人领头,肩背一个破破烂烂的背篼,手拿拐杖,第二个双手端着一个装满垃圾的簸箕随后,最后一人手持利刃断后,三个人走进场子后,第一个背着背篼,步态蹒跚,一步一摇,好似背着一座沉重的大山;最后一个不时高高举起手中的斧头,仿佛用尽全身的力气,一次次向背篼象征性地砍去;一阵让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巫舞结束后,一人飞快跑入场地中将三叉木一把抓起飞奔到场坝边,用力抛入山谷之中。表示村民们最终战胜了“厉鬼”,并将它远远驱赶出了堡子。

尔苏藏族的“跳大神”“驱厉鬼”,专家们认为这是一种巫舞(巫戏),与我国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尔苏人的巫戏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演艺人员,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还有与宗教器物无关的日常生活器物等。它与纯巫术性质的巫舞有所不同,与戏剧性较强的傩戏相比情节上又更简单原始,演出时间也更短。专家们由此认为,尔苏人的巫戏可能是傩舞(傩戏)向中国传统戏剧演变进程中的一块“活化石”。神秘的尔苏藏族及其文化正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