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身处温柔富贵乡(杏帘在望贾宝玉起名稻香村说它是人工穿凿而成的假农庄)
贾宝玉身处温柔富贵乡(杏帘在望贾宝玉起名稻香村说它是人工穿凿而成的假农庄)这才是贾宝玉,他对父亲本来充满畏惧,但于学问,他什么都不怕,就要说心里话。他认为不妥,哪怕是父亲,他也敢于直言见解。我为宝玉叫好!不违心迎合,面对强权而仗义执言,敢问你我能否?大家走进稻香村,里面全无富贵气象。贾政觉得很遂他朴素的心愿。宝玉却觉得富贵人家故意制造出农家景象,很做作。他跟父亲吵起来,不肯让步,父亲生气了,他还在说什么浑然天成。忽然路旁有一块为留题所备的石碑。有人想到了杜牧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议此处题杏花村。贾政道犯了正名。贾政要贾珍做一酒幌,用竹竿扛在树梢上。贾珍说这里不养鸟,只买鹅和鸭鸡。杏花村、酒幌子、鸡鸭鹅,一派农家乐景象。这是个人造的农家小院。黄泥矮墙、茅屋、土井辘轳,这是殷实小康人家。对小康农家的向往,远有陶渊明,“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说老家田地荒芜了,要回家乡去种田。今人许世友退居金陵,国家给他一处小院,有平房,也有小楼,还有草坪树木。他
【故事】 大家继续游园,转过山怀,见稻草掩护的黄泥矮墙。几百株杏花,院内茅屋。院外桑榆槿柘,青枝篱笆。篱笆外的山腰下有一个土井。下面分畦列亩的菜地一片美景。贾政说这个地方勾引他起归农之意。接着他又想到酒幌,贾珍也说养些鹅鸭鸡。
路旁有一留题的石碣。众人效法宝玉编新不如述旧。提议用杏花村。宝玉说用杏帘在望,村名用稻香村。宝玉认为此乃人力穿凿而成,并非天然。惹恼了贾政。命题一联不好一并打嘴。
宝玉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评点和赏析】 转过山怀,隐隐露出一农家院落,稻茎掩护的黄泥矮墙,四周的杏花正在盛开,杏花是民间最常见的花。院里茅屋。院外是些桑榆槿柘等普通常见树木,用树枝编织的两条篱笆。山坡下有土井辘轳。那分畦列亩的菜地,佳蔬菜花一片美景。在大观园里,忽见一处农家景象,展现一种农家的风情。让人耳目一新。这个设计很有趣。贾政说勾起我归农之意。
忽然路旁有一块为留题所备的石碑。有人想到了杜牧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议此处题杏花村。贾政道犯了正名。贾政要贾珍做一酒幌,用竹竿扛在树梢上。贾珍说这里不养鸟,只买鹅和鸭鸡。杏花村、酒幌子、鸡鸭鹅,一派农家乐景象。
这是个人造的农家小院。黄泥矮墙、茅屋、土井辘轳,这是殷实小康人家。对小康农家的向往,远有陶渊明,“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说老家田地荒芜了,要回家乡去种田。今人许世友退居金陵,国家给他一处小院,有平房,也有小楼,还有草坪树木。他叫人把草坪改成菜地,把平房改成猪圈,鸡鸭鹅棚舍。还给这院子起名稻香村。开国元勋终老时床头一套《红楼梦》。他把自己的住所改造成农家,起名稻香村,令人感慨动容。
贾政众人讨论杏花村的虚实,宝玉想起古诗句:红杏梢头挂酒旗。说当题杏帘在望 并在酒幌上书写;他认为农家院用杏花村俗陋不堪,应题名稻香村。众人都道好个在望,暗合杏花村意。足见宝玉炼字的功力,诗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推敲之说。贾政却骂宝玉无知的业障!说他卖弄。宝玉则坚持自己对这里的评价:此系人工穿凿而成,哪赶得上潇湘馆天然图画。
大家走进稻香村,里面全无富贵气象。贾政觉得很遂他朴素的心愿。宝玉却觉得富贵人家故意制造出农家景象,很做作。他跟父亲吵起来,不肯让步,父亲生气了,他还在说什么浑然天成。
这才是贾宝玉,他对父亲本来充满畏惧,但于学问,他什么都不怕,就要说心里话。他认为不妥,哪怕是父亲,他也敢于直言见解。我为宝玉叫好!不违心迎合,面对强权而仗义执言,敢问你我能否?
像这样,父母和孩子的思想观念正面冲突了。贾宝玉露骨地批评了父亲。尽管如此,贾政并没有为难宝玉。就这样,父子俩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次正面碰撞。贾宝玉毫不避讳地批评父亲。尽管如此,贾政并没有为难宝玉。贾政考虑到很多人之前的形象,要求宝玉收敛锐气,谦恭有礼。宝玉却总是尽情挥洒,毫无顾忌。
贾政想让儿子走上适应社会的道路。贾宝玉讨厌社会的腐败和堕落。他不想像父亲那样深陷官场,他有更崇高的审美追求。其实贾政的内心未必不厌倦这样的生活,但他自小就已经被完全改造。他竭力要把贾宝玉引上他所期待的那条人生之路。
话未完惹恼了贾政,喝命叉出去。宝玉刚走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宝玉题: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比喻一个人安分读书、不慕名利,虽然生活清贫,却有高贵的品格。稻香村是日后李纨贾兰的居处。宝玉的对子中浣葛,可联想到李纨;采芹人可联想到贾兰。此联暗合了李纨抚养贾兰读书成名。曹雪芹的文学造诣,令人叹为观止。凭心而论,宝玉的稻香村确实妥帖,后来元春就以此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