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病毒性脑炎核磁影像(热带念珠菌性脑膜脑炎)

病毒性脑炎核磁影像(热带念珠菌性脑膜脑炎)图2患者接受三联抗真菌(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和氟胞嘧啶)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复查颅脑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图2)。患者未接受任何免疫抑制治疗。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有一个非常大的不规则病灶,具有占位性效应,硬脑膜明显增厚。增强MRI显示右侧颞部硬脑膜、软脑膜和天幕增厚延续至右侧乳突(图1)。血清和CSF中共送检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15份,抗NMDAR抗体阳性,脑脊液滴度1:320,血清滴度1:100,脑脊液抗AMPAR1抗体1:1阳性。CSF新一代测序技术检测热带念珠菌阳性。图1A,冠状位FLAIR图像显示广泛的高信号区域伴右侧脑室受压。B、MRI冠状位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及软脑膜不均匀强化。箭头表示冠状位T1加权增强扫描右侧增厚的脑膜延伸至乳突。

病毒性脑炎核磁影像(热带念珠菌性脑膜脑炎)(1)

念珠菌性脑膜脑炎以前很少见,但在过去几年中患病率有所增加。本文便介绍了一例感染热带念珠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该病例在住院期间接受三联抗真菌治疗1个月后,其症状明显缓解。通过了解这个病例的磁共振成像特征,相信神经科医生在评估此类患者时,可以意识到这一诊断。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66岁女性,突发间歇性幻觉和胡言乱语

患者女,66岁,既往有高血压,因出现2个月进行性右耳疼痛和头痛,无发热,左侧肢体轻度无力2周,间歇性幻觉和胡言乱语1周就诊。体格检查时,患者有左旋前肌偏移,其余检查结果无异常。

该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为42mm/h(正常为<20mm/h),C反应蛋白水平为25mg/L(正常为<10mg/L),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为6.8%(正常为4.3%-6.1%)。血清学检测结果IgG4、HIV、梅毒、肺结核、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无异常。脑脊液(CSF)检测未发现明显异常。右耳内镜检查时无明显外耳道感染。颞骨CT扫描示:中耳炎,乳突炎,右耳局部骨质破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确诊为2型糖尿病。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有一个非常大的不规则病灶,具有占位性效应,硬脑膜明显增厚。增强MRI显示右侧颞部硬脑膜、软脑膜和天幕增厚延续至右侧乳突(图1)。血清和CSF中共送检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15份,抗NMDAR抗体阳性,脑脊液滴度1:320,血清滴度1:100,脑脊液抗AMPAR1抗体1:1阳性。CSF新一代测序技术检测热带念珠菌阳性。

病毒性脑炎核磁影像(热带念珠菌性脑膜脑炎)(2)

图1

A,冠状位FLAIR图像显示广泛的高信号区域伴右侧脑室受压。B、MRI冠状位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及软脑膜不均匀强化。箭头表示冠状位T1加权增强扫描右侧增厚的脑膜延伸至乳突。

患者接受三联抗真菌(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和氟胞嘧啶)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复查颅脑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图2)。患者未接受任何免疫抑制治疗。

病毒性脑炎核磁影像(热带念珠菌性脑膜脑炎)(3)

图2

A、抗真菌治疗1个月后脑部病灶明显缩小。B、硬脑膜或软脑膜的病理性增厚分别明显减轻或几乎消失。

讨论

颅内热带念珠菌感染通常出现在免疫功能低下、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有神经外科干预史的患者身上。在本病例中,该病原体源于乳突感染,神经影像学证实了乳突炎导致脑损伤扩展并伴有局部骨破坏。

虽然患者血清和CSF抗NMDAR抗体阳性,但该患者未表现出典型的NMDAR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症状,故未诊断为抗NMDAR自身免疫性脑炎。目前,对于颅内热带念珠菌感染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三联抗真菌治疗1个月,出院后继续服用氟康唑、氟胞嘧啶两种抗真菌药物1个月。随访1年,预后良好。

本文首次报道了热带念珠菌性脑膜脑炎的MRI特征,包括脑实质的巨大病变以及硬脑膜和软脑膜增厚。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发现病原体的过程中发挥了快速和精确的作用,并最终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预后。

医脉通编译自:Tang X Xu Y Qiu 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of Tropical Candidal Meningoencephalitis.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8 2022. doi:10.1001/jamaneurol.2021.494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