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20岁自暴自弃的人心理问题(战贫路上)

20岁自暴自弃的人心理问题(战贫路上)陆艾华介绍,陈伦安有手艺,会种田、养鱼,还会泥瓦工。虽然生活很艰难,但是他受得了委屈。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2019年初,陈伦安流转亲戚和村民的土地,种植了25亩“黄毛粘”。他一边吃药治病,一边起早贪黑,搞好田间生产管理。 陈伦安是孝感市直驻孝南祝站镇武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陆艾华的包保户。说起陈伦安家的情况,陆艾华深有感触。她说,2018年驻村帮扶摸情况时,她发现陈伦安家里情况最困难,但陈伦安不颓废,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放弃对家庭的责任,所以决定包保帮扶他。 武庙村是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的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265户8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83人。陈伦安家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 今年60岁的陈伦安,妻儿都是残疾。祸不单行,2013年的一天,吃饭的时候,陈伦安感觉身体不舒服,在当地医院吃药打针总不见好。后来,他去武汉同济医院检查,发现是肺癌,便做了手术。他告诉新华网采访团队,手术下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11月11日电(肖进安、刘晓丽)在湖北孝感,有这么一些贫困户,他们因自己或家人遭遇病痛和不幸成为弱势群体。但在战“贫”路上,他们不向命运屈服,不自暴自弃,用自己的勇敢、勤劳、坚韧、乐观,战胜了贫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赢得了尊严。

20岁自暴自弃的人心理问题(战贫路上)(1)

陈伦安在承包的鱼塘边。新华网李征峥 摄

绝症不绝志 种稻养鱼摘穷帽

武庙村是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的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265户8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83人。陈伦安家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

今年60岁的陈伦安,妻儿都是残疾。祸不单行,2013年的一天,吃饭的时候,陈伦安感觉身体不舒服,在当地医院吃药打针总不见好。后来,他去武汉同济医院检查,发现是肺癌,便做了手术。他告诉新华网采访团队,手术下来花了8万元,化疗3万元,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找亲戚朋友借了4万元。

2015年,陈伦安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三口仅靠低保和种点口粮田过日子,生活十分艰难。

陈伦安是孝感市直驻孝南祝站镇武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陆艾华的包保户。说起陈伦安家的情况,陆艾华深有感触。她说,2018年驻村帮扶摸情况时,她发现陈伦安家里情况最困难,但陈伦安不颓废,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放弃对家庭的责任,所以决定包保帮扶他。

陆艾华介绍,陈伦安有手艺,会种田、养鱼,还会泥瓦工。虽然生活很艰难,但是他受得了委屈。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2019年初,陈伦安流转亲戚和村民的土地,种植了25亩“黄毛粘”。他一边吃药治病,一边起早贪黑,搞好田间生产管理。

“黄毛粘”是孝感地区的一种传统优质水稻,以米香醇厚、色泽晶莹,米饭甜糯、入口沁脾而闻名遐迩。俗语道,“黄毛粘,糯又甜,一人吃饭三人添。”虽然经济价值很高,但由于产量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几近绝迹。

2019年,陈伦安家种的“黄毛粘”收成不错,亩产达到1000斤,收入7万余元,当年还清了债务。他还拿出一部分钱,购置了一台二手拖拉机,配上耕地装置、拖斗,不但可以自用,还以优惠价帮乡亲们耕地和运送农资。这一年,他们家彻底甩掉了穷帽子。

今年,除了继续种“黄毛粘”外,陈伦安还承包了村里28亩鱼塘养鱼。“黄毛粘”已经收割,虽然每亩产量只有700斤,但收入超过了5万元。鱼塘的鱼虽然还没有开始捕捞,但是水面上浮起来的密密麻麻的鱼头,很是喜人。

新华网采访团队在武庙村采访时,看到陈伦安家门口堆着活动板房材料,他正准备搭建牛棚养牛。他说,养牛没什么风险,一头牛最少可以赚5000元。

20岁自暴自弃的人心理问题(战贫路上)(2)

刘常广牵牛吃草。新华网肖进安 摄

退伍不褪色 养牛养猪养鸡奔小康

今年64岁的刘常广,是孝昌县陡山乡进峰村的贫困户。刘常广是一名退伍老兵,1976年底参军,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表现突出,荣获三等功,火线入党。为照顾三个年幼的弟弟,1980年底,刘常广放弃转志愿兵的机会退伍还乡。

谈起以前家里的困难,刘常广说,他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患侏儒症,小儿子4岁时因病身亡。妻子体弱多病,自己双腿风湿,家庭一直很困难。2004年冬天,善良的刘常广从路边捡回一名被遗弃的女婴,家里多了一口人,日子更加艰难。为了生计,刘常广开过“麻木”,也出去打过工,但家庭一直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2014年,刘常广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春,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刘常广买了3头母牛、7只羊、4头猪、1000只鸡仔和20多只鸭仔,开始发展养殖业。

战场上的生死考验练就了刘常广坚忍的性格。发展养殖后,他起早贪黑,凡事亲力亲为。通过几年打拼,刘常广建起了家庭养殖厂,既有牛棚,也有猪栏,还有一口自家的小鱼塘以及与别人合伙的大鱼塘。

陡山乡干部宁冬菊告诉新华网采访团队,刘常广一直保持着老兵的本色,特别能吃苦,没日没夜勤扒苦做,靠着时刻奋斗的人生状态脱贫致富。

访谈过程中,笑容一直挂在刘常广脸上。刘常广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家里新修了厨房和卫生间,通了自来水,用上了光伏发电。这些年养牛也赚了钱,仅去年养牛就赚了8万元。他今年养了10头牛,卖了3头,到手收入近3万元,养牛整体收入接近10万元。他家还养了1头母猪、300只鸡、30只鸭,种了7亩水田和旱田。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刘常广的儿子刘星星虽然患侏儒症,但有文化,上过技校。前些年,刘星星在广东等地修过电器、打过工。现在回家帮刘常广搞养殖。谈到未来的发展,父子俩特别乐观。他们计划明年扩大养殖规模,牛要增加到13头,母猪养2头,母猪下崽后猪崽自己喂,还要养1000只母鸡。

20岁自暴自弃的人心理问题(战贫路上)(3)

胡月先刚喂完猪。新华网李征峥 摄

接连遭遇丧子之痛 66岁老汉撑起一个家

66岁的胡月先,是大悟县黄站镇李园村的“名人”。李园村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胡月先买了全村第一台拖拉机,在村里送人、拉货,并盖起了村里第一栋楼房,买回了第一台彩电。

不幸始于2005年9月。当年,胡月先年仅23岁的大儿子在外务工时突发疾病,医院诊断为尿毒症。胡月先多方举债,倾尽所有,花了20余万元医疗费,仍未能挽回大儿子的生命。2012年,年仅28岁的小儿子也被确诊为患尿毒症,先后花去10多万元,最终医治无果离开人世。连续失去两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胡月先老伴肖萍芳悲痛欲绝,备受打击,精神恍惚,疾病缠身。小儿子留下一个仅1岁多的女儿,需要人照顾。胡月先看着支离破碎的家,伤心欲绝。

2015年,大悟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村里将胡月先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精准识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胡月先逐渐从痛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胡月先说,为了家庭,为了孙女,要走一条路出来。自己是60岁的人了,只能搞点轻松的事情,赚点生活费,所以想到了养鱼。养鱼有赚头,即使亏也亏不了多少。

当年,胡月先凭借精准扶贫资金1万元,加上自己筹措的3万元,以每年120元的价格,承包了村里的鱼塘——一个小型水库,一次性交清了20年的费用。

从各地取经回来之后,胡月先花两万多元对鱼塘进行维修整理,建了十几个钓鱼台,两个养鸡棚、一个养猪场。2015年买鱼苗一万多尾,分别投放了胖头鱼、鲢鱼、草鱼、青鱼、翘嘴白、黄鱼、鲫鱼、鲶鱼等鱼苗到鱼塘,买猪20多头,鸡100多只。经过一年的精心经营,当年创收8万余元。

自承包鱼塘后,胡月先便和老伴吃住在库坝上,胡月先主外,肖萍芳主内。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胡月先还专门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建了钓鱼微信群,发布钓鱼消息,推销自己的生意。

20岁自暴自弃的人心理问题(战贫路上)(4)

胡月先学着用智能手机经营钓鱼生意。

谈到胡月先,当地不少干部说,从家庭突遭变故一贫如洗,到克服重重困难脱贫致富,胡月先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年近古稀,胡月先对孙女的将来和学业不免有些担忧,但是说起对孙女未来生活的保障,他还是很有底气。他说,这些年,家里每年可以结余两三万元,其他家底都在鱼塘里,保守估计也有十多万元。

20岁自暴自弃的人心理问题(战贫路上)(5)

李峰拌饲料准备喂鸡。新华网刘晓丽 摄

身残志坚以手当脚 擘画“牛大王”梦想

今年37岁的李峰,是应城市汤池镇舒景村(原公益街道)人,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提起李峰,当地人会竖起大拇指。虽然双腿残疾、家庭困难,但他凭借着敢闯敢干的个性,一步步摘掉了贫穷的帽子,成为汤池镇脱贫致富先行者。

李峰8个月大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终身残疾,走路只能以手代脚。因为身体的原因,加上家庭贫困,读完小学四年级李峰就辍学在家。

2001年,李峰18岁。18岁,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花一样的年纪,而对李峰而言,却是现实生活对他的严峻考验。当时,两个妹妹上高中,弟弟上初中,不宽裕的家庭举步维艰。

他决定出去赚钱,减轻父母的负担。残酷的现实摆在李峰面前,双腿残疾,行动不便,能做些什么呢?

李峰让父母筹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开始了他的生活打拼。每天凌晨四点起床,骑着电动三轮车去镇上的养鸡场收购鸡蛋,然后赶往应城城关蒲阳菜市场售卖,一天能赚上三四十元。就这样,李峰每天风雨无阻往返于汤池、应城城关和周边乡镇,寒暑易节,从不间断。

李峰还热心快肠。每次出门时,他都会帮村里人免费领回在镇上的快递。逢年过节,村里谁需要蜂窝煤,他也会顺道去镇上买回来。

渐渐地,李峰发现土鸡行情不错,便开始售卖土鸡。2012年,为了给弟弟凑上大学的学费,他带着自己攒下的1万元到附近的皂市镇买了3500只鸡苗,结果鸡快出笼时遇上禽流感,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几千元。

李峰依然没有抱怨生活,而是转换思路,决定从皂市镇养鸡场购进土鸡蛋、土鸡,往餐馆送。有单接时,他一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既保障了自己的生活,也贴补了家用。

2018年,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来了,为李峰办理了小额扶贫贷款。通过贷款,李峰开始养牛,年收入达十万余元。当年,李峰实现了稳定脱贫。2019年,李峰获得孝感市“我脱贫、我光荣”自主脱贫典型荣誉称号。

“能力有大小,残疾人也可以靠双手养活自己。”李峰说。新华网采访团队采访李峰时,他一路给大家留下了自信、阳光的印象。他说,下一步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建设高标准的牛栏。目前,李峰养有19头水牛。他说,他最终的梦想是当年出栏100头牛的“牛大王”。

目前,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随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各地脱贫攻坚形势也发生了新变化。有关资料显示,不少贫困家庭是因病因残致贫,这些群体也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和难点。

扶贫先扶志。在孝感市采访,类似陈伦安、刘常广、胡月先、李峰这样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他们曾经因病因残陷入贫困,虽然遭遇不幸,但没有自暴自弃,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战胜了贫困。必须为他们点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