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哪些产业迎来新机遇(碳四深加工未来前景广阔)
碳中和背景下哪些产业迎来新机遇(碳四深加工未来前景广阔)图二(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红)四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好C4资源,推动下游产品精细化、多元化、高端化,从而改变我国化工行业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战略性新型材料缺乏的局面。一是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密切关注国内外C4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提高乙烯装置副产C4分离技术的水平。二是如何增强C4下游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的能力,加快推进C4企业转型。三是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MTBE将不再作为调油组分使用,绝大多数的MTBE将被迫停产或转产。如何积极应对乙醇汽油政策对MTBE的影响,加快推进MTBE转产的问题?
2019年7月31日,201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大会在烟台东山宾馆盛大召开。8月1日上午9点整,本次经济形势分析大会C4分论坛在东山宾馆多功能厅举行。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迅速提升,乙烯产量不断增加,作为副产品的C4产量也不断扩大。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好C4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下游衍生品,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我国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图二(石油化工联合会顾问、原党委常务副书记曾坚)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产业升级换代趋势明显,产业链不断完善,精细化、多元化、高端化成为国内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而C4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特性,使其成为化工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中间体,与许多化工产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好C4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下游衍生品,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我国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密切关注国内外C4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提高乙烯装置副产C4分离技术的水平。
二是如何增强C4下游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的能力,加快推进C4企业转型。
三是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MTBE将不再作为调油组分使用,绝大多数的MTBE将被迫停产或转产。如何积极应对乙醇汽油政策对MTBE的影响,加快推进MTBE转产的问题?
四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好C4资源,推动下游产品精细化、多元化、高端化,从而改变我国化工行业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战略性新型材料缺乏的局面。
图二(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红)
2017年上海钢联与山东隆众达成战略合作,完成强强联合,隆众资讯在上海钢联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行业资讯和原创数据体系,力争为石化行业的新老客户提供更准、更快和更好的服务。经过2018年一年的整改洗礼,隆众的成长有目共睹。隆众主要涉及能化版块11个行业,29个产业链产品供应服务,跟踪大宗商品品种超过500余个。主要服务项目有基础价格采集、数据研究、会展服务、数据终端、调研咨询、价格指数等等。隆众资讯始终恪守客观、公正和独立的第三方原则,为全球客户提供准确、及时、便捷和科学的一体化全方位服务。在“资讯 产业大数据”方面,我们持续推进内容的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数据体系的闭环延展,目前隆众资讯已与诸多行业重要客户、政府相关部门在油、气、化工等多领域达成合作并得到认可。
为更好的服务国内外大宗商品产业链上的用户,我们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和烟台市政府的指导下,协助承办了此次行业内规格最高的盛会--“2019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式分析会”,共同探讨大宗商品行业的运行和发展,产业与金融的融合,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格局的演变。
伍桂松:碳四资源及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图三(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伍桂松)
世界碳四供应保持平稳增长,其中丁烯供应量将快速增长,受益于东北亚地区炼化产业快速发展。未来5年,东北亚丁烷、丁烯均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LPG供应主要来自炼厂和进口,少量来自油气田、乙烯厂、煤化工和LPG深加工企业。2018年国内液化气产量、进口、消费仍保持增长势头,自给率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回升。碳四深加工产业体系庞大而丰富,利用方式包括混合物或分离后的单组份,产品体系以调油组分为主。然而油品消费增速放缓,监管政策从严,挤压调油组分利润以调油组分为主导产品的独立深加工企业或将面临困境,行业洗牌、整合或将在所难免。
炼油行业“降油增化”,2018年化工类深加工装置产能释放,化工利用增值潜力更大,其中,化工类深加工装置产能释放主要有正丁烷法顺酐和2-PH。然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以调油组分为主导产品的独立深加工企业或将面临困境,后续碳四深加工产品将开始全产业链优化,上游装置降低异丁烯产率,下游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罗艳托:乙醇汽油时代来临,MTBE行业该如何应对及转型?
图四(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市场营销所罗艳托)
国内《车用乙醇汽油》标准规定不得人为加入含氧有机化合物,燃料乙醇和MTBE均为高辛烷值含氧化合物,添加MTBE的乙醇汽油难以满足氧含量不超过0.5%(质量分数)的质量要求,故MTBE、醚化轻汽油等组分将不能再作为汽油调合组分使用。因MTBE下游用途中95%用于调合汽油,这就意味乙醇汽油全面覆盖后,MTBE转型成为必然。
MTBE装置疯狂上马时C4供不应求,MTBE装置停产后如何对C4资源尤其是异丁烯进行利用,如何衔接碳四上下游装置,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损失,将是炼厂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次,MTBE该如何转型?一度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针对MTBE转型,给出以下建议:
1、裂解生产高纯度异丁烯→聚异丁烯、丁基橡胶:齐鲁石化MTBE装置将醚化与醚解技术结合起来,既能生产MTBE又能生产高纯度异丁烯,生产出高附加值的聚异丁烯、丁基橡胶等化工产品。
2、叠合加氢生产异丁烯→异辛烯/异辛烷:石家庄炼厂MTBE装置改造为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业装置,生产出合格异辛烯产品,辛烷值达102以上,为炼化行业应对MTBE困局提供了参考。
3、其他精细化工品: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有机玻璃(PMMA),制造树脂、涂料、粘合剂、润滑剂,它还可以用于表面涂料、聚氯乙烯改性抗冲击ACR和MBS、腈纶第二单体、医药功能材料等。
4、调和出口汽油:关注周边国家市场、政策动态,调和出口汽油。
姚世宁:异丁烯下游高价值产品及前景分析
图五(伊斯特威尔市场研发总监姚世宁)
关于异丁烯的出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混合碳四中异丁烯的出路,主要为烷基化。烷基化是未来MTBE去产能方向,可消化大量异丁烯。2、MTBE裂解制高纯度异丁烯的出路,其出路主要为:聚异丁烯、丁基橡胶、MMA、异戊二烯、叔丁醇、二异丁烯DIB(齐聚)等。其中MMA进口依存度比较高,国内后续装置配备建设逐步到位后,对于异丁烯需求量较其他产品占有优势。
异丁烯装置出路主要为:1、MTBE装置改造为齐聚装置,开启油、化两路。2、油品出路:间接烷基化技术。间接烷基化技术(InAIk)是指将异丁烯叠合(齐聚)成异辛烯,然后将异辛烯加氢成为异辛烷的过程。这样获得的异辛烷组成和性质均与异丁烷—丁烯烷基化产物相似,但具有更高的辛烷值和更低的RVP,且叠合和加氢反应均可采用成熟的固体催化剂,生产过程环境友好。美国的一些MTBE生产商已采用InAIk工艺将MTBE装置改造为异辛烷生产装置。3、新工艺:齐聚(叠合)。齐聚工艺可以优质烯烃,间接生成烷基化后MON和RON均超100!对比直接烷基化的烷基化油,辛烷值要高出5-6个数值。虽然MTBE行业面临洗礼,但是异丁烯出路并未被堵,后续新装置改造及油品出路还是比较可观。
徐春明:烷基化油行业装置不断涌现,新一轮生存竞争挑战开启?
图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徐春明)
2016-2018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近年来随着环保的日益严格,汽油质量逐步升级,随着汽油升级的步伐加快,作为汽油原料的烷基化汽油质量跟随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汽油池中汽油原料主要为:直馏汽油、重整汽油、催化汽油、烷基化油、MTBE、混合芳烃等。因烷基化汽油比较清洁,无硫无芳烃,逐步得到高品质汽油的青睐。
随着汽油消费量的增加,烷基化油需求跟随逐步提升。近两年来主营单位烷基化装置投产不断涌出,2018-2019年烷基化产能继续扩大,总产能突破2000万吨。装置陆续发展的同时,烷基化生产工艺也在逐步提升。目前烷基化工艺主要为:浓硫酸法、氢氟酸法、固体酸法、离子液法。因为前三个生产工艺因为存在废酸处理问题,故后续新装置多以离子液法为主。其优点为:1、没有明显的蒸汽压,几乎不挥发;2、腐蚀性低、环境友好;3、氯铝酸离子液体(Et3NHCl-xAlCl3)呈超强酸性并且酸性可调。后期烷基化油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力挑战,从原料供应以及下游需求面面临新一轮洗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朱贵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