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热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你真的会计算食物热量吗 先来看这几点
食物的热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你真的会计算食物热量吗 先来看这几点相信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放满石头的杯子,还能继续盛下沙子和水的鸡汤,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同样是草莓,如果你把草莓直接用杯子称量,可能「1杯」草莓只有10个左右;如果你把草莓切片,1杯草莓就变成了12-15个;如果你把草莓榨汁,1杯草莓可能变成了20个。这是因为,一来量杯的生产流程并没有什么规范,不同杯子的形状不会完全相同;更重要的是,食物的形状,对于它的体积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不留神,很容易以为这整包的薯片热量只有149大卡,而一般超市里卖的薯片,基本1大包里都含有3-4份,也就是400-600大卡的热量。这么一错,就直接少记录了65-75%的热量,也难怪很多人觉得自己「吃的不多」却瘦不下来了。另一个容易出误差的方式,是使用体积测量。在很多食谱中,你可能会看到使用「杯(Cup)」作为热量单位,比如下图中的燕麦片,标记的是140大卡/半杯(39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用体积测量的方式,其实误差
当然,称熟重并不是不可以,但是误差会非常大,因为你没法保证每次烹饪的时间、温度、食物吸收或者失去的水分都是一模一样的。比如同样是米,糙米就比精米吸收的水分要少很多,熟重造成的误差也会更大。
2、请看清单位,厨房秤是你的好伙伴
同样是在加工、烹饪前进行称重,不同的单位,还有不同的讲究。
比如,超市里卖的很多零食,会使用1份(1 serving)来作为热量单位,比如下图这份薯片,标出的热量就是619千焦(149大卡)每份,而每份的重量只有30克:
如果不留神,很容易以为这整包的薯片热量只有149大卡,而一般超市里卖的薯片,基本1大包里都含有3-4份,也就是400-600大卡的热量。这么一错,就直接少记录了65-75%的热量,也难怪很多人觉得自己「吃的不多」却瘦不下来了。
另一个容易出误差的方式,是使用体积测量。在很多食谱中,你可能会看到使用「杯(Cup)」作为热量单位,比如下图中的燕麦片,标记的是140大卡/半杯(39克):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用体积测量的方式,其实误差非常大。如果你换一个杯子来测量同样「半杯」燕麦,重量可能会在30-50克之间浮动不等。
这是因为,一来量杯的生产流程并没有什么规范,不同杯子的形状不会完全相同;更重要的是,食物的形状,对于它的体积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放满石头的杯子,还能继续盛下沙子和水的鸡汤,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同样是草莓,如果你把草莓直接用杯子称量,可能「1杯」草莓只有10个左右;如果你把草莓切片,1杯草莓就变成了12-15个;如果你把草莓榨汁,1杯草莓可能变成了20个。
这样做,误差可能会达到100%之多。
所以,最精确的方式, 是统一使用重量作为单位来称重:知道某种食物每100克的热量之后,再用厨房秤称量你食用的量,进行简单计算就可以了。不要依赖什么每份、每杯、每块、每个……的单位,因为它们的误差都会非常大。
3、别对估测太自信,不要再自己骗自己了
首先,如果你实在太懒,连厨房秤都不想用的话,最好还是放弃计算热量吧,因为除非有着多年的经验,目测热量是不可能准确的。尤其是外食的时候,多加一勺橄榄油、一份芝士、用脂肪含量更高的肉、用大一号的牛油果……从肉眼上根本就看不出任何区别,而结果可能相差数百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