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德川幕府怎么失败的(德川幕府的统治体系)

德川幕府怎么失败的(德川幕府的统治体系)在地方管理模式上德川幕府延续了以往的幕藩体制即幕府作为中央政府存在,允许地方各藩维持半独立状态。但藩与藩是不同的:主要分为与德川家族有血缘关系的亲藩、由德川家臣统治的谱代藩和德川幕府建立前的原藩主继续统领的外样藩。亲藩又分为御三家、御三卿和一门。至于德川幕府本身的情况可以从地方管理模式、中央官职、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军事体系、外交政策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但是源赖朝死后幕府实权就由北条义时总辖幕府,称执权。换句话说幕府将军架空天皇,北条家族又以执权的名号架空幕府将军。1324年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1333年下野豪族足利尊氏响应,5月上野豪族新田义贞攻入镰仓,镰仓幕府灭亡。镰仓幕府共世袭九代将军。然而后醍醐天皇重振皇权的愿望落空了:足利尊氏开创了新的室町幕府继续架空天皇。1573年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灭亡室町幕府,共历十五代将军。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建立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怎么失败的(德川幕府的统治体系)(1)

和世界其它所有国家一样日本也是由较为原始的部落形态向成熟的国家形态过渡的:大概在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列岛上一个名叫大和的部族统一了日本群岛(当时不包括今天的北海道和琉球群岛)。大和朝廷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公元6世纪末实际执掌大和朝廷政权的圣德太子大力推行学习东亚大陆上的华夏文明。与此同时日本的野心也渐渐萌芽:他们得知在中原王的地位是低于皇帝的,所以当时东亚诸国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都只能称王而不能称帝,但日本偏不——他们从传入日本的道教典籍中找到了“天皇”这个词,从此大和朝廷的最高统治者改称天皇并被包装成天照大神的子孙。虽然最高统治者的名号改了,但此时的日本其实尚处于由原始部落向成熟国家过渡的形态——在大和朝廷统一日本的过程中原来各部族的首领转化为贵族阶层,这一阶层具有极其强大的势力——其中最有权势的是苏我家族,他们长期把控朝政,将天皇玩弄于鼓掌之间。645年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一举刺杀了当时实际执掌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拥立了孝德天皇。随即日本效法当时的大唐帝国构建起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体,之前不可一世的氏族贵族势力被一扫而空。

可旧的氏族贵族被打倒了,但从底层爬上来的辅佐天皇的官僚政客们渐渐演变成新贵族:在中国职业官僚和贵族具有显著的不同——职业官僚没有封地,也没有自己所能掌控的军队和财政系统,而且中国有科举制度提拔寒门人士以避免职业官僚久在其位而演变成世家贵族;日本学习唐朝的班田制和租庸调制,但只有庸和调收归中央,而租却留于地方,这就意味着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地方世家豪门的权力。日本也一度试图学习中国的科举制,但参考的只能是贵族子弟,而且即使通过考试也要衡量其出身门第才授予官职。当初辅佐中大兄皇子推动日本效法唐朝改革的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后来藤原家族成为了新崛起的世家贵族中实力最强大的一家:他们世世代代和天皇家族通婚,渐渐地日本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天皇年幼时藤原家族以天皇外公或舅父的名义摄政;天皇成年后藤原家名义上还政于天皇,但实际上朝廷政事无一不得先禀告关白于藤原家方得施行。久而久之天皇年幼藤原家就出任摄政,天皇成年就出任关白,人们渐渐习惯将藤原家称之为摄关家。

当然皇室并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藤原家挤占,于是皇室想到了利用当时势力日渐壮大的佛教:天皇往往选择在壮年时退位出家,担任法皇,然后亲自辅佐幼主,以免藤原家架空小天皇。于是这一时期形成了皇室和佛教结盟对抗外戚的格局,可就像当初藤原家辅佐皇室打倒了旧贵族之后摇身一变成为新贵族一样,佛教势力迅速壮大起来。公元794年恒武天皇为摆脱佛教势力对自己的控制将都城从遍布佛教势力的奈良迁到平安京(后来的京都),这样做的结果是藤原家的势力死灰复燃。

当皇室、外戚、佛教三路神仙打架之际地方上因为不断地土地兼并而涌现出大量私人庄园,庄园主往往会雇佣打手看家护院,这就是后世的日本武士的雏形。天皇和藤原家在相互角力的过程中不断借用武士的力量,这就给武士阶层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当时实力最强的两家武士集团分别是平家和源氏,经过长期的撕逼大战后源氏家族的源濑朝于1185年正式创建镰仓幕府,从此开启了武士掌权的幕府时代,天皇彻底成为了摆设。

但是源赖朝死后幕府实权就由北条义时总辖幕府,称执权。换句话说幕府将军架空天皇,北条家族又以执权的名号架空幕府将军。1324年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1333年下野豪族足利尊氏响应,5月上野豪族新田义贞攻入镰仓,镰仓幕府灭亡。镰仓幕府共世袭九代将军。然而后醍醐天皇重振皇权的愿望落空了:足利尊氏开创了新的室町幕府继续架空天皇。1573年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灭亡室町幕府,共历十五代将军。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建立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1867年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幕府政治时代彻底结束。在历时700余年的幕府时代日本实际上形成了以天皇为国家象征、最高统治者,但长期由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实权的政治体制。

幕府其实说白了就是凭借武力建立的军政府,当时的日本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成大大小小的藩国,各藩国由不同的诸侯大名统治。幕府从本质上而言:其实也是一介诸侯大名,只不过是所有诸侯大名中实力最强大的那一个——是普通大名和日本天皇之间的一个中间人:对上要效忠天皇;对下管理各个普通的大名。幕府的权力就理论上而言来自于尊皇,在名义上幕府也承认天皇是日本的最高主宰,而自己是天皇的臣子。不过理论归理论,实际上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日本历史上改朝换代的现象是存在的,只不过更迭的都是幕府——自幕府制度诞生之日起日本一共经历了镰仓、室町、德川三任幕府的统治,不过无论这些幕府将军如何更替,一直还是比较尊重日本皇室。根本原因是:日本特殊的政体——天皇并不干涉幕府的利益斗争,对幕府也没有什么威胁;而幕府将军只是实力更强的大名,没必得罪皇室,招致其它大名的联合反对。至于说道傀儡,整个幕府时代以及更为久远的藤原家摄政时代天皇不都是傀儡吗?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日本皇室所谓的万世一系恰恰是万世一系的傀儡。

至于德川幕府本身的情况可以从地方管理模式、中央官职、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军事体系、外交政策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在地方管理模式上德川幕府延续了以往的幕藩体制即幕府作为中央政府存在,允许地方各藩维持半独立状态。但藩与藩是不同的:主要分为与德川家族有血缘关系的亲藩、由德川家臣统治的谱代藩和德川幕府建立前的原藩主继续统领的外样藩。亲藩又分为御三家、御三卿和一门。

御三家,德川幕府亲藩中笔头,封地在纪伊、水户、尾张,称纪伊德川家、水户德川家和尾张德川家。准许用德川姓氏。若幕府将军无子嗣,则继承人从御三家中的尾张和纪伊家挑选,以避免因幕府将军直系后裔断绝后外样藩主生出觊觎之心。

御三卿由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创定。为德川家嫡系一族,姓氏分别为田安、一桥、清水,具体分布如下:田安家 德川(田安)家甲斐·武藏·下总·摄津·和泉·播磨内天领、10万石;一桥家 德川(一桥)家 甲斐·武藏·下总·下野·和泉·播磨内天领、10万石;清水家 德川(清水)家 各处天领内、10万石

仅次于御三家和御三卿的一门是指德川家康的儿子(秀忠的兄长)结城秀康为始祖的越前松平家和德川秀忠的儿子保科正之为始祖的会津松平家。身为一门的大名在家格和官位都有着特别的待遇,但却被禁止参与幕府政治。到了幕末德川齐昭(水户德川家)参与海防事务,同时在文久改革时,松平庆永(越前松平家)、德川庆喜(一桥德川家)、松平容保(会津松平家)都参与了幕政,这是在幕府即将崩溃的紧急时期所发生的特殊情况。

在权力分配上大领地和高俸禄被赐予外样藩,但外样藩主不得担任幕府官职,也就是说外样藩主享受大领地和高俸禄,但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类似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以高官厚禄笼络其交出实权。谱代藩则往往授予政治上重要的实职,但不享受高俸禄,如此一来即使有心反抗德川家,外样藩主没权力,有权力谱代藩则缺乏足够的金钱和兵力。

在中央官职方面德川幕府延续日本传统的天皇朝廷和幕府将军的二元格局:天皇作为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存在,而幕府及其下属的武士阶层则掌握政治实权。幕府将军之下设大老、老中、若年寄等职:大老是特任执政官,非常设职务,由谱代藩藩主中选任;老中或称年寄,是常任执政官,相当于内阁,名额四至六人,按月轮值主持大政;若年寄作为老中的辅佐官存在;老中下设三奉行。以上官职皆为轮流执政,以防其中有人做大,威胁幕府统治。

除了利用外样、谱代、亲藩相互牵制外,在京都以及人口多、盛产战略资源的重要地区不设藩,由幕府直辖,称之为天领,在当地设立直接听命于幕府的代官,京都的代官称为京都所司代,负责监视天皇朝廷和关西诸侯。

由于德川幕府需要同时管理自己属下的武士阶层,又要干预天皇朝廷的事务,所以针对武士和朝廷公卿分别制定了《武家法规》和《禁中及公家诸法度》。《武家法规》最重要的是禁止地方藩主及其下属武士修建新的居城,以免他们利用城池对抗幕府。如果因原有居城损坏需要维修必须上报幕府。同时要求地方藩主必须向幕府交出人质。另外《武家法规》还确立了参觐交代制度——就是要求地方藩主半年住在幕府所在地江户,半年住在自己的封地。藩主们住在江户的半年实际上和自家的人质一样处于幕府监控之下,而频繁往返于封地与江户之间则耗费了藩主们大量财力和精力,大大降低了地方藩主叛乱的可能性。《禁中及公家诸法度》则是限制天皇及朝廷公卿的行为,禁止他们干预政治。

德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制来巩固封建统治。占人口10%的武士阶层是统治阶层。德川家庭对统治农、工、商等级的方式曾总结为:“政治的诀窍就在于让百姓吃不饱又饿不死,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这样既避免他们因食不果腹而造反,又使得他们终日为生计奔波而无暇思考,这样他们就不会有过多的要求和非分之想。”说白了德川幕府的民政治理其实就是一种愚民政策。

经济上幕府掌握了占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1/4的富饶的土地,和大阪、京都、江户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矿山,还垄断了金、银、钱三种货币的铸造权。军事上幕府控制之下的直属武士旗本、御家人以及旗本的陪臣,号称“旗本八万旗”。相对于各藩,在军事力量上占绝对优势。

外交政策方面主要是颁布锁国令:

一、除特许船只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二、除特许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

三、已去外国并在外国构屋营居之日本人,若返抵日本应即处以死罪。但如在不得已之情势下,被迫逗留外国,而在五年之内归来日本者,经查明属实,并系恳求留住日本者,可予宽恕。如仍欲再往外国者,即处死罪。

四、如发现有耶稣教蔓延之处,汝二人应即前往诫谕。

五、发现耶稣教教士者,应予以褒赏。告发人之功绩优良者,赏银百枚。其他告发人,依其忠行情节,酌量褒赏。

六、外国船来到,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通告大村藩主,请其派遣监视舰船。

七、如有发现传播耶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应即押解至大村藩之牢狱。

八、外国船所在各种货物不得由某一地方全部包购。

九、禁止官吏在长崎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

十、外国船之货物应列单呈报江户。但可以按照往例令其交易,不必等待江户批示。

十一、外国船装来之生丝,应于确定价格后,全部分配于五处。

十二、生丝以外之其他各种货物,应在生丝价格确定后,按丝价标准,各立行情,进行交易。(附:货物之买卖,限于价格确定后二十日内交易完毕。

十三、外国船之归期,限于9月20日以前,迟到之船,其归期限自驶到之日起,五十日以内。

十四、禁止外国船将卖剩之货物寄存于日本,并禁止日本人接受此等寄存。

十五、五处之商人限于10年7月20日以前抵达长崎。迟到者不列入分配额中。

十六、驶抵萨摩、平户及其他任何之港口,交易必须按照长崎之丝价,在长崎丝价未确定前,不准交易。

锁国令旨在杜绝外国对日本的影响,构建封闭的环境,以便维护幕府统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