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因为发髻代表着武士的尊严,被割下发髻等于失去尊严,这在武士道精神中,比丧失生命更可怕。为什么?影片批判了武士道精神在现实中被扭曲的呈现。主旨层面的影评探讨已有很多,笔者想谈谈另一个细节。图片来自《切腹》剧照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决斗战败的武士,被对手割下发髻,而后选择切腹自杀。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1)

图片来自《切腹》剧照

电影《切腹》是日本电影界与黑泽明齐名的导演——小林正树,他是日本左派代表的导演。(与右翼势力相对)

这部电影片名乍听会让人觉得有点惊悚,但实际观感是一部主题深刻的片子。同样豆瓣网友也给到了9.3的高分,好于99%剧情片。

因为是剧情片,故事情节对结局很重要,所以在此不过多剧透。

影片批判了武士道精神在现实中被扭曲的呈现。主旨层面的影评探讨已有很多,笔者想谈谈另一个细节。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2)

图片来自《切腹》剧照

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决斗战败的武士,被对手割下发髻,而后选择切腹自杀。

为什么?

——因为发髻代表着武士的尊严,被割下发髻等于失去尊严,这在武士道精神中,比丧失生命更可怕。

换言之,武士道认为,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另一细节亦能佐证这一点,老武士面对家境艰难,外孙、女儿因无钱医治生命垂危。老武士典当了家中物品,却始终未曾卖掉自己的武士刀。

因为这被视作为比武士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类似于尊严的意义。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3)

图片来自《切腹》剧照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尊严和生命究竟哪个更重要?

由于文化与时代的区隔,起初我觉得割掉发髻算什么,头发可以再长,可生命只有一次。怎么能如此盲昧地放弃生命?

随即,转念一想,代入至中华文化,尊严高于生命的历史思潮何其少也?

士可杀不可辱的儒家文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拒领美国救济粮而活活饿死的朱自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礼记》中不食嗟来之食而死的齐国人……

太多史实证明了中华民族崇尚尊严的风骨。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4)

图片来自《切腹》剧照

但同时,为了长远利益,忍受眼前屈辱,保存生命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能忍受胯下之辱的西汉军事家韩信、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经历劳改批斗特殊历史时期在晚年写下《牛棚杂忆》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当代相声演员郭德纲曾说过一句粗俗却颇有哲理的话“每个人都有吃屎的时候,只要别嚼就行。”

这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或许会经历“有失尊严”的时刻,你要努力挺过来,别去回味太多。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5)

图片来自《切腹》剧照

就像大丈夫能屈能伸,暂时的“屈”,是为了最终的“伸”。

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告诉我们,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暂时放下尊严,保存生命,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

那么疑惑了,笔者正反两面都佐证了,要尊严,也要生命,那这二者究竟谁更重要?

黑泽明武士切腹(日本武士被剪发就要切腹自杀)(6)

图片来自《切腹》剧照

笔者的观点是:小事上忍辱负重不要逞一时之快,大事上涉及原则绝不退让。

如何区分小事、大事?那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下自己的判断。

普适观点来看,比如路上遭遇强盗,那必然是保住生命为先,能屈能伸乃“小节”

而国难当头,敌方逼迫你做汉奸,那必然是守住尊严,宁死不屈是为“大义”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作者简介:我是茅屋小草,爱电影爱读书爱思考,每日分享一篇原创书影音的精华与感悟,与你共创富足自由的精神家园。

如果觉得我的文字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