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近5年最成功的收购案例(一场场收购失败的案例)

近5年最成功的收购案例(一场场收购失败的案例)鲜有人祝福的另一起婚姻是2005年5月中国电脑厂商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交易总额为12.5亿美元,标志着年收入120亿美元(2003年)的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联想与IBM的婚姻并购之后的事实也证明,还是中国市场和新兴市场为新公司贡献了主要利润,欧美彩电业务则出现巨亏,导致2005年上半年TCL集团预亏。在欧洲,汤姆逊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6%,在北美,RCA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也降低到7.8%。到了2006年上半年,收购了汤姆逊电视机业务的中国TCL多媒体亏损已达2.05亿美元,TCL由此亏损5.04亿港币(约6 48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亏损则是2 500万港元。TCL的电视机在中国本土的电视销量也下降了10%,至373万台,只有微弱的营业利润;而在欧洲、北美,这块业务2006年上半年在运营层面已处于亏损状态。仍持有TCL 29%股份的汤姆逊也不得不

近5年最成功的收购案例(一场场收购失败的案例)(1)

TCL并购案

中国的并购市场在21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2002年起,并购金额每年都在创出新高。据普华永道透露,2005年中国境内交易中外商并购的金额为460亿美元,海外并购金额为70亿美元,私人资本运营资金正在大举登陆中国并购市场,普华永道在上海和北京一时间都无法招聘到足够的专业并购人员。

这几年最让世人印象深刻的是几起中国企业并购外国大企业的案例,一起是中国的家电厂商TCL在2003年11月5日和全球第四大视听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法国汤姆逊公司签署协议,成立一家名为“TCL-Thomson”的、净资产超过4.5亿欧元的新公司,TCL和汤姆逊分别占67%和33%的股份。新公司通过合并重组TCL与汤姆逊的彩电及DVD业务,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

近5年最成功的收购案例(一场场收购失败的案例)(2)

但合并消息发布后无人喝采,人们都认为是凶多吉少,因为除了TCL表露出了以小吃大的野心之外(TCL销售收入16.5亿欧元,汤姆逊销售收入达102亿欧元),人们看不到有什么实质益处,反倒是汤姆逊将欧美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转嫁给了新公司,因为汤姆逊生产的是体积臃肿的显像管电视,即便在2003年,显像管电视的市场份额也在让位于平板电视。

并购之后的事实也证明,还是中国市场和新兴市场为新公司贡献了主要利润,欧美彩电业务则出现巨亏,导致2005年上半年TCL集团预亏。在欧洲,汤姆逊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6%,在北美,RCA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也降低到7.8%。到了2006年上半年,收购了汤姆逊电视机业务的中国TCL多媒体亏损已达2.05亿美元,TCL由此亏损5.04亿港币(约6 48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亏损则是2 500万港元。

TCL的电视机在中国本土的电视销量也下降了10%,至373万台,只有微弱的营业利润;而在欧洲、北美,这块业务2006年上半年在运营层面已处于亏损状态。仍持有TCL 29%股份的汤姆逊也不得不分担痛苦,这时的股价只有2003年年末宣布合并时的1/4左右。

TCL与欧洲阿尔卡特合资的另一家子公司——TCL通讯,2006年上半年也亏损了900万美元。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TCL试图通过让原本的主人保留一定股权来限制风险,但阿尔卡特2005年把剩余的45%股权也转让给了TCL。

近5年最成功的收购案例(一场场收购失败的案例)(3)

联想与IBM的婚姻

鲜有人祝福的另一起婚姻是2005年5月中国电脑厂商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交易总额为12.5亿美元,标志着年收入120亿美元(2003年)的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

在出让前,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已连续多年亏损,与IBM的其它高盈利部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003年以来IBM一直在与台湾多家IT制造商密议出售事宜,但因价格上分歧太大而告吹。因此该笔交易使IBM终于脱身,可谓赢家。

而联想电脑却让人觉得是失去了发展战略方向,只能通过此举来提振自己。联想缺乏管理全球化集团的能力,早在2001年6月,联想就与美国在线AOL在中国本土合资建立FM365网站,各占51%及49%股权,分别投资1亿美元,号称要成为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之一,却迅速泡沫化了。几年前联想说的网络故事还让它成为香港十大市值公司之一,这次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让却令人感到其一点想象力都没有。

通过2005年的联想年报,人们终于发现国际化倒是为公司管理层大幅加薪提供了理由,尽管该年度的业绩糟糕,联想的董事和高层薪金由2004年的1 270万港元增长到2006年的17 500万港元,激增了12.8倍。2005年年底辞任的联想CEO沃德,工作了仅8个月,薪金竟然高达11 200万港元。沃德辞职后,联想集团从戴尔挖过来的新CEO阿梅里奥工作了约3个月,薪金高达1 883万港元。

这也许是为了稳定IBM原部门的人才,联想董事长杨元庆的薪金从2004年的424万港元增加到2005年的2 175万港元,增幅超过4倍,他的薪水已和戴尔CEO罗林斯旗鼓相当,后者是年薪274万美元。杨元庆的年薪也远远超过了国内上市公司薪酬最高的企业高管(深发展董事长纽曼的602.57万元)。

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财报,联想出现了与TCL相似的情形,中国和新兴市场的成绩不错,在欧美、中东及非洲等地未获得任何突破甚至有所下降,购并IBM反受其累。最能反映市场评价的,是2006年9月联想被剔出恒生指数成分股。

近5年最成功的收购案例(一场场收购失败的案例)(4)

中海油的失败收购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倒是一桩很有价值的行动,可惜功败垂成。2005年6月23日,优尼科公司正式接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发出的185亿美元收购要约,这是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一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中海油是中国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2003年销售收入521亿元,总资产1 167亿元。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连年亏损,终于申请破产并在2005年1月挂牌出售。

中海油认为优尼科价值被低估,如果并购成功,新公司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之一亚洲能源市场的领导者,合并后公司的储量约有85%位于亚洲和里海地区。优尼科60%的储量是天然气(绝大部分位于亚洲),中海油目前35%的储量是天然气,两家公司合并后,油、气储量将更为均衡,石油约占53%,天然气占47%,优化后的油气储量将降低由于商品价格周期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不过,中海油在开始行动时犯了一个战术性的错误,正如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阳分析的那样,先是反应太快,让优尼科不仅避免了面临无人响应而要摘牌或降价的尴尬,也使其看到竞购抬高出售价格的希望。

早在2005年1月份,中海油就拟以130亿美元并购优尼科,高出当时优尼科市值(117亿美元)约13亿美元,却没有果断出手,也没有达成约束性收购协议,错过了油价相对较低、优尼科期望值不高、舆论形势较好的时机。

2005年4月4日,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宣布以25%的现金(65亿美元)、75%的股票(1.03股雪佛龙股票换1股优尼科股票)收购优尼科公司。

中海油6月23日出价后的第一天,共有41名美国国会议员向布什总统递交了公开信,要求政府严格审查中海油的并购计划,之后又有23名国会议员表示反对中海油的购并行动。美国的64名议员与不少经济学家把事件引向政治化,认为中海油71%的股份由中海油集团(国家股)持有,收购资金中有工商银行60亿美元的货款,会影响美国的国家与经济安全。雪佛龙的副董事长也称“雪佛龙与中海油进行的绝非商业竞争,而是在与中国政府竞争,这是不公平的”。

面对非理性的形势,中海油却做得有理有节,强调自己的商业意图是为了提高股东价值,“合并”是善意的;承诺剥离“油气管道、储气设备、码头或其它中游设备”等敏感资产,将其出售或作特殊安排,以消除美国政府和民众的担心;承诺保留优尼科在美国的员工;主动向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申请审查,等等。

无奈中海油敌不过美国式的“民族主义”,他们2005年8月2日输给了雪佛龙,此时中海油的报价仍然超出雪佛龙公司竞价约10亿美元。

事后,中海油与中国的舆论表面上都较为克制,但这一事件势必给美国公司将来收购中国企业蒙上阴影,中国人眼睁睁地看着美国精英们作出非市场经济的举动,感到不解、愤懑乃至要求报复。至此,美国人即使指责中国有什么民族主义情结,也会被后者反唇相讥。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