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控saas 价格(费控SaaS决赛交锋无报销)
费控saas 价格(费控SaaS决赛交锋无报销)作为to B SaaS服务行业,报销这件事是为数不多的既toB又toC。对于企业来讲,传统费控仅仅是在优化事后报销这一流程环节,起到加强费用管控的作用,但对于升级C端员工支付体验来讲,还远达不到。时至今日,这两种切入方式正在相互渗透趋于融合,爬坡过程中两方各有优势利弊。但为何两类玩家都在此刻瞄准了“无报销”,是营销口号还是未来趋势?关注费控SaaS行业的朋友多少都有了解,从2014年开始,该赛道涌入了大批玩家,2016年迎来了行业井喷,之后经历了一场行业大洗牌,在一大批入局企业逐渐淡出赛道视眼之后,2020年疫情爆发,进一步加速了赛道玩家的决赛之争,存活下来并高速发展至今天的几位玩家,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为的就是最后的跑赢行业。谈到新的增长曲线,就不得不关注下费控SaaS赛道今天各方玩家的南北坡爬珠峰现象。我国费控玩家从早期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赛道切入方式:一种是以易快报、每刻报销为代表的
8月21日,有细心的业内朋友发现,今年3月高瓴领投的费控SaaS企业分贝通,一夜之间,将北京各大办公楼宇电梯内贴满了“干掉报销”的海报。
8月23日,另一家费控SaaS企业易快报发布了最新一轮的融资消息,醒目的亮出此轮融资最新解决方案“无需报销 易会档”。
一时间,关于“无报销”话题的讨论在行业各处争相出现,甚至当天就有文章发言称“打着无报销的口号就是在欺负财务不懂IT和系统”,这种行业内同时发声实为罕见。
为何各路玩家都狭路相逢在了“无报销”?
关注费控SaaS行业的朋友多少都有了解,从2014年开始,该赛道涌入了大批玩家,2016年迎来了行业井喷,之后经历了一场行业大洗牌,在一大批入局企业逐渐淡出赛道视眼之后,2020年疫情爆发,进一步加速了赛道玩家的决赛之争,存活下来并高速发展至今天的几位玩家,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为的就是最后的跑赢行业。
谈到新的增长曲线,就不得不关注下费控SaaS赛道今天各方玩家的南北坡爬珠峰现象。
我国费控玩家从早期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赛道切入方式:一种是以易快报、每刻报销为代表的从报销SaaS切入,逐渐向场景过度的南坡爬珠峰;另一种是以分贝通、云快报为代表的从交易场景切入,逐渐向费控过度的北坡爬珠峰。
时至今日,这两种切入方式正在相互渗透趋于融合,爬坡过程中两方各有优势利弊。但为何两类玩家都在此刻瞄准了“无报销”,是营销口号还是未来趋势?
作为to B SaaS服务行业,报销这件事是为数不多的既toB又toC。对于企业来讲,传统费控仅仅是在优化事后报销这一流程环节,起到加强费用管控的作用,但对于升级C端员工支付体验来讲,还远达不到。
而“无报销”却不是,无报销是企业支付,直接解决了员工端垫资多、报销体验差的核心痛点;同时由服务商直接为企业结算、统一开票,这也彻底解决了财务发票审核量大、发票合规管理等痛点,是对企业费用管理和员工体验的双赋能。
也就是说,“无报销”让传统优化事后报销流程再往前走了一步,从事后走向了事前。无论是对企业用户、还是对费控SaaS厂商来讲,这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2020年,简约费控合伙人、副总裁刘昕曾在一篇公开采访报道中回答道:“报销其实只占了企业内部很小的一块费用,通常被称为“管理费用”,在国内可能只占到企业年销售额的10%左右,仅仅在报销层面节省成本,节流空间不大。但是如果从报销的上游环节入手,打通企业外部的商旅平台,比如机票、打车、酒店等,同时纳入企业的对公采购支付和营销费用(营销费用视行业不同,可能占到收入的30%以上)、间接采购,将报销的边界从费控拓展到场景,企业就更有动力进行费控数字化的建设。”
也就是说,对于进入决赛局正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玩家们来讲,抢占了“无报销”的背后意味着玩家们打开了场景侧这个更大的增长池子;同时,“无报销”还让先到先得的玩家占据了差异化优势,无论是哪方玩家,只要终局想清楚了都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无报销”已是未来趋势!
不光玩家这样想,连资方也看好了“无报销”。
2021年3月,第一家提出“干掉报销”的分贝通完成了由高瓴、腾讯联合领投的C轮融资,资方买账的正是分贝通这套“无报销”的下一代企业支出管理模式。
而刚刚发布了新一轮融资的易快报,领投资方软银愿景二号基金和跟投的老股东们也同样买账了易快报的最新解决方案——“无需报销 易会档”。
实现企业“无报销”哪方玩家更有胜算?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都是爬珠峰玩家,哪方会更先登顶呢?这一有趣的猜测我们不妨从玩家们的过往发声和事件中找寻下痕迹。
据悉,目前已占据了“干掉报销”先发优势的玩家分贝通,一开始,资本也看不懂其先做场景再做费控的迷惑路子,直到今天,似乎大家才看出了些门道。
在“干掉报销”这件事前上,据最新了解,分贝通现已完成90%的(商旅用餐、企业采购、补助福利、备用金、对公支付)企业支付无报销,是行业内唯一一家通过“场景 交易 费控”的组合拳模式,让企业员工端的支付体验和C端的支付体验变得一样便捷。
回看分贝通创始人兰希在过去的公开采访中的回答,兰希表示:“‘SaaS 交易’的模式是具有行业颠覆性的,它的颠覆性不单单是颠覆了报销这件事,而是改变了企业支付本身。”
据了解,分贝通从2016年创立到后面的4年多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交易场景,一路做完了账户、资金、交易、结算、以及内外生态,连接了200多家供应商。据2021年分贝通的最新融资报道介绍,目前分贝通在90%的无报销中,除了平台连接商旅用餐、出行等这些以外,还通过链接银行生态,创新出虚拟卡付、和网银付的新一代支付方式,让传统对公支付体验和备用金申请再报销的体验彻底改变。
但是,关于“干掉报销”的选择路径,兰希自己也曾表示自己选了一条更难的路线,因为做场景挑战非常大。
虽然北坡爬珠峰的难度巨大,但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只要走过了前期,后期会让企业在赛道中的爬坡速度更快。对于这一点兰希在2020年底的采访中回应:“现在的分贝通用15个月的时间可以做到友商85%的费控软件功能,并且是有选择性的做。”
费控SaaS赛道内除了分贝通从北坡爬峰外,汇联易、易快报、简约费控、每刻科技等更过的费控玩家都是从南坡爬峰。
南坡爬峰的优势点就是更加聚焦于事后费控,但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在从做报销费控切换到场景时,首先要自我革命,过去因为报销场景多、报销量大,报销系统的价值更凸显。在其他玩家已经打出了“无报销”这张牌,这时挑战会更大,除了需要付出更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外,还会在资源深耕方面存在较大的时间挑战,很可能是“机遇不等人”。
除此之外,每刻科技CFO魏强也曾在公开采访中回应过后做场景还有很多其他挑战。魏强指出:“做场景就是做平台,特别是商旅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资源、堆人力的事情。因为在提供质优价廉的商旅服务时,还经常会收到用户的咨询,或者要求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这是件有足够资源的大型平台才适合做的事情,比如阿里、携程和滴滴,这样更符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问题交由专业的系统或平台去解决’这个原则。”
汇联易创始人&CEO张长征也曾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一家SaaS厂商,如果贸然去做企业交易,实际上是一种战略的不聚焦。”这也侧面说明,从费控过度到场景从战略侧到落地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而从场景到费控目前来看挑战集中在前期,后期的挑战明显小很多。
国外“无报销”发展
近几年,美国企业支出管理领域也不断涌现出如Brex、Divvy、TripActions独角兽企业。Brex和Divvy将企业费用管控与企业信用卡进行了结合,TripActions将商旅消费场景与企业信用卡进行了结合,而这三家独角兽企业均是在短短五年内达到了几十亿美金估值。
而该领域的另一家上市企业Bill.com,深耕企业对公支付,今年5月,Bill.com成功收购Divvy,实现了企业支出管理业务的全覆盖。
除此之外,近日了解到,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的赛道新秀Ramp,创立至今仅两年时间,已在近日完成了3亿美元的C轮融资。据悉,此次融资,资本市场对其估计是39亿美元。Ramp同样也是以“无报销”模式,通过企业卡和员工支出软件,让企业从消费的一开始就进行企业支出管理,帮助企业省时省钱。
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南北两坡都在不断涌现发展迅速的费控SaaS企业。
关于今天这场“无报销”硝烟,我们很自然的会联想到互联网发展这些年,很多颠覆性的创新反而来自于“门外汉”。传统报销、企业支付在过去些年迟迟没有大的变化,除了底层基础设施不具备以外,更关键的是思维模式,苹果颠覆传统手机即是如此,特斯拉颠覆传统汽车亦是如此……
回归今天的“干掉报销”的本质,其实无论是对于企业用户还是赛道玩家,报销都不是企业费控的底层需取,节约成本才是!
而今天,无论是从哪侧爬珠峰,都已证实了“费控 场景”必将是解决企业费控最佳的模式,至于哪方更胜一筹,作为行业吃瓜群众,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