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下半句(万恶淫为首并不是你理解的那样)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下半句(万恶淫为首并不是你理解的那样)这恰恰说明了在西方文明和中方文明在人性的认识上还是有一个共同点的。人性在出生就带有原恶,比如说贪婪,懒惰,自私。嫉妒。虚伪,撒谎。任性等等。这些从小孩子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万恶淫为首,和百善孝为先正好相反,论迹不论心,论心不论迹,世上无完人。在现实中人们常常认为只要有行动和事迹就是行孝,这样说并不完全正确,比如说你每年只是给父母拿了多少钱就是尽孝道了,其实这并不是行孝的全部。行孝更多的是心灵感恩,用多种形式来报恩。让彼此之间收到来自内心的反馈,来产生更多的情感触动,而不是单纯的行善。所以后半句话就是论心不论迹,如论迹寒门无孝子。当然寒门也有孝子,主要取决于孝心和孝道!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现在很多人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有偏差,甚至完全错误地去理解,其实重要的是这两句话后边所对应的下一句才是重点,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哲学道理和辩证关系。
百善孝为先的下一句是,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孝要排在各种善的最前面?
因为孝中有因果,有恩情,有回报的含义,而在其他方面的行善就不一定有回报恩情方面的因素,比如你看到路边一个乞丐,随手施舍了他100元钱就走了,给贫困灾区捐款献爱心,只是一个简单的行善事迹而已,你并非是出于一个要报恩的目的,也不存在什么因果关系,就是个单纯的行善行为,结束后不会再有更多的延续,
那么行孝就包含了许多,其中包含了感恩的心,因为前面有因果,孝的前面有恩源,所以就是百善孝为先。
在现实中人们常常认为只要有行动和事迹就是行孝,这样说并不完全正确,比如说你每年只是给父母拿了多少钱就是尽孝道了,其实这并不是行孝的全部。
行孝更多的是心灵感恩,用多种形式来报恩。让彼此之间收到来自内心的反馈,来产生更多的情感触动,而不是单纯的行善。所以后半句话就是论心不论迹,如论迹寒门无孝子。
当然寒门也有孝子,主要取决于孝心和孝道!
万恶淫为首,和百善孝为先正好相反,论迹不论心,论心不论迹,世上无完人。
这恰恰说明了在西方文明和中方文明在人性的认识上还是有一个共同点的。人性在出生就带有原恶,比如说贪婪,懒惰,自私。嫉妒。虚伪,撒谎。任性等等。这些从小孩子身上都能体现出来。
当然所指的“淫”是一个广义上的放纵。并非单指淫乱。换句话讲也就是说不能约束自己。那么这些种种的原恶都是因为不能得到约束才被释放出来的。
所以万恶淫为首,只要这些源恶没有被释放出来,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就是论迹不论心,不管心中是如何想只要没做成事实,比如人人都想不劳而获,都有侥幸心理想一夜暴富,但事实上每天都是在安安静静的上班,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形成不好的事迹就是个好人。
论心不论迹天下无完人,也就是说只去追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话,都是有原始的“恶”性存在。天下根本没有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是怎样控制和约束作恶。就算是圣人也离不开自我约束。
孝是由心而发,要完全靠自觉来行孝道。靠外界因素约束而来的孝并不是孝道的本质;而约束和控制人性中的“恶”则不能完全靠自觉也靠不住,所以是淫为首,解决它的问题更多的是靠后天的约束和外界因素的制约。这就是这两句话之间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