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女子的悲惨人生(高位截瘫却一心想着助人)
高位截瘫女子的悲惨人生(高位截瘫却一心想着助人)共青团中央决定授予张海迪1983年3月7日感人事迹立即在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1983年3月1日
《中国青年报》
以《生命的支柱》为题
报道了共青团员张海迪的
感人事迹
立即在广大青年中
引起强烈反响
1983年3月7日
共青团中央决定授予张海迪
“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号召全国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
向张海迪学习
同年3月11日
共青团中央邀请张海迪
到人民大会堂作报告
1983年5月9日
党中央批复了
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
《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
一场学习张海迪的活动
就此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中国的保尔”
张海迪
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张海迪可以说是
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楷模
从青年楷模、国家一级作家
全国政协常委
到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
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
张海迪
已常青三十多年
如今
她脸上依然带着青春的热情
充满自信
张海迪从小患脊髓血管瘤
脊椎动过四次大手术
脊椎板被先后切除六块
第二胸椎以下已失去知觉
脊椎严重弯曲变形
根本不能支撑身体
全靠胳膊支在轮椅的扶手上
但是
在这个瘫软的身躯里
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
这支柱
支持这个病残的青年
在无情的现实中奋斗
这支柱
支持这个长年不会走路的姑娘
开拓出了一条广阔的生活道路
这支柱
支持这残存的三分之一
尚有活力的身躯
发射出光和热
高位截瘫的张海迪
却是生活中真正的勇士
从来都没有向残酷的命运屈服
还只是个孩童时的她
就以顽强的毅力开始自学知识
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课程
以及大学的专业课程
15岁时
张海迪随父母到了
当时聊城莘县的
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但她同样没有惧怕
那里艰苦的生活环境
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
时刻想着为身边的人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那里
她去村里小学教孩子们读书
并且克服种种困难
学习医学知识
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各种疾病
1万多人次
受到乡亲们的热情赞誉
在学习的征途中
她的练习本足足有二尺高
上面密密麻麻
布满了磨炼的笔迹
每当她艰难地读完一本英语书时
她都要高兴地欢呼
有时把书扔上房顶:
“我胜利了!”
动了第四次大手术后
张海迪疼得无法忍受
她咬着被单在颤抖
朋友们心疼地说:
“海迪,你哭吧
哭出声来就好受了”
但是稍稍平静后
张海迪却央求说:
“让我看看书吧”
1983年
张海迪开始文学创作
先后出版了200多万字的作品
长篇小说
《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
散文集
《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
凝聚着张海迪对文学的
执着和热爱
张海迪以顽强的意志
与疾病和困难作斗争
满腔热情的学习和工作
她以自己的生活历程
回答了亿万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1983年的张海迪
正如她在《中国青年报》
1983年发表的
《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一文中所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她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事迹
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去奋斗”
为残疾人照亮生活道路的
残疾人工作者
2008年
张海迪当选为
中国残联主席
多年来
她克服病痛和困难
经常到贫困地区入村入户看望残疾人
倾听她们的呼声
帮助她们解决困难
她说:“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
她们最需要帮助
残疾人工作者
要做高尚的擎着火把
为残疾人照亮生活道路的人”
2019年6月
由山东省主办
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
共同建设的康复大学
落地青岛
这一设想由张海迪于2014年提出
张海迪特别重视
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问题
她童年因为残疾没有进过学校
但她帮助更多的残疾孩子
接受教育
2019年8月27日
张海迪在
全国政协十三届八次常委会专题会议
的发言
依旧与“特殊教育”相关:
“在我国8500万残疾人口中
有108.7万残疾儿童少年
由于行动、视觉、听力以及智力等障碍
一些孩子不能正常接受教育
或者不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日前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在进行
作为中国残联主席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的张海迪
鼓励中国残疾人运动员
让自强不息的精神火炬
永远在心中燃烧
传奇精神代代传
张海迪的事迹传遍祖国大地
深入青年的心
青年们将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料
树立起自己坚强的人生支柱
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
而不向命运屈服的姑娘
创造了一系列
连普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奇迹
她那坚毅而饱含温情的脸庞
她那清澈愉快的歌声
深深地印在了
人们的脑海中
她的传奇精神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