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和聪明的区别是什么(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智慧和聪明的区别是什么(聪明与智慧的区别)而能吃亏和敢吃亏的都是智者,他们遇事首先考虑的是事情是不是正确的,做了之后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面前,是一种“大舍”。聪明人往往只盯着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不肯吃亏,所以事事难顺。而智慧,则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渐进证明推理,通识证悟而来的大识,是为罕事,需道缘。前者言于表面,后者深藏于人情世故。郑板桥曾经说过一句话:聪明难,糊涂更难。这里的糊涂是指“需要智慧的糊涂”。
“六根之二利器,耳聪目明”是为聪明。
“统摄六根之利器,了义世间万物本来性味,因果关系及运化摄受的道法。”是为智慧。
六根何意?是为指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与生俱来,人人得以,可见聪明乃是上至大人,下至孩童,皆可或多或少具有。
而智慧,则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渐进证明推理,通识证悟而来的大识,是为罕事,需道缘。
前者言于表面,后者深藏于人情世故。
郑板桥曾经说过一句话:聪明难,糊涂更难。这里的糊涂是指“需要智慧的糊涂”。
聪明人往往只盯着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不肯吃亏,所以事事难顺。
而能吃亏和敢吃亏的都是智者,他们遇事首先考虑的是事情是不是正确的,做了之后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面前,是一种“大舍”。
诚品书店的创始人吴清友,在书店经营长达16年亏损的情况下,依然主张创业时专卖艺术与建筑书籍的目标,并有条不紊的规划出有别于同业的经营模式,使得诚品书店在台湾拥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知名度。并让吴清友成为了是著名的民国社会学家。
若是吴清友在诚品书店连续赔本的情况下,果断转行,或许以他的聪明能让他获得另一种金钱收入,但也许也只能是一种生活收入。但是他没有,他以超越聪明的层次获得了巨大成功,让更多人从中受益,推动文化的发展,发挥自身的价值。
人生若是准确把握一些需要智慧的糊涂行为,获得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
聪明是一种生存能力的体现;而智慧则是一种生存境界的体现。
能凭实力吃饱饭,是一种聪明,但吃饱饭能想到什么,则是一种智慧。不然,人人都被苹果砸到,为什么只有牛顿想到了万有引力?
由小见大,由细微顿真理,也是一种智慧。
聪明人很容易看到事情的表面,执着于细节;而智慧的人看重大体,知道人无完人,尊重缺项。
世人通常很容易接受一个有完美主义的人是聪明人,因为两者有高度的相容性,但是若说这是个有智慧的人,大多数人又不是很赞同。智慧包容万物,接受缺陷,思想层次不拘于某事某行为。
聪明人常以自己为中心,看重缺点,并运用聪明去遮掩;智慧人则不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尊重而接纳,精进自己。
人类是万物之灵,人生是一种修行,通过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看懂世间诸多真理,是以区别于其他生灵的存在。
聪明一般只体现在智商,而智慧则融合了智商,情商,逆商,灵商。前者让我们衣食无忧,后者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聪明是从六识诞生就具有学习的能力,是一种传承,可通过后期不断的外在学习去获得。而智慧是一种修行,自我的锻炼,对人性的洞察于了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顿悟世间真理,它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每个人的层次深浅都由自己去决定。
一个北大博士的人或许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本科生看得透,旁人说再多,看书看再多都无用,都需自己去经历去顿悟去获得或深或少的人生真理。
当一个人懂得用心去看待世界,而不是用金钱去衡量万物,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