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江西未来的发展潜力(江西复兴靠的是什么)
湖南和江西未来的发展潜力(江西复兴靠的是什么)清中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全国仅有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这条政策无疑也放大了江西直通岭南的优势:因为南来北往,赣江是货物穿梭的必经之路。可江西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随后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迫使晚清政府打开国门。《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长江航运的价值开始显现出来并开始取代江西的赣江航运地位,江西的内河航运的优势逐渐丧失。而外国商人纷纷选择来华投资建厂,并学习和带走了陶瓷制造技术,核心技术的丧失,正在让江西的优势被逐渐蚕食。而放眼今天世界十大陶瓷品牌,竟无一家是国产,真是令人唏嘘啊!唐玄宗时,开辟了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赣江开始成为联系岭南和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线路。再转京杭大运河,货物就可以卖到中原与华北。在古代,江西充当岭南与中原,华北的“中间商”,靠着先天的地理优势足足吃了千年红利,这条贸易线在当时也诞生了南昌和景德镇等富甲一方的城市,成为了商旅汇
湘鄂赣三个兄弟省份,可谓是人才辈出,各具特色。一个是疫情前,人均GDP领跑整个内陆地区的湖北,另一个则是近代最耀眼的明珠——湖南。而看到江西老表,就多了几分感慨。相较于唐宋和明清时期人才辈出,商贸繁荣的江西,如今怎么就突然低调了许多呢?未来的江西还能重振旗鼓,迎头追上两位老表吗?左右觉得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嗨!我是左右表弟,左右带你探索精彩人文地理!
江西,简称赣,省会南昌,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湖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省内一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常住人口4518.86万。江西文化底蕴深厚,唐宋八大家便有欧阳修,王安石与曾巩三位江西人,白鹿洞书院更是有着“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美誉。
江西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盆地和谷底广布,鄱阳湖平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平原。江西的地形与湖南类似:东,南,西三面皆为高大山脉,只有北面是敞开的一个平原。南高北低的地形条件有利于水源汇聚,但冬季也极其容易受到寒潮影响。江西境内水网稠密,赣江是长江重要支流,连接南北,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长约766公里;它汇入365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与长江相连。
按理说,江西地处江南,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区位条件也算优越。但2020年,江西的人均GDP只有55061元,仅排在全国第20位,甚至还不如大西北的新疆和宁夏,着实有些让人看不懂。其实在历史上,江西一直是富甲一方,干大事的实业大省,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江西也曾利用便利的交通,成为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商贾(gu)繁茂。
唐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在没有铁路的古代,廉价的水运则是最优选择。
唐玄宗时,开辟了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赣江开始成为联系岭南和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线路。再转京杭大运河,货物就可以卖到中原与华北。在古代,江西充当岭南与中原,华北的“中间商”,靠着先天的地理优势足足吃了千年红利,这条贸易线在当时也诞生了南昌和景德镇等富甲一方的城市,成为了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如同今天发达国家的半导体与芯片,古代江西也曾拥有那个时代的核心技术——瓷器制造,江西人在当时与欧洲人的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
清中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全国仅有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这条政策无疑也放大了江西直通岭南的优势:因为南来北往,赣江是货物穿梭的必经之路。可江西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随后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迫使晚清政府打开国门。《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长江航运的价值开始显现出来并开始取代江西的赣江航运地位,江西的内河航运的优势逐渐丧失。而外国商人纷纷选择来华投资建厂,并学习和带走了陶瓷制造技术,核心技术的丧失,正在让江西的优势被逐渐蚕食。而放眼今天世界十大陶瓷品牌,竟无一家是国产,真是令人唏嘘啊!
短短十几年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又给了江西沉重一击。江西作为内战的主战场,饱受蹂躏,损失千万人口,战争中太平军的苛刻税务更是让江西元气大伤,足足一个世纪才恢复到战前的发展水平。这还不算,三十多年后,晚清政府最终决定粤汉铁路改道湖南,绕开江西,丧失了粤汉铁路这条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对于江西而言无疑是一记重拳打在身上。即使是后来京九线的通车,也是一个世纪之后的事情,换句话说江西错失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即使京九线通车后,其经济价值也远不可同京广线相提并论,京九线更多是作为京广线的补充,缓解京广线巨大的压力而存在。
江西真正症结就是交通,等江西的赣深铁路和昌景黄铁路通车,江西去沪宁杭的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江西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通道,这是真正的打通任督二脉。京广线取代了赣江成为今天南北交通要道,今天的江西若要振兴,提纲挈领之事,仍为交通。在这一方面,江西应迎头赶上。
我们常说事在人为,凡事只要有心去改变,肯定是不会没有机会的。江西省政府终于提出到2035年,高铁覆盖所有区市,铁路覆盖90%以上的市和区县,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500公里以上。形成南昌“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提升南昌对外运输大能力、高速化通道能力,提升南昌城市铁路枢纽功能和在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曾经 “环江西高铁带”,如今正在成为过去式!
此外,一项世纪水运工程——浙赣粤运河”再次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是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布局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对江西自身而言,浙赣粤运河可高效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重新奠定江西南北水运大通道的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提升江西区位优势,推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
纵观这片土地百余年的兴衰,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成也交通,败也交通!未来复兴的契机,便是努力回到国家交通大动脉的规划之中。就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江西的GDP总量同比增长了18.4%,进步明显。如果能打通高铁与运河的任督二脉,江西将逐渐兑现自身的潜力,慢慢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上,最终实现鄱赣大地的复兴。
我是左右,带你探索精彩人文地理!咱们下期再见!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