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而决定一台AV功放价格了,除了声音表现,还要算上它的被调试能力。而解码规格杜比全景声和DTS X支持,这完全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规格来看,这台功放可能并不亮眼。但不要忘记,决定一台功放价格的,还是声音表现最重要。先贴上相关的参数。其实摩大大买功放,一般从来不去看参数。我只看他们的价格,支持多少声道。因为只要了解到这两点,基本上这功放是什么 指标都可以猜个七七八八。由于M17 V2早已宣布,所以他的硬件规格早就定下来。在2020年上市,作为一台47000元定价的功放,它依然最高只支持到7.1.4,这就说明它的卖点并不在声道数上。

上一次试用NAD的功放是2018年3月10号,我为什么还记得?因为我已经完全记不起当时评测NAD T758V3时,我到底说了啥?所以,我也得回去看看自己写的什么复习一下。

而就在那个时候,NAD已经宣传了M17 V3这台旗舰家庭影院前级放大器。只是没想到真正上市会等 到2020年春季。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

M17 V2

上一次的文章当中,我给大家分享了这台功放的开箱和拆解。而今天,就是详细的试用报告了。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

先贴上相关的参数。其实摩大大买功放,一般从来不去看参数。我只看他们的价格,支持多少声道。

因为只要了解到这两点,基本上这功放是什么 指标都可以猜个七七八八。

由于M17 V2早已宣布,所以他的硬件规格早就定下来。在2020年上市,作为一台47000元定价的功放,它依然最高只支持到7.1.4,这就说明它的卖点并不在声道数上。

而解码规格杜比全景声和DTS X支持,这完全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规格来看,这台功放可能并不亮眼。但不要忘记,决定一台功放价格的,还是声音表现最重要。

而决定一台AV功放价格了,除了声音表现,还要算上它的被调试能力。

相对于前代M17 V1,M17 V2放弃了奥德赛,装备了这两年火起来的DIRAC,这到是一个利好消息。

NAD M17 V2售价47000元

实际上,就开发能力和公司财力上来讲,大多数欧美功放是不如日系家庭影院四小强的。

所以,你们能看到天龙、马兰士、Yamaha、先锋这几家公司的家庭影院功放年年换代。

当你才在骂那UI多丑的时候,人家很快就整体升级换掉。

进入沉浸式环绕声时代之后,欧美厂家的家庭影院功放新品集体便秘。这是做新解码方案太难,同时太花钱。而欧美功放价高,市占低,销量低的模式,让他们并没有日系厂商那么充足的开发经费。

于是,你能看到很多欧美功放不管超贵的,还是大众化的,都在老产品上改。

NAD就是选择了这条路,M17 V2和M17V1,是连机箱背板都没有换。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

NAD把功放设定成插卡的方式,也就是为了方便产品升级,降低成本。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

M17 V1,大家注意看这HDMI还是横置的,V2已改纵置

NAD的宣传多年的卖点也在于功放HDMI部件和数字部分部件的可升级性。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5)

虽然老的M17 V1,没办法升级支持到全景声扩展天空声道。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6)

但好在升级一下HDMI卡,能让老功放支持4K视频以及BluOS系统,那也是一件让老产品用更久的方案。

其实,想想NAD的全景声功放,到现在为止基本上算是都推出了,这还真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定位差不多的剑桥,已经宣传不再做家庭影院功放。想想还是很可惜,能选的非日系家庭影院功放又少一个。

好了,接上我的系统开始用吧。STARKE 7.1.2系统,由A2和A7 MARKII两台后级搭配NAD M17 V2使用。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7)

功放外观看起来比较透气精致,一点不像NAD合并机的大老粗感觉。

果然,NAD MASTER大师旗舰系列,和自家小弟弟还是明显不一样。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8)

注意电源线旁边,那便是天空声道原配转接线

功放开机,要长按屏幕上方,头顶的这个平的触摸开关。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9)

不过,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台功放的屏幕居然是触摸屏?

好吧,先来看看这屏幕上能有些啥功能。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0)

第一屏

第一屏的功能是选择输入源,同时显示当下的音量以及播放源的音视频信息。

这里可以切换HDMI1~HDMI5的信号源,而第六个输入源便是BluOS系统。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1)

第二屏

而第二屏是听音模式的选择.除了常见的立体声,杜比和DTS对应的混音模式,以及增强立体声之外。

这台功放还提供了一个叫EARS的模式,我并不清楚是干什么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查说明书。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2)

第三屏

第三屏是选择DIRAC的开关和选择。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3)

第四屏

第四屏则是音调选择功能,这里可以对声音的高频和低音进行增益调节。同时还有一个对白增强功能。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4)

第五屏

第五屏是二区播放功能,这里可以指定第二播放区域播放内容的来源。

好了,看完功放前屏幕,在介绍屏显OS菜单之前,我先来讲讲M17 V2这个我超级喜欢的遥控器的一个小细节。

之前我就讲了M17 V2的遥控器是我最近几年见过做工最好的家庭影院功放遥控器,但我当时并没有发现这个遥控器的背光功能还很智能。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5)

背板是一体的铝,很漂亮

如果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你按这个遥控器。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6)

它并不会触发背光,只是会让遥控器当前所选的档位闪红光。

如上图所示,目前这个遥控器是用在M17 V2上,所以它的AMP档闪红光。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7)

但只要关灯,让房间暗下来,再按动遥控器的任意按键,所有键位的背光都被点亮。

很明显,这个遥控器上有感兴元件。小细节,但让人用起来感觉很舒服。

而至于这台功放的HDMI信号显示端的OS,就和T758 V3的一样简陋了。

同时,enter键也不是用于进入菜单,右键是进入,左键是退出。这是老一代欧美功放的按键逻辑,即便是我,有时候用起来也会很迷惑。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8)

其实,这显示菜单的水准,也就是2000年左右家庭影院功放的水平。不过,想想Acurus、风暴等,干脆连这菜单都省了,NAD这个菜单丑也好过没有吧。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19)

机器到手联网,就自动升有了一次

这机器我用了一周左右 ,没有遇到一个Bug,这应该和厂家固件升级比较勤有关系。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0)

功放调试,就在这三个菜单里面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1)

音箱分配很简单,只是不像日系有示意图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2)

左手动,右DIRAC自动设置

而这机器的距离设置,其实就和很多欧美机一样不靠谱。如果你用"米“作为距离单位来设置,他每一次步进在0.3米,如果你的音箱离你听音位正好是3.2m,那么你只能在3.3米和3米中选一个。

好在,这台产品已经装备了DIRAC,这个距离设置还是交给DIRAC自动测试去完成吧。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3)

声压设置

而声压设置选项,当移到你要设定的声道上时,粉噪并不然像日系机一样自动发出。这时候,你要按一下遥控器上的TEST键,粉噪就来了。

当然,我的建议还是让DIRAC来完成。接下来,我就讲讲DIRAC。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4)

不管是以前用NAD T758 V3,还是用第一次用风暴ISP32 Elite时,我都评价DIRAC是一个功能强大,但BUG超多,不太友好的自动声场校正系统。

而两年多过去了,DIRAC不知道更新了多少版本,现在是一个非常靠谱和易用的系统。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5)

电脑和M17 V2都接入局域网,Dirac轻松找到功放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6)

进去后,会让你选择用哪个MIC进行测试,并且要求你选择相应的声音补偿设置文件。

最左边有个NAD标志的才是M17原配麦克风,但这厂家送测的时候,这玩意被搞丢了。

于是我选择了Dirac官方指定的Umik-1这支麦克风进行测试。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7)

理论上讲,这支还更准一些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8)

而Dirac使用有一个小技巧,虽然测试软件会要求你测很多点位。但实际上如果只是一个人听,只测最中间的位置将会得到最准的数据,并且节约测试时间。

不仅仅是Dirac,任何自动EQ测试工具,你只要仅了沙发上的多点位,虽然让沙发左右两边的人会有更好的听感。但皇帝位的听感,实际上比只测单点位的声音,会更差。

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中间听到的声音,是整个沙发平均数据的计算结果。

那么,想要自己一个人听的时候有最好的声音,而沙发坐满了人,两边位置的也能有不错的效果,该怎么操作呢?

很简单,Dirac可以让你保存三组数据去功放,你自己测两次,一次只测皇帝位,另外一次测整个沙发的多点位。一个人用单点位数据,一沙发的人用多点位数据,这样就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了。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29)

这是右声道EQ前的频响

上图中间那根线,就是Dirac的修正目标线。如果你有听音喜好,也可以自己去拉一下。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0)

这是EQ后的频响

光看Dirac软件的结果,还是有一种王婆卖瓜的感觉。我用REW加Umik-1,在同样的位置重新测了一下频响。

这时候,是开启了右声道80Hz分频的,我们来看看数据。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1)

原始频响低频部分驻波明显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2)

Dirac校正后

Dirac校正后,基本上右声道在非消声室,皇帝位测频响还能达到80Hz~20kHz 正负5DB的频响。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3)

右声道经Dirac前后对比图

好了,调试完成,接下来到了试听时间。

售价和声音都是NAD T758 V3的哥哥

从价格来讲,NAD M17 V3必然是T758 V3的哥哥。而声音上是否真的是哥哥呢?

我有这样的疑问,并不是怀疑这台旗舰会比T758 V3强很多。

但是怀疑他们是不是有完全一样的声音特点?是不是真的在声音上也是一家人?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4)

老规矩,先从立体声开始吧。同时,也得看看相对于日系旗舰影院功放3万多的定位,这台NAD M17 V3 47000元,是否提供了日系没有的价值。

先放了一些熟悉的立体声音乐,从流行、人声到古典。

NAD M17展现出来的声音依然是传统英式的厚润风格。如果你是喜欢那种高频特别纤细的声音,那么NAD可能就不是你的菜。

而如果你是喜欢那种中低频比较宽厚的声音风格,那么M17 V2你会非常喜欢。

高频的通透度,我认为是不同日系最新的旗舰产品。但中频和低频的密度,却是完胜。

立体声的音乐性和耐听度,中低频的弹性也比日系功放要明显好。

听听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能带给你非常饱满宽松的提琴质感。

并且,BluOS的加入让这台功放听音乐有一个天大的好处。

如果用家庭影院听高品质音乐,一般要讲要用蓝光机当播发源去放高码流的下载音乐。

这样,投影机就得开启,你得亮着屏幕,同时还会受到投影机风噪的影响。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5)

BluOS

而M17 V2支持BluOS,可以把音乐放在USB硬盘中挂在功放上,直接用手机点播功放上的音乐。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6)

你可以开机看封面,也可以直接关掉投影机,不要画面

只是M17的BluOS可控制功能的,好像比之前我用过的M10要少。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7)

音乐库里,就是音乐来源

我是选择在功放上插了一个USB硬盘,你还可以让M17 V2去读你NAS中存放的音乐。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8)

点进这个USB图标,便是USB硬盘里面的音乐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39)

USB中的音乐,他会自己整理,并把封面显示出来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0)

点进专辑里面,还有歌名显示

他读取NAS中的音乐,也会有唱片墙显示。对于喜欢听音乐的人来讲,这功能是真的很好。

音乐的表现,我在视频中也有相应的录音。传到B站上的版本,比微信版本的视频声音压缩得相对较少,大家可以去看看。

在看电影之前,我把T758我自己的评测找出来重新看了一次,基本上回忆起了当时的感受。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1)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2)

节选自T758 V3试用

对于M17 V2的试听,我直接从上面这两个片段开始。

首先我想讲的是,NAD T758 V3的声音特点及优点,M17 V2完全都具备。

这两台功放的音乐走向,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M17 V2确实是T758 V3的哥哥,亲哥那种。

其次,我M17 V2虽然也有着和T758 V3一样的中低频风格,声音宽厚,释放低频的时候,非常自然霸气。但M17 V2的声音听起来比T758 V3更英国,因为声音的失真度大幅度降低,音质好太多了。

T758 V3那种粗矿的英国人美国留学的感觉,在M17 V2身上是没有的。M17 V2的感觉,我更愿意称之为健壮的绅士。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3)

同时的红牛F1这个片段,M17 V2的的声场,比T758 V3包裹得紧密太多了。并且,全频的声音清晰度也要好不少。

节选自我自己写的T758 V3试用

这是因为日系产品有着最好的解码,他们非常看重更极致的声音细节。

然而,相对于日系对于“点”的追求,NAD更擅长表现声音的整体性。并不是说,更多的声音细节就一定会好听。

NAD的细节是少一点,但它重放的声音更有密度和实体感,表现电影中的各种元素会给聆听者指出哪些是“重点”。

但如果拿M17 V3和最新的日系家庭影院功放旗舰产品相比,上面写的这种差别,依然适用。

如果你是追求非常精细的刻画声场中的声音小细节,或者声场中声音之间的分离度,高频的弱音表现。

那么,日系AV功放可能更适合你。

而如果你追求的是电影中音乐的乐感,演员用对白传统的情绪,那么M17 V2这方面是可以完全甩开日系一个档次的。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4)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5)

同时是《寻梦环游记》,M17 V2一下就让我回忆起了几年前用T758 V3时的情景。那这声音,确实比当时不知道细腻了多少倍。毕竟价差太多,产品推出的时间也差了老远。

连Dirac的版本,都不知道迭了多少代。

在用M17 V2试机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把《寻梦环游记》从头到尾给看完了。我有一个女儿,所以我非常皮克斯这部讲爸爸和女儿情感的电影。

M17 V2的声音是有温度的,它能很容易把这个动画片给放成一部剧情片。

如果去比解码技术和精度,M17 V2还真不能在日系家庭影院功放面前占到什么便宜。

但功放并不是PC,功放的主要用途是听。我认为M17 V2还是明显比日系旗舰好听和耐听,就是它回放的这种有温度的声音,让它能定出47000元的价格。

写在最后

试用这台M17 V2的过程是愉快的,漂亮包装、精致的机壳、做工精良的遥控器,使用中除了显幕显示的OS比较磕碜,BluOS和Dirac都非常好用。

关健是,我没有遇到任何一个软件上的Bug。不像当初使用T758 V3,在开声之前我用着用着就想骂人。

7.1声道前级功放(还是那种有温度的声音)(46)

和日系家庭影院相比,M17 V2的声音更加耐听和有乐感及情感。

和前阵子我用过的75000元的MUSE相比,M17 V2提供了厚润的中低频,但MUSE的解析力和声音分离度明显更胜一筹。

我怀着对M17 V2的好感,把用完的M17 V2取下机架,重新接上我自己的风暴ISP20-elite。

这时的感受是不是一个价位的产品,还是不要放在一起对比——M17 V2的能胜出的只有机壳和遥控器。相对于风暴,M17 V2声音明显是蒙着一层沙布的感觉。138000元的风暴的声音素质确实不是47000元的NAD可比,声音密度、通透度、声场大小,解析力,完全不一样。

但是,我依然还是很喜欢这一台NAD M17 V2。因为它在47000元的售价上,确实提供了很好的使用感受和有温度的声音。那些用腻了日本功放的电影爱好者们,确实可以购入一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