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生前留下的密诏(诸臣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遗诏)
道光生前留下的密诏(诸臣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遗诏)这三人都是铁帽子王的后世儿孙,该杀的时候还不是一样绝情?自己只是个“议政王”,与当年叱咤风云、乾纲独断的“摄政王”多尔衮的“摄”相去甚远,一个“议”字就决定了他尴尬的现状。多尔衮生前显赫一时,结果一死就被追夺王爵,直到一百多年后才平反。奕訢是个明白人,他心底明镜似的,表面风光无限的世袭罔替与前朝的免死金牌一样中看不中用。之前的几个铁帽子王鲜有善终的,远的不讲,只说事变中刚刚被诛的肃顺、端华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载垣则是怡亲王允祥的五世孙。几天后,两宫太后再发懿旨,赏赐奕訢亲王爵世袭罔替。奕訢固辞,据说哭得声泪俱下。强扭的瓜不甜,两宫太后一看也不能勉强,只得退而求其次,改赐奕訢亲王双俸(每年20000两白银)并且声明,等同治皇帝亲政后,再行恢复世袭罔替。奕訢为什么哭得声泪俱下,拒绝两宫太后的好意呢?史官自然不会讲,但根据史料完全可以推测其心理。有清一代,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有十余位,到两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于承德山庄驾崩,临终立六岁的儿子载淳继位,遗诏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同辅佐幼帝。
然而,就在咸丰皇帝尸骨未寒之际,慈禧太后联手小叔子恭亲王奕訢,以幼帝载淳名义下诏,诛杀肃顺,赐死载垣、端华,流放其他大臣,一举掌控了朝政。
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酉年,所以这一事件史称“辛酉事变”。“辛酉事变”不但是慈禧奠定其政治地位的开端,也是晚清政府内部权力再分配的一次血腥博弈。
肃顺等几位顾命大臣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后,慈禧如愿以偿开启了垂帘听政模式,恭亲王奕訢也因为功勋卓著,捞了个首席辅政大臣“议政王”的职位,在军机处行走。
几天后,两宫太后再发懿旨,赏赐奕訢亲王爵世袭罔替。奕訢固辞,据说哭得声泪俱下。强扭的瓜不甜,两宫太后一看也不能勉强,只得退而求其次,改赐奕訢亲王双俸(每年20000两白银)并且声明,等同治皇帝亲政后,再行恢复世袭罔替。
奕訢为什么哭得声泪俱下,拒绝两宫太后的好意呢?史官自然不会讲,但根据史料完全可以推测其心理。
有清一代,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有十余位,到两宫太后赏赐奕訢之前一共有九位,除雍正朝怡亲王允祥(即电视剧《雍正皇帝》中的十三阿哥)之外,其他八人皆为顺治朝的开国元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庄亲王硕塞、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奕訢是个明白人,他心底明镜似的,表面风光无限的世袭罔替与前朝的免死金牌一样中看不中用。之前的几个铁帽子王鲜有善终的,远的不讲,只说事变中刚刚被诛的肃顺、端华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载垣则是怡亲王允祥的五世孙。
这三人都是铁帽子王的后世儿孙,该杀的时候还不是一样绝情?自己只是个“议政王”,与当年叱咤风云、乾纲独断的“摄政王”多尔衮的“摄”相去甚远,一个“议”字就决定了他尴尬的现状。多尔衮生前显赫一时,结果一死就被追夺王爵,直到一百多年后才平反。
自己如果兴高采烈地接了世袭罔替的这顶铁帽子,根本就是“慕虚名而处实祸”。与其这样,还不如装出一付守财奴的样子,高高兴兴地接受亲王双俸的赏赐。
熟读汉家典籍的奕訢王明白,所谓议政王当不得真,他不过是大清国的首席执行官而已,如果搞不清谁是大、小王,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样的下场不言而喻。
只是令奕訢始料未及的是,寡妇嫂子慈禧这一手玩得太过高明,一个空头支票让他空欢喜了十多年,还没有等到侄儿亲政,他就从大清国的小保安沦落为了国足的板凳队员。
本来,咸丰皇帝安排的后事,在他想来是完美无缺的。咸丰自知不起,他有几桩心愿未了,一是皇权的顺利交接,二是剿灭太平军,保住风雨飘摇的大清江山社稷。
“辛酉事变”虽然实现了清廷最高权力的平稳交接,但两宫太后垂帘,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被诛是违背咸丰遗诏精神的。
好在慈禧太后确实能力非凡,她从幕后走向前台代行皇权,步子比咸丰迈得还要大些。政变实施不久,慈禧就发懿旨,任命曾国藩督办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自巡抚以下皆听节制,着重强调“江浙等处军务,朕唯曾国藩是赖。”为剿灭太平军提供了诸多便利。
在咸丰逝后三年,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军起义终于被成功剿灭。一时间内忧外患皆无,清廷开启了史称“同治中兴”的自嗨模式。
南京陷落,洪逆秀全被从棺材里拖出来挫骨扬灰,清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同治皇帝、两宫太后论功行赏,奕訢功居第一。虽然他一天也没有上过战场,但却赏加三级军功,加授其长子辅国公载澄(时年七岁、长大后成了同治皇帝的最佳损友)贝勒衔,次子载潆(四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就连才出生仅一个月的三子载濬也成了大清国的辅国公。
恭亲王人生瞬间到达巅峰,一时风头无两,甚至盖过了孤儿寡母的光芒。
恭亲王虽然是清末满洲权贵中的杰出人物,但他有的只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最多算是矬子里面拔将军。即便如此,太平军被剿灭后,朝中大臣立即以奕訢马首是瞻。
大家只知有奕訢,而不知有小皇帝,更不知有慈禧太后。明明说好了是“同治”,朝堂却变成了恭亲王奕訢一人独舞的戏台,这让有着极强表演欲的慈禧太后情何以堪?
然而,被诸人众星捧月般哄着,幸福的眩晕已经令奕訢忘记了自己是干嘛吃的,恭亲王的“恭”字当何讲,怎样一个来历了。
原来,道光皇帝当年立储很是踌躇。
道光驾崩,一众大臣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了道光早就写好的传位诏书。秘密立储,是雍正皇帝有鉴于顺治、康熙朝诸皇子争嫡,为消弭兄弟阋墙想出的高招。
不得不说雍正这一招还是十分高明的。
可是当载垣、端华、僧格林沁、穆彰阿等诸位大臣打开放置遗诏的金盒后,不由得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尼玛,金盒中居然放了两道圣旨。
俗话说“天无二日”,道光放两道圣旨在金盒中,在有清一代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众人颤抖着手打开道光皇帝御笔亲书的圣旨,其中一道皇四子奕詝(即咸丰皇帝)立为皇太子,另一道则是立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道光虽然理智战胜了情感,最终选择了奕詝为继承人,但他同时遗诏封奕訢为亲王。这一手却等于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更令新君咸丰尴尬万分。
道光这样做,等于是告诉天下臣民,咸丰并不是他唯一中意的皇储人选,奕訢是备胎。
优柔寡断的道光皇帝莫非是年老糊涂了?
原来,按照清廷祖制,亲贵不得任事,就算是奕訢再有才华,如果咸丰做了皇帝,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养尊处优的做一个太平王爷,不得干政。这对于满腹经纶的奕訢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仔细想来,道光皇帝偏爱奕訢,用一种别出机杼的方式封他为亲王,不过是愧疚的父亲对溺爱儿子所做的一些补偿而已。
道光这样做,却丝毫没有考虑过另一个儿子咸丰的感受。咸丰皇帝虽然不及奕訢有才华,却比他有城府。即位之初,就遵照父亲遗愿,封奕詝为“恭亲王”,其他几个弟弟则为郡王。
一个“恭”字,就明显的传达了咸丰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这个“恭”,并非寻常意义、普通人讲的“兄友弟恭”,而是恭敬的“恭”,恭顺的“恭”。咸丰对父亲的安排心怀不满,哪里会与弟弟讲什么“温良恭俭让”,他只想这个弟弟最好是识相点,夹紧尾巴作人。
为表现君临天下的胸襟气度,咸丰给奕訢安排了一些具体工作,比如代自己出席先帝的忌辰,比如代表自己参加一下朝中故去重臣的丧葬……
不久,爆发了席卷半壁江山的太平军起义,中国出现了南北对立的两个政权,而且太平军派出了北伐队伍,大清王朝岌岌可危。慌了手脚的咸丰想起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俗谚,重用奕訢入值军机处,负责清剿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太平北伐军。
不久,孤军深入的北伐军被剿灭,京师危机解除,北方局面重新稳定。恭亲王奕訢因功勋卓著,咸丰有旨“著交宗人府从优议叙”。
可是,就在奕訢踌躇满志之时,因为其生母、咸丰养母康慈皇太妃的封号问题,兄弟交恶,奕訢被褫夺了所有职务,辛辛苦苦多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此后,奕訢一屁股坐到了冷板凳上,直到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城,奕訢这才重新获得起用,咸丰逃往热河前,任命其为留守,与英法联军展开外交斡旋。
本来,咸丰对奕訢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甚至令他留守北京有些借刀杀人的意思。哪知道奕訢不但迅速与洋人订了城下之盟,英法联军退出了北京城,甚至利用议和良机,趁机将一帮留守北京的官员笼络在自己身周,形成以他为首、胜保、文祥、桂良为辅的政治小团体。
奕訢的所作所为,令远在热河的咸丰更加心存疑忌,自知不起的咸丰在安排后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奕訢,是担心出现第二个多尔衮。因此,他宁愿安排肃顺、端华等八人为辅政大臣,也不愿意让奕訢进入中枢。
对于奕訢与丈夫间的恩怨情仇,慈禧知之甚详,在子少国疑之际,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对小叔子是利用,而非大用。最重要的是,内忧外患都已经成为过往,如今最大的隐忧就是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小叔子了。
一天,就在奕訢象往常一样入值觐见两宫太后时,慈禧不动声色的拿出一道奏章,轻描淡写道:“小六子,有人弹劾你!”
奕訢不以为然道:“这是哪个不开眼的家伙啊?”
“蔡寿褀”,慈禧没好气的说。
“蔡寿祺不是个好东西!”奕訢脱口而出。
“哼!”见奕訢如此不识趣,慈禧从鼻子里冷哼道。蔡寿祺是不是好东西,她当然心中有数,重要的是这个家伙罗织了奕訢揽权、纳贿、徇私、骄盈等十大罪名,要求恭亲王“归政朝廷,退居藩邸,请别择懿亲议政。”
奕訢也不想想,没有慈禧在后撑腰,一个小小的蔡寿祺怎么敢点名道姓的弹劾皇帝的亲叔叔?一番动作后,奕訢被免去议政王的衔,“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慈禧没有对奕訢赶尽杀绝,并非仁慈,而是奕訢在朝中经营多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倘若逼得狠了,害怕闹出些其它动静就得不偿失了。
仍命其在军机大臣任上,只是双方妥协的结果罢了。
此后,慈禧始终打压奕訢,不让他翘尾巴,直到儿子同治顺利亲政,这才松了一口气。
慈禧从开启垂帘听政模式之后,运筹帷幄剿灭了太平军,实现了咸丰多年夙愿;扶持儿子同治顺利亲政,然后主动撤帘归政。完成这两件事情,就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咸丰皇帝了。
从这一层面上讲,慈禧对清廷还是有功无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