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桃源风景区旅游攻略(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富春桃源风景区旅游攻略(山海画廊人间福地)如今不管是济阳村还是济中村,那些古老的祠堂和大宅院,全部都进行了修复,一座座具有特色老宅祖祠如一颗颗彩色明珠般镶嵌在山村乡野之中。也正是济阳这些古厝人家和阡陌水田在天水之间的无缝相连,才让人们有了世外桃源的感觉。如果没有了这些,都是山坡上的那些楼房,会有游客来此吗?位于村中的这座祠堂,好像是经过了翻新改造,估计也是乡政府出资完成的。祠堂没开门,我从门缝中拍摄下了内部的结构。这个祠堂的堂号叫做“大丰堂”,不知这是涂家的还是别的家族的祠堂。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样的对比是不是反差有点大了点?但从历史价值上看,个人认为,下面这幢民宅未必就比上面那座楼房低呢。
这座古厝的对面,便是如今的济中村。
济阳村与济中村是一并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所以济中村目前也在“灵动济阳”的景区之内。从整体面貌上看,济中村基本保持着古村原有的风貌。
但在村后的山坡上,却建有现代化的民居,看来有的村民已经“鸟枪换炮”,迁居“高”处了。
尚留在老村的村民,有的也在翻建老房子,以改善居住条件。
位于村中的这座祠堂,好像是经过了翻新改造,估计也是乡政府出资完成的。
祠堂没开门,我从门缝中拍摄下了内部的结构。这个祠堂的堂号叫做“大丰堂”,不知这是涂家的还是别的家族的祠堂。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样的对比是不是反差有点大了点?但从历史价值上看,个人认为,下面这幢民宅未必就比上面那座楼房低呢。
也正是济阳这些古厝人家和阡陌水田在天水之间的无缝相连,才让人们有了世外桃源的感觉。如果没有了这些,都是山坡上的那些楼房,会有游客来此吗?
如今不管是济阳村还是济中村,那些古老的祠堂和大宅院,全部都进行了修复,一座座具有特色老宅祖祠如一颗颗彩色明珠般镶嵌在山村乡野之中。
部都进行了修复,一座座具有特色老宅祖祠如一颗颗彩色明珠般镶嵌在山村乡野之中。
在济中村的村头,有一棵巨大的古树,这棵古树被当地人称为“千年杉树王”,这不仅是济阳村与济中村的“分界点”,也是济阳村的标志。
千年杉树王已有1204年历史。大杉树高30余米,胸围6.8米,虬枝似铁,针叶如刺,树冠好比擎天绿伞,树梢犹如剑戟直指青天。千年古树已是难得,何况杉树又非百年老树,实属罕见,人们相信千年杉树有神灵,于是在底部砌石围栏,盖土地公庙。
这个土地公庙被命名为“济阳宫”。
土地乃农民之根本,济阳村在这千年杉树王下面建造了这么一座漂亮奢华的土地公庙,可见对土地公的敬崇之心。
在济阳,最重要的一个风景区是“岱山”,据说上面有岱山亭、观堡亭、望云台等可以观赏济阳美景的地方,还有设在岱山堂内的鼓浪屿万石国画院济阳分院,但我今日时间有限,没时间也没精力上山观景,看完济中村,便沿公路返回到济阳村,我心中最惦记的是那座宋代的紫云桥。就在返回途中,我看到最先见到的那座祠堂开门了,这是给我“补课”的机会了。于是,停下了寻找紫云桥的脚步,走进了这座涂家第一宗祠——旧宇堂。
旧宇堂是涂氏第一代祖祠,是济阳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同时也是当地老年人活动中心,是当地民众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旧宇堂由德化涂绵十支派第十四世涂轸九公在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兴建,为宫殿式木石结构,燕尾脊,红柱梁,门庭开阔,花台井然。
祠堂为抬梁穿斗式混合结构、悬山顶,正堂明间设神龛,上书“旧宇堂”三个大字。
建筑主体采用穿斗式减柱造,反应柱木雕鹰爪纹,柱上以莲花座承托斗拱与鸡舌;柱间穿枋做成死生鳖鱼状;减掉的四根柱柱头木雕花卉,做成垂花柱。
右侧数座农家,屋舍俨然,堂后古木成林,蓊郁幽静;堂前细流潺潺,田畴平沃,农舍错杂其间;对面矗立凤阳土堡,气势恢宏。济阳涂家这第一祖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无人能比,堪称济阳的NO.1 。
宗祠内的涂氏家训,则凸显了这座祖祠在济阳村具有的绝对高位。
大门上书写的对联与内墙上张贴的中华美德图,则体现了涂家的家风和治家理念。
就在旧宇堂内,有两幅介绍古街和古桥的招贴画,让我对古街和古桥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实话说,我来这里之前并不知道这是个历史文化名村,更不知道这里还有古街和古桥,只知道有个土堡。在遇到杨书记和温乡长之后,我才知道这里就是有着AAA景区之称的“灵动济阳”景区。这里有着那么多的文化历史“资源”,在我游览过土堡之后,又“赠”了我一个不收我费的“美丽乡村”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