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矛身中脊呈三棱形,满饰菱形花纹。骹的横断面椭圆形,平视骹口呈凹字形,正背两面各有一刻纹精细的兽纹鼻。矛刃锋利,并将脊部铸出血槽,以提高杀伤力。花纹风格与越王勾践剑类似。其铸造工艺之精,可与勾践剑媲美,为同类兵器所少见,亦属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吴王夫差剑过去在我国湖北、河南、山东均有出土,然吴王夫差矛则是首次发现。 古代作战基本上以人为单位,生产兵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敌兵,看着锋利的杀人武器也能感受到古代战争不断的残酷历史。 这一件绝世神兵利器究竟属于何人呢?考古工作者同样在矛身上发现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这次解读毫不费劲,“吴王夫差,自乍(作)用□(最后一字尚未定论)。”专家考证,此矛为吴王夫差所有。 吴王夫差为吴王阖闾之子,于公元前495年继王位。阖闾为越王勾践打败伤死,夫差立志复仇,于次年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击败越王勾践,使越降服。继而开挖邗沟,转师北上,在艾陵之战中全歼

春秋战国是一个周朝逐步瓦解新的统一产生的过渡时期。从稳定到混乱再到重新稳定,总是由改革,战争酝酿出来 。历史上这一时期就是奴隶主灭亡到封建君主建立的时期。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1)

由于东周天子的势力衰落,从黄河到长江存在于这些区域的各大诸侯国纷纷独立,各自称王都想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这样的历史环境里,各国君主都争相发展生产提高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兵器成为了重点发展的对象。特别是长江地区的诸侯国更重视改进自己的兵器水平。

吴越两国都出现了很多能工巧匠,工业技术得到很大发展。湖北出土的夫差矛,就是那时候的兵器,夫差矛以现代考察来说,在几千年前制作出这样的兵器说明那时的制造技艺水平高超。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2)

1983年11月23日,离勾践剑出土地仅两千米的江陵县马山五号墓同样出土了一件绝世青铜矛。这把青铜矛长29.5厘米,矛身饰有黑色“米”字几何花纹,线条平滑,锋刃锐利。矛峰中线起脊,两面脊上均设有放血槽,放血槽后端各铸有一个兽头。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3)

这一件绝世神兵利器究竟属于何人呢?考古工作者同样在矛身上发现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这次解读毫不费劲,“吴王夫差,自乍(作)用□(最后一字尚未定论)。”专家考证,此矛为吴王夫差所有。

吴王夫差为吴王阖闾之子,于公元前495年继王位。阖闾为越王勾践打败伤死,夫差立志复仇,于次年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击败越王勾践,使越降服。继而开挖邗沟,转师北上,在艾陵之战中全歼十万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获胜。后因不听伍子胥之言,被越乘虚攻入都城。经笠泽之战和对姑苏的长期围困,于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他向勾践求和未成,自杀,自杀前,以袂掩面曰:“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史记·卷六十六》)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4)

吴王夫差矛长不到三十公分,矛身刻有精美花纹,锋刃尖利,两面脊部还有血槽用来提高杀人威力凹槽基部有铺首装饰,铺首有孔可系绦,銎部中空,器身遍饰精美的几何形花纹,上篆错金铭文八字:“吴王夫差自乍(作)甬(用)因为矛身刻有古字,字义为夫差自用,说明是夫差时期就生产了。由于夫差矛不只一个地方挖掘出,说明这个兵器被当时广泛使用,吴国灭亡后,还被继续沿用。虽然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夫差矛满身锈迹,但看它的工艺构造仍然能说明这个兵器是青铜器杰作。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5)

古代作战基本上以人为单位,生产兵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敌兵,看着锋利的杀人武器也能感受到古代战争不断的残酷历史。

矛身中脊呈三棱形,满饰菱形花纹。骹的横断面椭圆形,平视骹口呈凹字形,正背两面各有一刻纹精细的兽纹鼻。矛刃锋利,并将脊部铸出血槽,以提高杀伤力。花纹风格与越王勾践剑类似。其铸造工艺之精,可与勾践剑媲美,为同类兵器所少见,亦属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吴王夫差剑过去在我国湖北、河南、山东均有出土,然吴王夫差矛则是首次发现

吴王夫差在历史上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曾经辉煌过,连霸主都做过呢。但是后来失败了,一败涂地。其中原因当然有很多,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养虎为患,放走了勾践。

卧薪尝胆的故事(吴王夫差矛)(6)

夫差强盛时期做过的最大的贡献便是主持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为日后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大运河的开凿最早始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征调大批民夫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夫差为争霸中原,还利用长江三角洲天然便利的河湖港汊,疏通了由苏州经无锡、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与邗沟相连;后来吴王又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开凿菏水,使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四大水系相联。数百年后,东汉权臣曹操在河北地区开凿运河,建立了黄河和海河水系之间的联系——可见早在东汉时期运河就沟通了五大水系。

公元 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百万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

2014年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