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东方红和二七宾馆,还留有最后的风光;那时候传统的二七商圈(亚细亚、华联、商城、天然)已略显疲态,五彩和金博大正如日中天,而火车站附近的敦睦路和银基,也吸引了众多商户和深度逛街爱好者。这是二七广场和火车站区域。2019年就要离去,而当我看到1999年地图上的那些老地名,20年,似乎一晃而过,关于老郑州的记忆,历历在目。这是我童年所在的老管城,那时紫荆山路向南只通到陇海路,陇海路往东只是到东明路。而这个区域,除了老城的历史古迹和民居,还分布了大量工厂企业,轴承厂、玻璃厂、烟厂、无线电厂、皮鞋厂、地毯厂、汽车制造厂……门类齐全,应有尽有,充满计划经济的时代印记。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即将跨入21世纪20年代之际,我在家里翻出了一张20年前的老地图……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1)

这是老父亲当年工作的必备工具,1:10000的比例尺,在没有电子地图的年代,查起地名位置来,非常方便。

地图的编制单位,是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它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审、第一二零六工厂制版印刷,落款时间为一九九九年三月

这张《郑州市区现状图》长有2米2、宽1米5,它的材质,也不是一般的铜版纸,而是塑料布。

2019年就要离去,而当我看到1999年地图上的那些老地名,20年,似乎一晃而过,关于老郑州的记忆,历历在目。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2)

这是我童年所在的老管城,那时紫荆山路向南只通到陇海路,陇海路往东只是到东明路。

而这个区域,除了老城的历史古迹和民居,还分布了大量工厂企业,轴承厂、玻璃厂、烟厂、无线电厂、皮鞋厂、地毯厂、汽车制造厂……门类齐全,应有尽有,充满计划经济的时代印记。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3)

这是二七广场和火车站区域。

东方红和二七宾馆,还留有最后的风光;那时候传统的二七商圈(亚细亚、华联、商城、天然)已略显疲态,五彩和金博大正如日中天,而火车站附近的敦睦路和银基,也吸引了众多商户和深度逛街爱好者。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4)

金水路以北的区域,不愧是“行政区”。这一片的地名,几乎全是以“省XX”单位的冠名。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5)

而如今的花园路商圈,在当年只有城中村关虎屯,和农科院种菜用的试验田。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6)

南阳路附近,郑纺机、郑荣、毛纺厂、啤酒厂在西侧一字排开,东边则有当时还比较高端的住宅同乐小区。

吃过郑荣火腿肠的伙计们,想必也去中州乐园走过迷宫,水上世界玩过滑梯。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7)

这一年,郑大还没搬到高新区、河医还是独立的高校、粮院还没改名,而西郊最火的商业大厦组成了碧莎集团,裕达国贸已是郑州第一高楼。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8)

这一年,棉纺路北边的纺织厂还没开始进行房地产开发,西站路南边还有纺织大世界,最西郊的这片区域,充满着老郑州的烟火气。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9)

建设路以南的大西郊,有三个大型工厂:煤机、二砂、电缆厂,每个厂都通有铁路专线,也有大片的职工生活区。地图上,二砂改称了白鸽集团,电缆厂也成了集团公司。

由于紧邻市级行政区,这附近也集中了许多优质教育资源,伊河路、互助路小学,一高、外语学校,还有一些大专院校,都分布在这一片儿。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10)

城区西南,航院海院(七一三所)仍是重量级,碧波园和漓江还能去游泳,其他就是一些还没改造的城中村。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11)

再来看东郊,除了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东方娱乐园和东建材,也没啥能让人记住的地标了。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12)

如今高楼林立的郑东新区CBD,当年还留有机场跑道和油库,金水路向东只通道一零七国道。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13)

如今堪称郑州房价第三级的北龙湖,当年是鸡场和成片的鱼塘。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14)

经开区,除了管委会和几个零星的企业,都是大片的林场和农田,而东西主干道那时叫四川路(今航海东路),南北路还不存在。

可以查看郑州城市规划的卫星地图(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家的)(15)

高新区,科学大道当时叫重阳路,这里的入驻的企业当时也没几个称得上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污染严重的制药厂倒是不少。

这就是郑州的1999年,当年郑州全市人口631.6万,市区人口224.3万,建成区面积124.5平方公里,而GDP只有632.9亿元,比当时全国排名第20位的东莞,还差30多亿。

1999年的郑州,还有两个震惊全国的大事件,一个是“5·26”特大袭警案,一个是“12·5”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

抢银行的头号嫌犯石某,已在2015年落网。被抓时,他靠抢来的200多万赃款,购置土地搞起开发,变成了资产过亿的企业家。

20年,城市在变,人也在变。城市的面貌足以天翻地覆,人的习惯也能改弦更张。能保持不变的,就是那份对家乡的眷恋。

翻开这张老地图,找到你当年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想起故人故事,感慨万千。

一些老地名消失了,一些人、一些事,却总能记在心里。

新世纪的头20年,城市的发展势头还不错,郑州正慢慢像国内先进城市靠拢,经济城建、社会民生等方面都迎来不小的变化。

展望即将到来的20年代,希望这座城市,能够迎来更多人的认同与尊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