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最早的国产室内情景喜剧(国产情境喜剧眼见它起高楼)
一部最早的国产室内情景喜剧(国产情境喜剧眼见它起高楼)连这样的敏感点都敢提——预告片拍的仿佛是参加了一场《吐(洗)槽(白)大会》,很多人看了表示好敢说,好能自黑啊。Sir没get到,甚至想起了最近时不时听到的奇谈怪论,什么“(和郭敬明比)陈凯歌以前都拍了啥”“(和现在流量比)周杰伦数据为啥那么差”。另一个。#爱情公寓5预告片#
有两则据说很好笑的热搜,Sir实在没笑出来。
#葛优随机问乘客认识他吗#
不认识葛优,不知道他的作品,其实也没啥,毕竟也不能要求人尽皆知。
但这是件很好笑的事吗?
Sir没get到,甚至想起了最近时不时听到的奇谈怪论,什么“(和郭敬明比)陈凯歌以前都拍了啥”“(和现在流量比)周杰伦数据为啥那么差”。
另一个。
#爱情公寓5预告片#
预告片拍的仿佛是参加了一场《吐(洗)槽(白)大会》,很多人看了表示好敢说,好能自黑啊。
连这样的敏感点都敢提——
嗯,该提的都提了,就是只有抄袭不提。
这就是Sir为什么说“不好笑”。
因为当没心没肺的嘻笑日益成为主流,too young的观众已经开始忘记。
有一种笑声,消失了。
而我们,是真切听到过的。
今天Sir必须旧事重提。
说说它“从哪来?”“到哪去?”“然后呢?”——
情景喜剧。
30年前的11月。
北京友谊宾馆,有说有笑、烟雾缭绕的客房中挤着八位壮汉。
郑晓龙牵头,迎来了两位关键角色:王朔&冯小刚。
一件事,攒剧本。
郑晓龙开宗明义:“之前拍的那部剧,是让人哭的,这回咱们这个是让人笑的。”
前者,哭得荡气回肠。
是在不久之后上映,火遍全国万人空巷的《渴望》。
而后者,笑到了今天。
是葛优表情包来源之一的《编辑部的故事》。
当时情景喜剧(sitcom)概念尚未引入中国,《编辑部的故事》有一个近似的定义:室内剧。
在摄影棚里完成80%的拍摄,室外戏仅作过场。
为什么非要在室内?
没啥不好意思说的,就是穷。
室外环境复杂、杂音大,在当时的拍摄环境下同期录音成了最大难题,保持拍摄进度也不容易。
郑晓龙说:“室内剧是个新品种,多机切换,现场录音,成熟了3天就出一集戏,投资小见效快,观众爱看,关键是要有好故事。”
作为室内喜剧,没有宏大背景当噱头,也没有跌宕起伏的角色命运留悬念,看上去的确简单。
而能使出劲的地方,就在那杆笔上——
靠贴近社会的故事拿人。
靠风趣幽默的语言取胜。
△ 冯小刚
草长莺飞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从晚会相声到电影银幕,所有喜剧类型都背负上了同一个使命:讽刺。
《编辑部的故事》也不含糊。
一本地摊杂志,偏取名《人间指南》。
六位编辑“有意人间指南,无奈人各东西”。
好汉全凭一张嘴,知心大姐李冬宝(葛优 饰);
思想开放有腔调,心高气傲的戈玲(吕丽萍 饰);
窝囊驶得万年船,一丝不苟刘书友(张瞳 饰);
马列思想不滑坡,名誉政委牛大姐(童正维 饰);
有钱能使他推磨,八面玲珑于得利(侯耀华 饰);
还有身居主编,审时度势,给这帮人精兜底的老陈(吕齐 饰)。
或许年轻的观众会想,这情景喜剧的“头啖汤”为何让一帮编辑部耍笔杆的穷酸文人给喝了。
该剧诞生于1991年,恰逢文学最吃香,也最受关注的年头。
诗人海子去世两年,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金庸盗版小说盛行,惹得王朔都要battle。
开个玩笑,当时相个亲都要说自己会写诗,爱读书。
编辑部看似高端精英,其实市井流气。
比嘻哈仔更real,比《奇葩说》更敢说。
以至于在剧集开播前的审片会,直接引起了有关方面的“特别重视”,甚至被判为“精心炮制的一部毒草”。
消息不胫而走,马上引起有关方面的很大不快。有些居然认为这是艺术中心精心炮制的一部毒草。一些人甚至给张永经老局长写信,说他糊涂,不注意晚节;一时间《编辑部的故事》陷入了被封杀禁播,甚至要追查创作动机的险境。
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
第一集。
编辑部人心涣散,主编老陈计上心头,假戏真做来了一场“换届选举”。
“顽固派”捷足先登,围着领导猛拍马屁,左右圣意。
“改革派”粮草先行,直接晓以利弊,强壮队伍。
这里面的话,影射了多少事情?
你自己慢慢体会吧。
而今天我们早已习惯了有喜剧,无讽刺的事实。
淡忘了在那鸡毛蒜皮、语境错位的安全空间里,揭不得的丑,较不得的真。
不光大胆,还要前卫。
剧中涉及的版权问题、民间科学家、“假”人工智能......
至今还在现实中上演。
你或许还不知道。
“情景喜剧”,这四个字就是由王朔从Sitcom(Situation Comedy)直译而来。
距离严格意义上的情景喜剧,《编辑部》就差一步。
筹备阶段,王朔与朋友交流了一个想法:
咱也在包袱口上加点笑声?
这位留美归来的朋友好言相劝:“情景喜剧既然是第一次做,就一定要真带观众,不能随便加入罐头笑声。”
因为缺乏现场操作经验,“笑声计划”放弃。
Sir严重怀疑是否是出于私心。
一年后,这位朋友就把这杀手锏用到了自己的剧中,拍出了中国第一部的情景喜剧。
没错。
他就是英达。
第一次把中国的真·观众,第一次请进了电视剧的摄影棚。
同为本剧策划的王朔,在酒桌上起了剧名——
《我爱我家》。
最初英达觉得,这是个病句:“应该是‘我爱我的家’啊。”
没想到,它竟能变成了让中国人念叨了26年的国民Slogan。
最初的想法也只有一个:把美式情景喜剧带到中国。
没想到,开始即是巅峰。
豆瓣评分9.3分,国产家庭类喜剧排名第一,成就了70、80、90后的共同回忆。
一套国产情景喜剧的“制作规范”,被英达立稳了。
可以容纳现场观众的摄影棚置景,现场采集观众笑声;每集结束后的NG、花絮集锦。
还有最重要的——
通过一个小故事,看见社会各个横断面的千姿百态。
英达,携手编剧梁左,用120集的故事包罗社会万千。
一部中国90年代的社会动态图鉴:下海经商、气功迷信、奖券、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 出演气功大师的,正是那位司马南
如果你能猜全下面这些大腕的名字。
......那确实该注意养生了。
圆圆:妈!今天演出都谁去了?全是大腕儿吧?
和平:也没什么,也就是阿敏阿玉阿英,阿东阿欢阿庆,还有说相声的阿昆阿巩阿文,演小品的阿宏阿山阿丹,唱大鼓最大的腕儿就数我啦!
当然,圆圆的偶像就不用猜。
没错,是张国荣。
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哥哥本尊差一点就作为“飞行嘉宾”出现在剧集里。
导演英达和张国荣出演《霸王别姬》相识,英达存了念想,很早就邀请对方客串。
而且时机也有,张国荣刚好来北京参加某个歌唱比赛的评委。
阴差阳错还是错过了,空余靓照,让人唏嘘。
这个花絮间接证明了该剧网罗最多明星,制造最嗨娱乐效果的“野心”。
摆明了让普通观众乐,还有野心?
注定它的开局,无比艰难
第一次荧幕亮相,是在香港中文卫视(凤凰卫视前身)。
北京卫视没播几集,便收大量观众寄来的举报信,指出:讽刺退休老干部。
于是播了6集,便草草停播:“低俗”“无聊”“不入流”。
在《成都晚报》的一项年终盘点中,《我爱我家》被评为了“年度最差电视剧”。
一方面,新的形式需要时间消化。
另一方面,还是它的“清醒”与“狡猾”。
第九集,Sir至今印象深刻。
老贾一家出了件大事:闹老鼠。
看到家人都治鼠不力,机关干部退休的傅老自己琢磨出了一个以鼠灭鼠法:“不光是打架,还得挑动它们自相残杀......”
具体办法,Sir不打出来。
看完你就明白,原来“笑里藏刀”还有这个意思——
当然,喜剧是让让人笑的艺术。
笑声过后。
值得回味的,终究是苦辣酸甜的人情冷暖:
和平织了一百多集的毛衣;墙上的那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傅老余音绕梁的奇怪笑声......
直到20多年后,躺遍全网的葛优。
时间,像对英达开了一个玩笑。
它不断证明着《我爱我家》高度,也不断令这高度更加难以翻越。
“英氏京腔喜剧”没有停下油门,开始了战略布局。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台都有自己的情景喜剧,让每一个观众在每天的任何时间,打开电视机都能找到一个情景喜剧。
英达成立公司,引进新人。
老人也不消停。
王朔在文中写到:
……正是这种勤奋和努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愉快,同时也损害了梁左先生的健康。他用透支自己向社会付出,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仍在工作。(2001年病故)
总之,市场让情景喜剧进入到可持续生产的创作状态。
结合英达自身留学经验创作的《中国餐馆》。
从干部家庭走向百姓人家的《闲人马大姐》。
还有讲述东北后工业时代的《东北一家人》。
一句对白,一秒对号入座。
“哎呀,小伟,你咋又不冲便所捏?”
2000年后。
CCTV8的情景喜剧,CCTV3的小品集锦几乎分庭抗礼——
争抢着中国人的饭桌。
不见《我爱我家》,但“罐头笑声”遍地开花。
上海的《老娘舅》,广东的《外来媳妇本地郎》,陕西的《西安虎家》,湖南的《一家老小向前冲》......
△ 《西安虎家》
终于。
中国情景喜剧,快速地在繁荣中走向泡沫。
投资者眼前是一笔明账——
小投资、高回报、生产周期短。
创作者眼前是一条捷径——
模式固定,套路性强,门槛难度低。
然而。
立住的角色,就那么两三个。
重复的套路,却被不断重复着。
第一部就有180集的《马大姐》,也被狗尾续狗尾。
管完了闲事当党员,讲完了新传还当超人?
眼看出现颓势,英达狠了狠心。
又吃了一回螃蟹。
以“抗日神剧 情景喜剧”的诡异组合。
搞出了“中国式虎口脱险”的高级算法——《地下交通站》。
Tui,我啐他一脸狗屎
收视成为一时黑马。
但在今天,这部别出心裁的《地下交通站》早已被同时期的另一部作品掩盖。
也是回荡至今的一声绝响。
没必要卖关子。
《武林外传》。
横空出世,20万人打出9.5分。
再绝尘而去,国产情景喜剧的最后惊喜。
为无数人向往的江湖缥缈,立下了一个脚踏实地的定义——
同福客栈六个人坐在一起。
嗑瓜子,你损我,我损你。
大胆解构经典,讽刺隐喻现实,手有余香的人情味......
该夸的都被夸净了。
Sir就说点现实的——钱。
80集《武林外传》,总投资1000多万元。
穷到什么水平?
全组最高片酬,闫妮、沙溢一集2000块。
被导演尚敬要求声音洪亮,把“排山倒海”喊破嗓子的姚晨,一集只有1000。
片酬如此,剩下的能省则省。
布景、服装、道具......甚至称不上经济适用性。
但省料不省功。
“写剧本还房贷”的笑谈背后,是宁财神殚精竭虑的苦功。
当《武林外传》原定40集的,被延长为80集时,对兑水深恶痛绝的宁财神,狠狠顶了下来。
一个个包袱,玩命磨。
前40集写得特别顺,到60集后,体力开始跟不上,最后20集是咬着牙写出来的。
以至于,宁肯不写,也不忽悠。
最后20集,宁财神一度写不动,剧组只好整整停工一个月。
出于自嘲,第77集里句号扮演的捕头,取名谢步东——“写不动”的谐音。
最终留下一句,“前八十回 完”。
剧中,小郭问秀才:你长这么大,有过绝望吗?
秀才说:那种想哭哭不出来的感觉。
戏外的“秀才”,宁财神对当时的影视剧行业也很“绝望”:
有过那么一会,我答应一个剧组写剧本,几十个人就等着我开工呢!他们催得越急我写得越慢,脑子里跟八宝粥似的,咕咕嘟嘟糊里糊涂的。每写一句话,脑子里就要跳一下,后脑勺也要发蒙,那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真的没法说。
《武林外传》的成功是背后创作者受苦捱穷,拼出来的“爆款”。
对比同行,同时期的情景喜剧没有了这才华、心气儿的“兜底”,诸多问题早已暴露得一干二净。
集数动辄上百。
《家有儿女》两年出四部,一共367集。
评分从8.7,硬生生拖到了6.4。
更有甚者,一部搞出了365集的天文数字。
兑水明目张胆。
在Sir的印象中,在CCTV8见识过在十几分钟的正戏过后,补上将近十分钟的幕后花絮凑时长。
雷同题材重复。
固定人设、相似套路,类似的题材扼杀了最后的新鲜感。
光是描写北京胡同生活的,Sir随手一搜——《巴哥正传》《低头不见抬头见》《小房东》《鸡毛蒜皮没小事》......
通通验证失效后,只剩下了垂死挣扎。
以前我们有的是《编辑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儿女》。
现在我们有的还是《编辑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儿女》……
下的崽子。
△ 《家有儿女初长成》《新编辑部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
死灰复燃。
说明是已经真的没有了新柴。
你说它?
踩着美剧肩头,向你迎面抄来的《爱情公寓》。
Sir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过“模仿论”:
不。
模仿的阶段,国产情景喜剧在《我爱我家》时已经完成了。
然而《我爱我家》又抄过谁呢?
Sir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过“情怀论”:
“无论如何,谢谢给我带来过的笑声。”
不。
给你青春带来笑声的,是《老友记》《老爸老妈的浪漫史》《IT狂人》《生活大爆炸》……
只不过因为你的青春晚来了一步,所以认错了情怀。
《爱情公寓》真的能称之为“国产”情景喜剧吗?
而哪怕它再火,又真的能续上国产情景喜剧的薪火吗?
又或者说,当我们在网络段子和快手抖音中乐不思蜀的时候,还会有人想要再现国产情景喜剧荣光吗?
曾经,有过。
英达:我第一个尝试了情景喜剧,就好比点了一堆篝火烧得很旺,然后我走了。后来一看要灭,往里面续柴火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要自己回来接着再往里续柴火。
逐渐,无望。
而再然后?
在别样喧闹的笑声中,Sir想起了那一句话。
余华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结尾写的:
“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爱情公寓」背叛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