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道德经81遍(经典诵读道德经)
诵读道德经81遍(经典诵读道德经)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新闻热线0398—2981057诵读者:王红,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担任三门峡市朗诵大赛评委会主任,经常担任我市各类演讲比赛的评委。个人爱好:读书、旅行。策划:焦森森 李海峰 责编:师宝华 徐伟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规律。可以描述出来的形状、特性、功能,就不是永恒的本质。空灵虚无,用来形容万事万物的原始状态。具体形态,用来形容展现万事万物的发展进程。所以保持空灵虚无的状态,可以发现万物的本来、根源;认识具体形态的过程,可以观察万物的演变规律。“无”——空灵虚无和“有”——具体形态,是“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起源根本同出于“道”而只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统称为玄妙。不断地探索这玄妙的内涵,就能发现万事万物的真正奥秘。
赏析:据有关史料,公元前491年的一天,位于三门峡灵宝的函谷关迎来了一位骑着青牛的老者,这位老者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受关令尹喜邀请,老子在函谷关停留,并著就洋洋五千字的作品《道德经》,《道德经》涉及到哲学、政治、社会、伦理、艺术、军事等方面,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等多个领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翻译最多的著作是《圣经》和《道德经》,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
诵读者:王红,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担任三门峡市朗诵大赛评委会主任,经常担任我市各类演讲比赛的评委。个人爱好:读书、旅行。
策划:焦森森 李海峰 责编:师宝华 徐伟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新闻热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