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文武双全、头脑灵活的戴笠由于表现出色,升职速度堪称火箭。1942年,年仅28岁的戴笠就已成为军统少将,可谓是前途无限。余乐醒是个地下党成员,一直试图将沈醉往共产主义道路上引导。但沈醉进入军统后,却受到了戴笠的重用,逐渐成为军统骨干,因此与姐夫也渐行渐远。能想到这颇具诗情的名字,说明沈醉母亲是一个才女。沈醉母亲除了教授文化知识,还请了一位拳脚师傅教沈醉武术。因此在长大后,沈醉成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这为他将来在军统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沈醉在18岁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后,就投奔了在上海军统工作的姐夫余乐醒。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

在国民党高层人物回忆录中,沈醉的回忆录最为独特也最为有趣。

而作为军统三剑客之一,沈醉在被特赦后不但连任全国政协委员,还能在晚年享受高级领导待遇,其小女儿也成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而这些风光和趣事的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涩。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2)

文武双全的特务

沈醉从小由母亲带大,而沈醉之名也是由她所取。此名取自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能想到这颇具诗情的名字,说明沈醉母亲是一个才女。沈醉母亲除了教授文化知识,还请了一位拳脚师傅教沈醉武术。

因此在长大后,沈醉成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这为他将来在军统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3)

沈醉在18岁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后,就投奔了在上海军统工作的姐夫余乐醒。

余乐醒是个地下党成员,一直试图将沈醉往共产主义道路上引导。但沈醉进入军统后,却受到了戴笠的重用,逐渐成为军统骨干,因此与姐夫也渐行渐远。

文武双全、头脑灵活的戴笠由于表现出色,升职速度堪称火箭。1942年,年仅28岁的戴笠就已成为军统少将,可谓是前途无限。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4)

沈醉曾与莫耶有过一段情

在仕途上风光无限的沈醉,在情场上也颇有故事。沈醉的第一任妻子名为陈淑媛,笔名为白云。

当时沈醉为刺探进步作家们的情报,以“陈仓”为名与她交往,两人同居后还生下一个儿子。

然而白云追求进步,多次要求丈夫与自己前往延安,这引起了戴笠的警觉。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5)

为了保护妻子,沈醉要求白云辞去工作当家庭主妇,遭到了白云的拒绝,夫妻俩由此分道扬镳。

白云后来不辞而别前往延安,之后白云改用莫耶作为笔名,还写下著名的《延安颂》。

沈醉对此一直不知,直到白云在八十年代去世后,沈醉才从报纸上得知了著名作家莫耶就是白云。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6)

被时代拆散的恩爱夫妻

沈醉的第一任正式妻子名为粟燕萍,此女出身名门,祖父曾任北洋政府外交副部长。

粟燕萍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在毕业后被调入军统。在军统训练营中,沈醉担任她的教官。

由于是长沙老乡,两人很快熟络起来。在一次任务中,粟燕萍不慎落水,沈醉不顾危险相救,此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

结婚后,沈醉粟燕萍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两人接连生下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结婚十多年后,沈醉对妻子的爱一直不变。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7)

沈醉如果出差在外,还会经常写诗寄给妻子,以表达思念之情。这对沉浸于爱情的夫妻没有想到,两人不仅将会在有生之年分开,还会再组建新的家庭。戴笠因故去世后,沈醉失去了靠山。

在解放战争后期,他被毛人凤算计,被任命为云南省保密局站长。为了安抚沈醉,还给他安上了中将游击司令、云南专员公署主任等职衔。

虽然当时蒋介石等顽固派依然试图进行最后的抵抗,但沈醉看到国民党上下人心浮动,丢掉大陆是迟早的问题。

为了家人安全,沈醉在去云南之前将财产变卖,将家人和财产托付给老部下,让他们先去香港。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8)

功德林让沈醉洗心革面

安顿好家人后,明白国民党大势已去的沈醉准备发动起义,他还在起义文件上了签了字。

然而卢汉认为沈醉的特务身份始终是个麻烦,因此提前把他羁押。

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沈醉的起义之举没有被人所知,所以他被当成顽固分子被关入功德林监狱。

入狱后,沈醉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行难以原谅,他预计自己可能会被判死刑。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9)

如果是常人想到这样的结果,都会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沈醉生性开朗豁达,在想通之后,他反而放下了思想负担,服从安排,积极接受改造。

作为著名的大特务,沈醉的确做了不少坏事,但都是因为任务要求如此。沈醉也救下了一些共产党员,这说明他还是有善念的人。

而不是像毛人凤那样,为了功名利禄,对残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有着嗜血般的冲动。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0)

家人一度陷入绝境

而就在沈醉接受改造期间,他的家人却过着凄惨的日子。沈醉托付的老部下并不厚道,到香港后,此人抛下沈醉家人,自己带着钱去了海外。

这让沈醉家人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在此后的日子中,粟燕萍只能靠变卖首饰,带着母亲与孩子在香港艰难度日。

由于沈醉迟迟没有消息,粟燕萍也深知自己难以维持几个孩子的生存,因此将有精神障碍的大女儿与仅三岁的小女儿沈美娟送回大陆,去投奔长沙亲戚家,顺便打探父亲沈醉的消息。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1)

到长沙后,粟燕萍的弟弟负责照顾姐弟俩。

粟燕萍的弟弟很快因为参与过特务工作被抓起来,知道此消息后,平常都对国民党大员沈醉阿谀奉承的亲戚们都对两姐妹敬而远之,两姐妹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流浪街头要饭。

在流浪过程中,沈醉的大女儿很快因为疾病而死。由于担心沈美娟,粟燕萍父亲的哥哥(沈美娟称为伯外公)担起了责任,把沈美娟领回了家。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2)

为了养活沈美娟,他不顾年纪已大,经常去做苦力。

在沈美娟长大的过程中,亲戚从香港传不断回坏消息,因为香港报纸宣传沈醉已死,而母亲也和亲戚们失去了联络。

父亲去世母亲失去消息,兄弟姐妹都远在他乡,这让年幼的沈美娟感到十分失落,她就是在这种孤独而失落的心境中慢慢长大。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3)

特赦后父女终团聚 恩爱夫妻却无缘再续

1959年,由于思想积极,行为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特赦一批战犯。在首批特赦名单中,沈醉名列其中。

当时沈美娟已经步入花季,当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时,沈美娟和伯外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父亲还活在人世的惊喜,还有自己从小到大的遭遇,这些情绪夹在一起,让沈美娟的眼泪不自觉地从眼角流出。

出狱后的沈醉与国民党划清界限,积极参与建设工作。政府为沈醉提供了工作,还送给他一笔路费让他寻找家人。

当时沈醉第一反应是去深圳寻找在香港的家人,因此他一出狱,就跟朋友们四处打听家人的下落。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4)

让沈醉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收到了小女儿沈美娟的来信,当得知小女儿人在长沙时,沈醉激动地哭了出来,他马上回信并附上路费,让小女儿来北京与自己团圆。

父女团圆后,沈醉托朋友找到了粟燕萍的地址,并给粟燕萍写信要求她带孩子回北京团圆。

当时沈醉并不知道粟燕萍已经再婚,因此他对这封信抱着极大的期待。粟燕萍当时已经改嫁,只能在回信中拒绝了他,并要他好好生活。

沈醉并未死心,连续写了多封信,坚持让粟燕萍回来,自己还跑去深圳接她,然而这些信犹如石沉大海。在深圳苦等许久后,沈醉也只能失望而归。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5)

父女相依为命

回京后,沈醉才从朋友口中得知,粟燕萍早已被迫改嫁的事实。知道此事后,沈醉伤心欲绝,很长时间才接受这个现实。

在此之后,沈醉和沈美娟相依为命。因为觉得亏欠女儿,沈醉把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

做饭、扫地、缝衣服等工作,沈醉一并包下,看着父亲一副“家庭主夫”的模样,沈美娟不禁怀疑,当初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特务是否真的是父亲。

在沈美娟上高中时,小说《红岩》正在全国引起热议。沈美娟作为在红旗下长大的孩子,也十分喜爱这部小说。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6)

小说中一位“严醉”的特务,就是以沈醉为原型创作的。为此沈美娟没少受同学们的白眼,甚至连几个最好的朋友都跟她绝交了。

除了遭同学白眼,沈美娟的共青团资格也被取消,上大学的资格也失去了。接连不断的打击,让沈美娟非常伤心,她向爸爸哭诉。

沈醉爱怜地抚摸着沈美娟的头发说:“我的确无可奈何,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有趣的是,在《红岩》出版时,沈醉还去书店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买了三本。

然后把其中两本书寄给了尚在服刑,同为“军统三剑客”的徐远举和周养浩。沈醉的阔达,由此可见一般。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7)

继母对沈美娟颇为刻薄

随着沈美娟日渐长大,沈醉也逐渐衰老下去。沈美娟发现父亲依然会暗自伤心,她明白父亲还是忘不了母亲粟燕萍,为了父亲的下半生,她开始劝父亲再找一个老伴。

在沈美娟的劝说下,沈醉与一位名为杜雪洁的大龄姑娘结了婚。

杜雪洁结婚后,对沈醉父女的感情十分妒忌,如果看到父女亲密交谈的样子,她就会黑着脸摔东西,弄得家里的气氛非常不好。在吃饭时,只要沈美娟吃多了,杜雪洁都会瞪着她。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8)

在这种情况下,沈美娟虽然委屈,但为了父亲的幸福,她选择了忍耐。因为她认为自己只要忍到出去工作自立了,一切都会变好。

1965年,沈美娟加入建设兵团工作,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沈醉时,沈醉虽然不舍,却也明白这是对女儿最好的选择。

因为女儿从小到大吃过的苦,沈醉其实非常难过,但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19)

苦尽甘来 父女俩终于扬眉吐气

在条件艰苦的大西北,沈美娟每天都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吃住条件只能用简陋形容。

即使如此,沈美娟却很满足,因为她不用每天都遭受白眼,也没有什么人对她有成见。在大西北的五年里,沈美娟成为了一个朴实的劳动者。

在改革开放那年(197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人员在档案里发现了沈醉签过名的投降命令。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20)

这份文件一出,沈醉的当年起义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在经过党和政府核实后,给予沈醉起义将领的称号及副部级待遇,还向沈醉发放了一笔丰厚的抚恤金。

进入八十年代后,沈醉被选为政协委员,沈美娟与家人也回到北京工作,在文史资料出版社当资料员。

在工作之余,沈美娟进入北京广播大学学习,算是圆了自己没进大学的遗憾。毕业后,沈美娟担任中国文史出版社编辑,成为了一名作家。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21)

在港期间与特务斗智斗勇

七十年代末,沈醉和沈美娟被组织安排前往香港探亲。经历三十年的分离后,沈醉的前妻与儿女也知道了沈醉的情况,纷纷来到香港与父亲和小妹相聚。

见面之后,大家彼此诉说着各自的经历。在相聚期间,粟燕萍和其他儿女了解到大陆当时的经济情况后,就劝沈醉定居香港。

面对家人的建议,沈醉和沈美娟笑着拒绝了。彼时大陆的经济条件虽不如香港,两人却看到了正在腾飞的中国,他们相信祖国很快就重新富裕起来。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22)

沈醉到香港探亲,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在港期间,国民党方面不断派以前军统和保密局的老同事前来游说,他们以高官厚禄为条件,希望沈醉公开发表一些不良言论,然后与大陆断绝关系。

面对这种要求,沈醉断然拒绝。失败后的国民党特务机构气急败坏,他们开始在香港报纸上公然攻击沈醉和沈美娟,还派出许多人跟踪沈醉。

国民党的此等伎俩,都是沈醉当年玩过的招数,沈醉将这些伎俩破解后,安然回到了大陆。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23)

沈醉安享晚年 女儿成了大作家

晚年的沈醉将主要精力放在撰写回忆录上面,沈美娟则是父亲最主要的助手。

父女俩一共写出了《我这三十年》《魔窟生涯》等著作,为人们研究和了解国民党特务机构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在党和政府的照顾下,沈醉的晚年十分幸福。沈醉在70岁时仍能徒手剥开杏仁壳,也能用手杖制服小偷,可见其身体之硬朗。1996年2月,沈醉因病去世,享年82岁。

特务头子沈醉为什么二次入狱(1960年沈醉被特赦后)(24)

沈美娟在1995年正式从文史出版社退休,退休后沈美娟与家人生活在香港。如今的沈美娟是知名作家,她的文章经常在各大报刊出现。

沈醉与女儿在大陆经历了许多磨难,也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了诱惑,但他们却依然对党和国家充满了信心,沈醉父女的爱国之情值得我们赞赏。他们那份荣辱不惊的豁达心态,更值得我们学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