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三国(古东鄂国就是今天的鄂州)
鄂州市三国(古东鄂国就是今天的鄂州)2.我们很早就知道历史上有鄂国,但我们不确定鄂国的具体位置。西汉的时候,江夏郡设了鄂县(在今湖北鄂州市),南阳郡设了西鄂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之后大家就一直在争东西鄂的关系。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一系列文物的出现,我们对鄂国有了新的认识。
湖北省为什么简称鄂?这问题既简单又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这问题一句话就可以搞定:湖北省下面有个鄂州,鄂州又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鄂国”,湖北的“鄂”就是这么来的。
说复杂呢,是因为要说明白鄂国很不容易。
我们很早就知道历史上有鄂国,但我们不确定鄂国的具体位置。
西汉的时候,江夏郡设了鄂县(在今湖北鄂州市),南阳郡设了西鄂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之后大家就一直在争东西鄂的关系。
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一系列文物的出现,我们对鄂国有了新的认识。
2.
《战国策·赵策三》里记了一段鲁仲连的话: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类似的说法,《史记》里也有,所以按文献,鄂国在商朝时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实力还不弱。
这个说法在甲骨文上得到了证实,
比如:其尞于鄂,专大牢。(《殷契粹编》470)
商王在鄂国进行燎祭,用了大牢之礼。
所谓“燎祭”是一种祭祀仪式,把祭品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大牢”则是指祭祀时牛、羊、豖三牲并用。
借助甲骨文,我们也可以判断商朝时鄂国在哪:
壬午卜贞,王其田鄂,亡 ?(这个字打不出来,念zāi)
乙酉卜贞,王其田向,亡 ?
戊子卜贞,王其田盂,亡 ?(《殷契粹编》975)
这记的是商王打猎的路线,壬午和乙酉相差两天,乙酉和戊子也相差两天,所以鄂、向两国之间的距离应该和向、盂两国之间的距离差不多。
又因为向、盂两国的位置是相对清楚的,我们可以推断鄂国的地址。
由此,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时的鄂国应该在今天河南省沁阳市。
是的,既不是东鄂,也不是西鄂。
羊子山地区出土的扉棱提梁卣
1975年,人们在随州羊子山发现四件青铜器,其中一件刻有铭文“鄂侯弟历季作旅彝”。
1980年,人们在随州羊子山发现十八件青铜器,这批青铜器的时间推测为西周早期。
2007年,人们抢救性清理羊子山四号墓,发现四号墓的主人是鄂侯。
根据这三批材料,学者们推断西周早期鄂国的政治中心应该在湖北随州一带。
是的,又没有东西鄂什么事。
所以,东西鄂的地名到底怎么来的,和鄂国有没有关系?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两件文物。
3.
第一件文物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鄂侯驭方鼎。
鼎内有铭文86字,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周王征伐淮夷后,回师到了坯地,鄂侯驭方献醴于王,陪周王饮宴,行射礼,周王赏赐鄂侯驭方玉五珏、马四匹、矢五束。
当时的鄂侯是驭方,铭文中已经点出来了。
当时的周王,虽有一些争议,但主流认为是周厉王姬胡,因为周厉王征伐淮夷有文献为证。
从这件文物来看,周厉王和鄂侯的关系好像还不错。
国博的禹鼎
但是,国家博物馆还有一件文物,讲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那件文物叫禹鼎,但和大禹没什么关系,只是鼎的主人刚好也叫禹。
禹鼎上有这么一段文字:
亦唯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寒。
王乃命西六师、殷八师曰:裂伐郑侯驭方,无遗寿幼。
……雩禹以武公徒御至于鄂,敦伐鄂,休获厥君驭方。
还是这个鄂侯驭方,带着一堆人造了反。
周厉王很生气,给自己的部队下达命令:不管老幼,往死里弄。
最后周厉王手下的大将禹生擒了鄂侯驭方。
鄂侯和周王怎么闹掰的,我们并不知道。
但这一仗彻底改变了鄂国,西鄂很可能就是这样诞生的。
4.
2012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店乡夏响铺村发现了鄂侯家族墓地。
夏响铺鄂侯家族墓地埋有四代鄂侯及其夫人,时间初步判定为西周晚期。
面对这一现象,学者们是这样猜想的:周王室灭了鄂国,但没有选择斩草除根,而是把鄂国王族迁到了自己比较好控制的地方。
解释完西鄂,再来解释东鄂,也就是湖北的鄂州。
《史记·楚世家》里有这么一段:
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楚国君主熊渠生了三个儿子,他把这三个儿子分别封为句亶王、鄂王和越章王。
楚国鄂王的封地很可能是在后来的东鄂,之所以有这个猜测,是因为春秋时期的一件文物“鄂君启金节”。
又是一件藏于国博的文物
鄂君启金节,1957年发现于安徽寿县,是楚怀王给鄂君启铸造的免税凭证,用青铜制成,上有错金铭文。
铭文上记载了鄂君启的货运路线,里面有一个“鄂城”,按某些学者的解读,这个鄂城就是湖北鄂州。
如果真是这样,鄂州的直接来源应该是楚国的“鄂城”。
至于楚国为什么管这叫鄂城,那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里先按下不表。
我们下面要分析一下鄂字的起源、晋国和鄂的瓜葛。
5.
甲骨文里有这样一个字
这个字是扬子鳄的象形,后来有两条演化路径。
一条是老老实实复制,到了金文,变成这样
再往后,就成了我们今天的“鼍(tuó)”字,所以“鼍”就是扬子鳄的意思。
另一条走简化路线,在甲骨文后期,就成了这样
到了金文,变成这样
再往后,就是我们今天的“单”字。
因为“鼍”和“单”同源,所以这两个字在古代是同音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就说鼍读作“单声”。
又因为扬子鳄多数时候都是独居,一个洞穴一只鳄,所以“单”渐渐有了“单独”的意思。
后来,约定俗成,表鳄鱼的时候用“鼍”,表单独的时候用“单”。
如果想用“单”表鳄鱼怎么办,容易,在“单”字边上加个“鱼”,于是有了“鱓”字。
鱓字的读音本该和“鼍”一样,但是后来,它又增了一个义项,那就是黄鳝。
所以今天的“鱓”是个多音字,表鳄鱼的时候,读tuó,表黄鳝的时候,读shàn。
6.
那么,甲骨文、金文里“鄂国”的“鄂”是哪个字呢?
是“鼍”还是“单”?
都不是,是“噩”。
这个“噩”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噩”是鼍鼓,也就是鳄鱼皮做的鼓。
是的,古人不用鳄鱼皮作包,他们用鳄鱼皮作鼓,据说鳄鱼皮做的鼓声传得特远。
《诗经·大雅·灵台》里有一句“鼍鼓逢逢”,就是敲起鼍鼓声砰砰的意思。
古人用鼍鼓,也有文物证据。
比如商代的双鸟鼍鼓,当然,说是鼍鼓,其实是青铜做的,可看鼓面,应该是仿鳄鱼皮。
崇阳县挖出的鼍鼓
很可惜,这件文物在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
好在,1971年,我们在湖北省崇阳县挖出了一件类似的,铸造时间可能还早一点。
因为鼍鼓很响,所以在象形的基础上,多加了几个口。
又因为鼍鼓常用于战争,所以总是和不好的消息捆绑在一起,于是后来有了“噩耗”、“噩梦”等词语。
到小篆的时候,人们写到鄂国就不用“噩”字了,改用“鄂”。
“咢”通“噩”,是“鼍”的简化,至于右耳旁,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是“邑”字旁,表示这个字是地名。
再后来,人们写鳄鱼,也不用“鼍”、“鱓”了,改用“鳄”。
7.
以上的文字带有一些猜测成分,但为了行文流畅,就不细分析了。
按这套逻辑,鄂国一开始叫鄂国,或许是这个国家擅长抓鳄鱼、作鼍鼓。
不过,让我们先按下鳄鱼不表,说说晋国的事。
《左传·隐公六年》里有这么一句: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这件事,《史记·晋世家》里也有记载。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曲沃庄伯之乱,晋侯郄不得不跑去“鄂”避乱,于是晋国人管晋侯郄叫“鄂侯”。
这件事可以证明,当时晋国内部有一个地叫鄂,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乡宁县。
同时,司马贞《史记索隐》里写到过一件事:
然晋初封于唐,故称晋唐叔虞也。且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
也就是说晋国这块地,原来是唐国的,唐国当时以就以鄂为首都。
唐国是尧的后代,山西唐国的历史怎么也能追溯到商朝中前期。
所以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山西省乡宁县作为鄂的历史可能比之前说过的河南省沁阳市还要早。
结合前面的分析,抛开最后的灭国之战不谈,鄂国很可能经历了“山西省乡宁县 → 河南省沁阳市 → 湖北省随州市”这样的迁徙。
看地图,这是一路向南,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鳄鱼。
之前的文章说过,商代中前期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可以视作今天的亚热带。
随着气候逐渐变冷,也随着捕猎活动的开展,北方的鳄鱼越来越少,所以鄂国人不得不南迁。
嗯,这个结论的猜测成分就更大了,所以我这么一说,你这么一听。
读到这,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说这问题复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