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尖下巴大眼睛的老一代女演员(她塑造了无数银幕经典人物)

尖下巴大眼睛的老一代女演员(她塑造了无数银幕经典人物)佩戴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人民艺术家秦怡风采依旧,她的“青春之歌”永不谢幕。“活着,就要拍戏,活着,就不退缩。”就在刚上映不久的电影《一切如你》中,身体抱恙的她手捧保温杯,坐在轮椅上,坚持在医院完成了拍摄……海拔3800米的青藏高原上,她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以93岁高龄挑战60多岁的角色,主演自己担任编剧的《青海湖畔》。电影《妖猫传》中,95岁的她白发红颜,端坐在机杼旁织着白绫。不足一分钟的镜头,她将“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画面演进了观众的心里。从艺八十载,从话剧舞台到大银幕,她塑造了无数经典的角色,回荡在几代人的青春记忆里。

□楚天都市报记者满达发自上海

人物档案

秦怡,女,汉族,中共党员,1922年1月生,上海市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委会顾问、一级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演了《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女篮五号》等30多部影片,塑造了多个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今年9月29日获颁“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尖下巴大眼睛的老一代女演员(她塑造了无数银幕经典人物)(1)

秦怡近照新华社发

海拔3800米的青藏高原上,她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以93岁高龄挑战60多岁的角色,主演自己担任编剧的《青海湖畔》。

电影《妖猫传》中,95岁的她白发红颜,端坐在机杼旁织着白绫。不足一分钟的镜头,她将“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画面演进了观众的心里。

从艺八十载,从话剧舞台到大银幕,她塑造了无数经典的角色,回荡在几代人的青春记忆里。

“活着,就要拍戏,活着,就不退缩。”就在刚上映不久的电影《一切如你》中,身体抱恙的她手捧保温杯,坐在轮椅上,坚持在医院完成了拍摄……

佩戴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人民艺术家秦怡风采依旧,她的“青春之歌”永不谢幕。

尖下巴大眼睛的老一代女演员(她塑造了无数银幕经典人物)(2)

从艺之路

1922年农历正月初四夜里,上海南市的深宅大院内,一阵“哇哇”的啼哭声划破了夜的宁静,一名女婴呱呱坠地。

这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因为生活难以维持,女婴父亲只得狠心将她遗弃。若不是十岁的大姐一路尾随,将六妹抱回家,打消父母遗弃女儿的念头,中国电影史上或许永远不会出现秦怡这个名字。

秦怡幸运地留在了父母身边,在家人的呵护下度过了童年时光,也爱上了进电影院看电影。

1937年冬,上海沦陷。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16岁的秦怡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上前线,做战地护士。”

1938年夏天,秦怡偷偷离开家,踏上前往香港的轮船,从广州辗转到武汉。在武汉,秦怡原以为能实现自己参军赴前线抗日的愿望,却遭遇阴差阳错的变故,乘船逃往大后方重庆。

机缘巧合之下,秦怡在重庆加入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

初登舞台,在话剧《中国万岁》中出演要求参军抗战的热血青年。初演电影,她在《好丈夫》中扮演中年农村妇女。在一次次的锻炼中,秦怡在演员这条道路上不断成长。

加入中华剧艺社后,秦怡主演的话剧《大地回春》一炮打响,在重庆引起轰动,被誉为“抗战五年来第一部史诗”,秦怡也因此声名鹊起。经过岁月的洗礼和舞台的锤炼,秦怡的表演艺术大有长进,并逐渐走向成熟。

从重庆转场成都,秦怡主演的话剧更是锦官城内引起轰动。

1945年抗战胜利,秦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上海。作为蜚声全国、深受观众喜爱的话剧名旦,秦怡片约不断,在大银幕上绽放光彩。

银坛放歌

在从艺生涯中,秦怡始终心怀国家民族,追求进步。

上海解放前夜,在地下党和剧作家陈白尘的鼓励下,她冒着被关押和枪杀的危险,赶排了一部反映上海工人护厂队为保护工厂财产,同反动派作英勇斗争,迎接解放的话剧。

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秦怡激动万分。上海各界群众庆祝上海解放的盛大游行,秦怡挥舞彩旗,迈着轻快的步伐,满怀激情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在银坛,秦怡仿佛一个活跃的音符,尽情地奏响青春之歌。

1949年11月,刚成立不久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第一部故事片《农家乐》,秦怡有幸出演女主角拉英。她深入山东农村体验生活,在当地一位贫困女青年家住了几十天。

电影《两家春》,她饰演反抗包办婚姻,勇敢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主角坠儿;《马兰花开》一片,她出演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女推土机手马兰。

新中国成立后,秦怡参与拍摄的数十部影片中,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女篮五号》和《铁道游击队》。《女篮五号》中,秦怡出演“女篮五号”的母亲林洁。虽是配角,秦怡准确把握了角色的心理变化,感情流露真实动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铁道游击队》是几代人的经典回忆,她出演片中唯一的女角色芳林嫂,其精湛的表演令人难以忘怀。

1959年5月,秦怡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同时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带着这样的心情,她参演了电影《青春之歌》,扮演女革命者林红。这个角色戏份并不多,但秦怡一遍又一遍研读剧本和相关材料,深刻地掌握角色的内心世界,其出色的表演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

周恩来总理看过电影后鼓励秦怡:“你演的林红很不错,所以说一个演员演一个戏不在乎戏多戏少,也不在乎是主角还是配角,关键是要把这个任务塑造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去……”

永不谢幕

秦怡是一名伟大的演员,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唯一的儿子“小弟”16岁时罹患精神疾病,为了弥补母爱,她坚持不把孩子送入精神病院,一直带在身边自己亲手照顾。直到2007年,59岁的“小弟”因尿毒症并发肺炎在医院病逝。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她又捐款3万元。秦怡说,这些钱原本是给“小弟”准备的,他不在了,就捐给最需要的人。

秦怡说:“活着,就要拍戏,活着,就不退缩。”她在银幕上的“青春之歌”从不曾谢幕。

2015年,她伏案一个半月写成的剧本《青海湖畔》开拍。已是93岁高龄的她担纲60多岁的女主角,并亲自前往海拔3800米的青藏高原拍摄。面对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秦怡毫不畏惧,通过精彩的演出,讴歌了为青藏铁路通车攻克冻土层难题的气象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献身中国建设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她以95岁高龄出演电影《妖猫传》中白发老宫女一角。虽然只有几场戏,但秦怡没有一丝懈怠,将一个鹤发红颜的宫女演进了观众心里。她说:“我只要活着,我这一辈子总归是属于电影,不会属于别的。”

今年9月上映的电影《一切如你》,又出现了秦怡的身影。影片拍摄时,秦怡生病住进了医院,但她不言放弃,最后在医院坐着轮椅,完成了自己戏份的拍摄。

9月29日上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秦怡因身体状况不允许,只能留在华东医院的病房收看电视直播。

面对“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秦怡说她最牵挂的,还是她爱了一辈子的电影。

“感谢党给我的这份荣誉,我永远爱我的祖国。我得到了国家荣誉,还要去做,再怎么累,也要去拍戏的。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97岁的秦怡动情地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