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经典战役全集图示(粟裕苏中七战七捷)
粟裕经典战役全集图示(粟裕苏中七战七捷)此时日军投降之后他更是目标明确,那就是想尽办法把我军给打败,从而实现他全国独裁的目的。此时最让蒋介石担心的一支队伍,就是在苏中地区的粟裕,因为这里离南京太近,粟裕一个猛子都能扎到老蒋面前去。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并不希望和平,他的心腹大患并不是日军。林彪曾经评价粟裕说:他是唯一一个打仗比我厉害的人。他甚至看粟裕的战报时无不羡慕的感叹:“粟裕净打神仙仗!”粟裕打仗到底有多神呢?也许苏中战役的七战七捷最能体现他的水平,以弱势兵力、弱势装备连战连捷,最终以区区三万人打败12万国军。这样的“神仙仗”粟裕到底是怎么打的呢?
文|夜谈
编辑|王图往迹
不输林彪的战神粟裕:苏中战役七战七捷,以3万兵力完胜国军12万!
粟裕将军
林彪曾经评价粟裕说:他是唯一一个打仗比我厉害的人。他甚至看粟裕的战报时无不羡慕的感叹:“粟裕净打神仙仗!”
粟裕打仗到底有多神呢?
也许苏中战役的七战七捷最能体现他的水平,以弱势兵力、弱势装备连战连捷,最终以区区三万人打败12万国军。这样的“神仙仗”粟裕到底是怎么打的呢?
1、粟裕奇兵出苏中,老蒋视作心腹大患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并不希望和平,他的心腹大患并不是日军。
此时日军投降之后他更是目标明确,那就是想尽办法把我军给打败,从而实现他全国独裁的目的。此时最让蒋介石担心的一支队伍,就是在苏中地区的粟裕,因为这里离南京太近,粟裕一个猛子都能扎到老蒋面前去。
所以老蒋在1946年6月左右派自己的心腹大将李默庵带着12万大军前去,想要把粟裕将军的队伍消灭在苏中地区。
当时粟裕在苏中地区所拥有的兵力非常少——只有三万人左右,而且武器装备落后,相反李默庵那边都是国军精锐,全部被老蒋精心装备,是全套美械装备。3万落后的小米加步枪,如何打12万精装美械部队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善于出奇制胜的粟裕。
当时李默庵准备让国军49师、83师、25师齐出,这其中83师是最强的一支,而49师则是最弱的一支。大约是对于粟裕之前的作战风格有所了解,李默庵觉得粟裕肯定会先挑自己的弱点,也就是实力最差的49师动手。
于是49师被他放在最后面,李默庵认为这样自己就可以保证粟裕打不到自己的弱点,而被自己的优势力量打击。
然而李默庵却不知道,善于出奇制胜的粟裕给他来了个逆向思维。
2、李默庵想要“藏拙”,却不想粟裕逮住他的精兵打这次粟裕没有瞄准国军最弱的49师,反而把矛头指向了国军最强的83师。除了出奇制胜的逆向思维之外,也因为83师太过于骄傲自大,甚至都没有及时做好战备,并且靠粟裕所部很近。
李默庵
这么好的机会粟裕当然不会错过。
于是7月13日他对这个强大但是骄傲的83师,在宣泰地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83师甚至大部分都没有找到据点,在野外遇上粟裕的突然袭击,大部分力量都遭到巨大损失。
激战打到15日拂晓时分,最终以83师损失3000多人告终。
初战告捷之后,粟裕这边更加有了底气,而李默庵那边则被粟裕打来了脾气。李默庵非常想不通:自己这么优势的美械装备,怎么被粟裕的那些个散兵游勇打败了?
不服气的他准备把49师拉过去增援,凭借兵力优势来对抗粟裕将军。
本来这个时候粟裕想的是先去打掉国军65师,然而这个49师大约是第一波没有遭遇战斗,所以在第二波当中就特别的兴奋,朝着我军要害地区冲上来。粟裕将军灵机一动,改为先打这个弱的。
我军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花了三个晚上强行军50千米,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冲到49师的面前。
3、救火大队变成“送人头”大队,粟裕打得敌人晕头转向49师本来是想着过去靠着队友挣点儿功劳,谁知道打着打着自己变成了主角,被粟裕将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经过我军19日 20日两天激战下来,全歼49师师部、第26旅、第79旅大部也被歼灭,一共灭敌一万多人。
打完这一仗下来,李默庵那边彻底得出离愤怒了。
而我军在经历了几天长期的战斗之后,在体力、弹药方面也开始疲惫。所以粟裕将军决定收缩势力,让自己的部下大部分去休息,只留下了四个团在后面通过积极的运动防御,对敌军进行迟滞、消耗和阻挠。
而李默庵那边派大兵过来想要报仇,这次似乎打得非常的“顺利”。
因为我军连续把几个据点让出,给了李默庵一种自己连战连胜的幻觉。就这样我军一路撤离,在几天的过程当中以200人伤亡的代价,换得了歼灭敌人3000人的战果。
在战术性撤退途中造成这样的战果,这个战绩可以说相当厉害了。
更厉害的是,在我军接连歼灭敌人的情况下,敌军那边却产生了自己取得胜利的幻觉,为粟裕将军下一步行动打下了基础。
在休整得差不多的同时,国军差不多再次靠近了我军。这次粟裕将军又来了一次神仙仗,他盯上了49师残部105旅。而这个105旅大约是感受到了一点味道,所以就跟新7旅进行换防,想要让战力强一点的新7旅来守李堡,新7旅也是风风火火跑过来换防。
4、抓住破绽巧出击,敌人又上当了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更尴尬的局面——105旅松松垮垮的刚出城,新7旅则只有旅部和一个团到了李堡,其他的大部分队伍还在外面慢慢走。
这样一来粟裕自然不可能放过他们了。首先一个猛子把李堡垒内的新7旅旅部,以及跟它的旅部在一起的团消灭;然后出来又把105旅一个团消灭。这个时候国军还没反应过来,驻扎在海安的新7旅一个团继续到李堡去接防,结果又被粟裕将军顺路一波全歼。
仅仅花了20个小时左右,这一战歼灭国军8000多人。
这下子把国军打怕了,赶紧调整战略部署,想要改变自己接连挨打的局面。然而此时国军的第49师、第83师都被打散,建制上面不完整了。所以他这么一调整,反而露出了一个更大的破绽,那就是各个兵力分布非常的分散,而且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更加的不好。
所以粟裕再一次发动了进攻,这次他把目标瞄向了交警大队。
这些人的战力虽然不如正规军强,但是也是国军一支重要的战斗力量。粟裕带着我军突然向丁堰、林梓发动进攻,从8月21日晚上打到8月22日,歼灭敌交警大队5000多人,打通了南通至如皋的公路,使得我军可以顺利西进泰州、扬州。
这么一连串的失败下来,让国军感到了致命威胁。所以他们准备再一次扩大攻势,要凭借自己的装备和兵力优势挽回败局。
此时我军正在如皋附近。国军方面判断,接下来我军可能要打如皋,所以他们派99旅增援如皋地区,同时让扬州地区的25师北上加入战团进攻我们已经夺取的邵伯地区,企图通过这种两面夹击的办法,减轻如皋等地国军的压力。
5、神出鬼没的粟裕大军,搞得国军首尾不能相顾此时国军25师来势汹汹,若是跟他们正面打,估计我军得付出不少的代价,才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所以粟裕再一次用了一招奇兵。
他让第10纵队和第2军分区部队固守邵伯,然后派出一支机动部队主动出击,前往海安、姜堰发起进攻;另一支机动部队朝着泰州进发。
国军那边最怕听到某个交通要道失守,看到我军往泰州地区进攻,自然赶紧调25师回援。然而这支机动部队的第一对手,却是截击前往如皋地区的第99旅。
国军第99旅大约也是被之前的打法搞怕了,所以这次他们还专门派第187旅、79旅接应,想要凭借人多装备好抗住可能的袭击。然而抵不过我军机动能力好,他们还没有完成接头就先被我军给追上了。
第99旅、第187旅、第79旅被分割包围,然后实力最弱的第99旅被首先歼灭;紧接着我军调转兵力又去进攻另外两个旅,那两个旅也被我军歼灭一部分;然后乘胜追击进攻黄桥,黄桥的守军第160旅5个连投降。
紧接着我军再一次长驱直入,在白米、曲塘等地接连获胜,打得国军那边心惊肉跳。
这一带的战役直接歼灭敌军1.7万多人,给国军方面造成了关键性的伤害。
6、七战七捷,粟裕战神之名天下传而上去帮忙的25师还不罢休,在国军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朝着邵伯等地强攻;然而我军方面借着工事坚固,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第25师猛烈进攻不下来,回头一看如皋到黄桥一带我军连连获胜,自己的侧翼已经暴露在了我们的眼前。
感到大事不妙的25师赶紧撤退。
如此一来整个苏中地区的七次战役,通过粟裕将军一次又一次的出奇制胜,直接获得了七次连胜。尽管我军一开始仅有3万多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吸收敌军,同时缴获敌军大量的装备,并且鼓舞士气吸引更多人参军。所以一场仗打下来我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粟裕的这个战绩也奠定了他战神的地位,从此之后不管是我军还是国军那边都知道粟裕将军打仗手法多变。
伟人称赞他:“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与他一起共事的陈毅元帅称赞他:“愈出愈奇,越打越妙。”
刘伯承元帅更是高度评价他是:“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作为同事的这些将帅都给粟裕竖大拇指,老蒋那边看粟裕的眼神就很不好了。毕竟只要战场上碰到粟裕,基本上一场大败就没法跑了。哪怕是像王耀武这样的国军名将,最终也被粟裕将军率部生擒活捉了过来,不得不说粟裕将军打仗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