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张晓勇为何当了保安:北大保安第一人 27年后怎样了
北大毕业张晓勇为何当了保安:北大保安第一人 27年后怎样了一切都是新的眼前,人流如织天气已有些炎热他头戴大檐帽、身穿制服站上北大西门岗台
时隔27年
张俊成依然记得
第一次在北大站岗的情景
那是5月末的一天
天气已有些炎热
他头戴大檐帽、身穿制服
站上北大西门岗台
眼前,人流如织
一切都是新的
27年前,来自山西长治的
保安张俊成通过自学
考上北大法律自考专科
从保安逆袭为大学生
被称为“北大保安第一人”
由此拉开了北大“保安天团”的序幕
张俊成在北大当保安时期,受访对象供图
如今,这位曾经的北大保安
已在家乡从教二十余载
并创办了一所主要面向农村孩子的
民办中职学校
他说:“北大给我播下了一颗种子
我要把这颗种子带给更多的人”
出身寒门
张俊成出生在
长治市襄垣县下良镇土泉村
在张俊成的记忆里
身上穿的永远是
哥哥们留下的旧衣服
补丁摞补丁,鞋也露着脚趾头
最难的时候
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
父母只能厚着脸找邻居借米下锅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
张俊成在初中毕业后中断了学业
打工时,恰逢北京一家保安公司招人
张俊成坐上了去北京的大巴
经过刻苦训练
他被分配到北大任职保安
张俊成在儿时住过的土窑前
奉职燕园
1994年,张俊成被分到
北大西门担任保安
并因为业务突出被提为西门班班长
他定下规矩:
保安岗是北大的第一道窗口
不管校内还是校外
看到有人遇到困难
一定要出手相助
他对队员说
北大是一流的学府
有一流的大师和学子
北大的保安也应该是一流的保安
而西门保安要成为一流里的一流
一次,几个没有证件的外国年轻人想进校
张俊成敬礼带比划地劝阻
对方却不明白什么意思
几番沟通不下
对方走到马路对面,齐齐竖起大拇指
这是在夸我吗?
张俊成正疑惑着
对方的大拇指又齐齐倒了过来
那是嘲笑的手势
年轻的张俊成既愤恨又委屈
他回到值班室
甩下帽子,解下皮带
给母亲打电话:“我不干了,我要回家”
母亲反问:“你走时说要闯出个名堂
现在闯出来了吗?”
辗转反侧一个晚上
张俊成下决心自学英语
第二天,他就买了两本英语书
白班站岗不能看
张俊成就在夜班无人时自学
还常常大声朗读词句
张俊成在北大当保安时期,受访对象供图
一天夜里,一位女老师路过
得知张俊成在学英语后
总会在遇到他时帮他纠正发音
原来,这位老师是北大英语系的教授曹燕
她为张俊成办了两张免费的英语听课证
还特意让保卫处关照张俊成的学习
拿着听课证,张俊成的眼泪几乎要落下来
曹老师却说:
“我不要你感动,要你行动”
在曹老师的鼓励下
张俊成知道通过自考也能上北大
于是动了考学的念头
张俊成在北大当保安时期,受访对象供图
为了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他主动申请连上夜班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除了站岗外几乎都在看书刷题
常常连吃饭都顾不上
体重在半年时间里掉了15斤
时间久了,不少北大师生都知道
西门有个爱学习的保安
东语系教授章学诚
得知张俊成要上法律专业
便帮他联系了法律系的老师
让张俊成可以去旁听
西语系教授张玉书三天两头
就来找张俊成遛弯儿
一路上给他讲
马克思、尼采、黑格尔、叔本华
夕阳时分,未名湖畔
常常出现一老一少的身影
功夫不负苦心人
张俊成在半年后考上了
北大法律系专科
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
他硬是啃下了艰涩难懂的专业知识
13门课程全部以高分通过
成功拿到北大法律专业自考专科毕业证
在他的带动下
有十余名北大保安
相继加入读书考学的队伍
1999年,张俊成的新婚妻子怀孕了
希望他能回家
尽管千般不舍,他还是决定离开:
“北大已经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
我相信不管去哪
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回乡任教
回到家乡后
张俊成成为长治一家
中职学校的任课教师
他做班主任后接手的第一个班
是个公认的“刺头班”
张俊成干的第一件事
是和学生们同吃同住
学生们早上6点集合跑操
他提前十分钟就站在了操场
他跟学生一起排队打饭
学生上晚自习,他就拿本书坐在一旁
学生课间打球,他就陪打
有时还故意输几个球……
到了月底,经常有学生
把生活费花完了
张俊成就隔三岔五请吃饭
遇上周末食堂不开灶
张俊成就把学生们接回家
自己做饭给他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