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一只垃圾桶装得再满,散发酵出来的也是臭气,而不会酿造出飘香的美酒。”“百货商场橱窗里的木头模特,身上披上再多再华丽的衣衫,也只是一段没有生命的木头。它们没有面孔,缺少五官,肢体僵硬,永远只会摆出一种僵硬的姿势。小学语文的低劣课文,就是这种没有面孔的木头。”至于“好句”,是因为其内容好还是表达好,其无论多好,一旦失去语境也就了无价值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摘抄和记诵这样的“好词好句”对今后的读写思意义在哪里?如果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了他人的“好词好句”,即使贴切,也就是增加了自己文章的一点“文学底色”,或者“文化底蕴”。一篇好作品的最基本要素,不是“好词好句”,而是作家的独特思想和情感。真正的好文章,还是要自己琢磨,用自己合适的表达去记录见闻或者发表意见。我们说一篇文章好,一定不是因为它用了哪个好词或者用了哪个好句,而是因为其能传递信息,能够表情达意,把某些所谓“好词好句”去掉,也不至于釜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1)

这里的叶开,并非古龙笔下的一位大侠,而是一位如假包换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不过,正如古龙笔下,已经是“人外的人,天外的天”的机敏睿智、放荡不羁、幽默风趣、懂得自我欣赏、富有正义感、充满仁慈博爱之心、代表人性的光明的“叶开”一样,此叶开因为女儿的语文教育,开始“插足”现在的基础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都应该回炉》《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语文教育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智慧》《语文教育之痛: 一条严格运行的废品生产流水线》等各篇作品如同“小李飞刀”一样,直插现行语文教育乱相,令无数所谓的“语文人”如鲠在喉,而因其言行、著述的受益者则包括许多痛定思痛的语文教师、学生家长,和更多挣脱了恶俗语文樊篱的孩子们……

最近,叶开先生又写下了一篇文章,直陈只知道让孩子摘抄和记诵“好词好句”,这一最具大陆特色的语文教育的“死板”“懒政”“不变革”……这篇题为《 你还在让孩子摘抄“好词好句”吗?》的文章如是写到: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2)

“中小学生在这种死板的语文教育逻辑下,变成了可怜的词语垃圾收集者。他们每天忙于寻找散落在地上的词语碎片,把枯枝败叶扫到作业本这个垃圾筐里,为变成收集词语的垃圾大王而白费工夫,而不去好好阅读前人的杰作,体味其中的独特文学魅力,也不去学习观察、欣赏、体味生机盎然的树木,去感受这些自然万物婆娑、高洁、挺拔之美。一个孩子的健康心灵,需要从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培养。只有丰沛的精神和敏锐的趣味,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词语身上的光彩。”

什么是好词好句,四字词语就是好词吗?一个词的好与不好,不该放在句段里才“显山显水”吗?一个孤零零的词怎么证明它是好还是不好?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3)

至于“好句”,是因为其内容好还是表达好,其无论多好,一旦失去语境也就了无价值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摘抄和记诵这样的“好词好句”对今后的读写思意义在哪里?如果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了他人的“好词好句”,即使贴切,也就是增加了自己文章的一点“文学底色”,或者“文化底蕴”。一篇好作品的最基本要素,不是“好词好句”,而是作家的独特思想和情感。真正的好文章,还是要自己琢磨,用自己合适的表达去记录见闻或者发表意见。我们说一篇文章好,一定不是因为它用了哪个好词或者用了哪个好句,而是因为其能传递信息,能够表情达意,把某些所谓“好词好句”去掉,也不至于釜底抽薪,,文章是胜在整体,而局部的“好词好句”,不过“锦上添花”。

从文中几处会被“好词好句”偏爱者偏爱的比喻句中,足以看出叶开老师对“好词好句”的警惕和鄙弃: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4)

“无论多少堆落叶,都代表不了一棵树。无论收集多少“好词好句”,也难以写出一篇好作品。”

“百货商场橱窗里的木头模特,身上披上再多再华丽的衣衫,也只是一段没有生命的木头。它们没有面孔,缺少五官,肢体僵硬,永远只会摆出一种僵硬的姿势。小学语文的低劣课文,就是这种没有面孔的木头。”

“一只垃圾桶装得再满,散发酵出来的也是臭气,而不会酿造出飘香的美酒。”

好作家,能运用貌似普通的词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趣味表达出来,使这些词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就是说,真正的“好词好句”,也只是寻常词句,不过是用在了合适的地方,不过是作家会使用而已。任何一个用心学习阅读写作的孩子,也能够掌握这种词句的“点金术”。

在文章中,叶开老师特意提到了被许多语文教育者奉为“好词好句”“集中营”的《荷塘月色》。在叶开看来,文章开头就极“平淡”,无奇特的词语——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5)

“我仔细地排查了整篇文章,成语寥寥,“好词好句”无踪,换成中小学生的作文要求,大概只能勉强合格。文章里那几段著名的“好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句子拆开成单词单独来看,并无特殊之处。其中的“微风、渺茫、和谐”等词,实在算不上特别的“好词好句”。它们只是被作家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准确传神地表达出那一刻的细微感受,才形成了整段的“好句”。这“好句”,也必须融合到整篇文章营造出来的特殊气息里,才有价值。”

“条分缕析”完毕之后,叶开又特意提到——

“朱自清是一名有追求的散文大家,他在行文中,精心择取情感色彩很淡,语气相对平和的中性词语,尽量排除华丽、高亢的词语,营造一种内敛的气氛:不偏倚、不渲染、不煽情、不造作,不激进,不颓丧。这是一位审美个性卓绝的文学家,他因为不随流俗,不入媚语,不喊口号,他的作品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既然使用“好词好句”是“做作”“随流俗”,那为什么摘抄和记诵“好词好句”反而在现在的语文教育中大行其道呢?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6)

一方面一个是教材和教参编写者的嗜好所致,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人都摘抄”。日常的语文教育中,“语文”侧重于“语”,而无关乎“文”,其“机械论”“工具论”的思维,寻找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大意的方式,不知屠宰肢解了多少无辜的作品。这种“教育”进行得越久,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经过多年的机械训练,脑袋里塞满了成千的“好词好句”,却写不出一篇稍微有点真情实感的文章。一九七八年以后,大陆文学界里有点成就的作家,很多都是语文学这种教育进行了五十年,我们可怜的中小学生,经过多年的机械训练,长大成人之后,“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欣赏能力,脑袋里装满了词语的垃圾,内心里凝结着几小块麻木的情感。他们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过着浑浑噩噩的熏肠人生。对自己、对情感、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他们都几乎一无所知,而患上了失语症。只有当今网络疯狂流行的缩略符号,聊天工具上的各种怪词串词,人与人之间的陌生“雷”词,才是对他们封闭已久的蒙尘心灵的最大解放。”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7)

另一方面是教师们的“懒政”,因为“好词好句”这样的“教”与“学”最好实践,最易操作,最不显示教师读写思方面的匮乏。换言之,这种大工厂、流水线一样的教学内容,让每个老师都不至于露怯,而又得心应手。

但是,就像王栋生老师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的那样,各位语文老师:

“我们不能总是在蒙昧中混下去,因为未来会清算我们的平庸。也许我们所做的,只是要告诉未来:我们这一代教师努力过。”

要努力,就必须知晓专注于搜集“好词好句”的教学,是典型的杀鸡取卵的教学。其后果,叶开老师有这样令人印象的比喻:

“就像是把一头美丽的驯鹿杀死,剁成碎片,然后让学生们来围观鉴赏这些肉块。好的作品,不会堆砌“好词好句”。欣赏一篇作品,就要用心地取感受其整体的品格,凌迟肢解,只能得到片鳞只爪。”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8)

既然“好词好句”的教与学,不过是语文教育的“穷途末路”,那取而代之的方法,自然就是引领广大学子,在经典的、多样的,类似于“一眼温润深泉,清澈甘甜的活水持续涌现”的语言作品和文学作品里自由“涵泳”。

这样的涵泳多起来了,那不断阅读、不断表达的良性语文学习过程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在阅读中感受优秀作品的特殊趣味,便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就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大量的阅读又可以提升学子们的视野,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情怀,这样的良性循环之后,学生的语文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叶开老师特意举例说: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9)

“一九七八年以后,大陆文学界里有点成就的作家,很多都是语文学习的差等生——他们的文学感受和阅读训练,是从阅读跟课文毫无关系的“闲书”开始的,他们的写作学习模式,大多数是自学成才。”

为此,叶开老师特意为中小学生准备了类似于《这才是我想要的语文书》这样的“饕餮盛宴”。他还在每篇文章后面专门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或交代背景,或介绍情节,或延展阅读等等。他认为,这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一件事,学会有意识地选择写作题材,掌握富于个性的表达方式,尝试主动提问并独立思考,学会观察表达自己眼中的独特风景……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无独就必然有偶。就在刚刚启动的“四川省第七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启动仪式上,著名作家阿来在主题发言中,一方面也强调了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他认为: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10)

“语文教学还是最最重要的。通过语言文字的掌握,形象地表达了抽象的思维能力,都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语文的重要作用,是提升一个人的思维的能力,然后再表达出来。”

然后,阿来指出了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正途:

“目前,语文的拓展性阅读和范围已经越来越广,但光是教材上干巴巴的知识和素材,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不利的,一定要鼓励多阅读。一篇文章没有那么多意义,真正需要的是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正如古人所说,多读多诵,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老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干什么?本来喜欢这篇文章,结果一说说白了,不喜欢了,这个文章就没什么意思了,你就把它杀死了。因此,老师们的课堂要创新,学生们写作文,也不要陷入套路。语文最后的目的,是要思考,要表达。”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11)

叶开说:“我只不过是一块很糟糕的砖头,砸出去想引玉,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到讨论中来。”那么,盛行一时、风光无限的“好词好句”就真的必须“寿终正寝”了吗?

阿来最后说,“今天我们的教育,有争论,有反思,但依然还可以生动一点,活泼一点,吸收一点社会的智慧,吸收一点社会的力量,来做一点延展,做一点扩充,使我们学生、教师的思维更活跃,知识结构更丰富,兴趣更多样,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那扬弃“好词好句”的教学活动之后,语文教育要如何才能引领大家奔向传说中的星辰大海,“摇身一变”为于老师,于学生,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呢?

写到最后,笔者想到以上两个问题,终究还是脑袋里塞满了浆糊。那么,亲爱的朋友,你可以来为我这样“穷途末路”的语文人,“传道受业解惑”吗?

栀子花开温柔句子摘抄(你还在让孩子摘抄)(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