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万吨油轮沉没:39年前 国产万吨油轮在黄海爆炸 沉没前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

万吨油轮沉没:39年前 国产万吨油轮在黄海爆炸 沉没前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没办法了,为了不让船员们同归于尽,政委果断地作出决定:放弃油轮!更可怕的是,一阵接一阵地爆炸,把船体炸出一个个大洞,海水乘虚而入,不停地往里面倒灌,舱内积水越来越多,船体失去平衡,开始向左前方倾斜,眼看就要沉没。一阵高过一阵的爆炸,并没有让船员们退缩,他们也豁了出去,临危不惧,前仆后继,拿起灭火器和消防水龙冲向火源。可是因为船舱里都是易燃品,海面上又刮起大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大火冲天,达到了百余米高。在这等凶猛的大火面前,灭火器和消防水龙就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大家不但没有扑灭大火,反而在浓烟中纷纷倒下,不是因吸入有害气体中毒窒息,就是被烈火烧成重伤。

见此情景,大部分船员呆若木鸡,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几位年长的船员不失沉着冷静,他们拎起灭火器向冒火的地方冲去。

可是当他们刚刚将灭火器对准火源,进行操作的时候,发生了更为猛烈的爆炸,生成的一片火海将他们立即吞没。

一时间舱盖横飞,四下都是玻璃金属的碎片。

正在奋不顾身指挥灭火的船长、大副、二副相继倒下,前后甲板都冒起滚滚浓烟。

一阵高过一阵的爆炸,并没有让船员们退缩,他们也豁了出去,临危不惧,前仆后继,拿起灭火器和消防水龙冲向火源。

可是因为船舱里都是易燃品,海面上又刮起大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大火冲天,达到了百余米高。

在这等凶猛的大火面前,灭火器和消防水龙就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大家不但没有扑灭大火,反而在浓烟中纷纷倒下,不是因吸入有害气体中毒窒息,就是被烈火烧成重伤。

更可怕的是,一阵接一阵地爆炸,把船体炸出一个个大洞,海水乘虚而入,不停地往里面倒灌,舱内积水越来越多,船体失去平衡,开始向左前方倾斜,眼看就要沉没。

万吨油轮沉没:39年前 国产万吨油轮在黄海爆炸 沉没前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1)

没办法了,为了不让船员们同归于尽,政委果断地作出决定:放弃油轮!

尽管他从油轮建成的第一天起就上了油轮,它陪自己走过7个春秋,度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但他没有第二种选择。

他向船员大声喊道:“同志们,船要沉了,快释放救生设备,下海逃生……”

船员们听了也非常不舍,眼泪汪汪地准备撤退,这时,更加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船体倾斜严重,救生艇根本无法解下。

已经释放出去的两只救生筏,有一只救生筏盖根本就打不开,无法充气,不能使用;另一只气筏入水后,被大浪冲翻,上面的人随即落水。

40分钟后,轮船徐徐下沉,海水漫过了船身,淹没了船楼。

万吨油轮沉没:39年前 国产万吨油轮在黄海爆炸 沉没前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2)

这时候,还有很多船员没有来得及离开,他们跟自己心爱的油轮一起沉入大海。

11时20分,“大庆53”号沉没在山东省荣成县石岛东南35海里处。

随即赶到的辽宁长海县海洋公社6245、6246渔船在海面上对落水船员进行了奋力相救,从水中救起26名船员,剩下的23名船员中,有18人遇难,5名船员失踪。

油轮爆炸沉没后,不仅会严重影响航道,还造成了大范围的海洋污染。

事故发生后,海外不良媒体捕风捉影,造谣说是油轮上有人企图叛逃,船长制止,叛逃者引爆了炸弹。

对此消息,我官方不予置评。在事故发生后,交通部、上海海运局和公安部迅速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了缜密调查。

经过40多天的调查,事故真相终于查清:

“大庆53”号中央楼被大火以及引起的爆炸烧毁、炸毁。

油舱舷板、底部及甲板30余处被炸出大洞,最大洞长8.40米、宽0.56米。

此外,还有12道横舱壁、4道纵椎壁倒塌、变形。

万吨油轮沉没:39年前 国产万吨油轮在黄海爆炸 沉没前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3)

为什么会在焊接中会起火?

原来,水蒸汽冲洗管连接着污水管,污水管内壁附着很多残油和中5货油舱相通,所以焊接的时候非常危险。

正因为如此,按照规定,在焊接前一定要先走两个程序,一是要对污水管进行测爆和认真检查,二是要关闭污水管的两只截止阀。

只有这样,在焊接的时候,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电焊工一没有进行测爆和认真检查,二没有关闭污水管上的两只截止阀。打开管道放污水时,在虹吸和负压作用下,中5货油舱可燃气大量进入管内,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

这些气体遇到电焊的高温和火花之后,瞬间被引爆点燃,产生了热能和巨大的冲击波,继而又引发了中5货油舱、泵舱和其它货油舱一波接一波更为猛烈的爆炸。

最后调查组以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影像资料表明,事故原因是该轮明火作业引起的一起严重的责任性事故。

归结起来就是船舶动火制度管理不严,违章作业情况严重。

按照交通部油轮防火、防爆规则,如果在船上进行电焊,必须经轮机长同意、再由船长批准,而且必须在机舱电焊间才能进行。

痛定思痛,据调查了解,该轮违章进行电焊操作,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仅从1982年1月到5月发生爆炸事故前,违章电焊就有12次之多。

万吨油轮沉没:39年前 国产万吨油轮在黄海爆炸 沉没前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4)

当违章操作已经成为习惯,概率一定会伴随着灾难降临,轮机长、大管轮未经船长批准擅自电焊,最终酿成船沉人亡的惨剧。

另外,该轮无视规章制度,随意增设管系,在设备方面,也埋有严重事故隐患。

早在出厂时,为防止污染、便于排放机舱污油水,公司主管部门不经过申请,就擅自加装了一条从机舱通向货油舱的污水管。

1977年,船舶检验部门在发布的《钢质海船建造规范》中有明文规定,货油舱与机舱之间务必要设隔离舱,管路必须相互独立。

1978年底,该轮在维修时,未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在机舱和中5货油舱之间擅自加装了污水管路,虽设有两只截止阀,但它们距离机舱太远,而且很少关闭,处于常开放状态,安全功能几乎形同虚设。

这就致使机舱与货油舱相互沟通,为日后的重大事故埋下了巨大隐患。一旦条件具备,这根污水管就起到了引爆的“导火线”作用。

还有一点,在火灾和爆炸刚刚发生后,船舶的领导者们没有镇定自若,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积极施救。船只在沉没前,甚至连求救信号“SOS”都没有来得及发出。

万吨油轮沉没:39年前 国产万吨油轮在黄海爆炸 沉没前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