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普通人角度如何看待睢阳保卫战(睢阳保卫战独守孤城10个月)

普通人角度如何看待睢阳保卫战(睢阳保卫战独守孤城10个月)其二,唐肃宗需要为自己立威。唐肃宗上位是在自己老爸不知道的情况下自立的,毕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他迫切需要向世人证明他这个皇帝是历史的正确选项。相比较守住江淮,显然收复两京能带给他的政治利益更大。毕竟叛军一来,老爸望风而逃,而他却能组织军队收复作为唐朝脸面所在的两京,保证唐朝的政治基础,高下立判。收复两京就意味着在老爸和世人面前,证明他这个皇帝是够格的。其一,长安和洛阳乃唐朝二京,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两京为叛军占领,唐肃宗就是一个偏安之君;而收复两京则既可以向天下昭示朝廷的平叛实力,又可以收拢那些惊慌失措的唐朝官吏、百姓之心。《旧唐书》记载,安䘵山起兵之初,“烟尘千里,鼓噪震地”,而各地“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兵锋所指,所向披麾;所到之外,守将不战而逃,或者望风而降,京师震惊,唐玄宗被迫南遁。这种情势之下,唐肃宗需要用收复两京来稳定局势、安定民心。唐肃宗为何不派兵支援睢阳?睢阳为睢阳渠咽

唐朝中叶,公元757年,河南睢阳保卫战。张巡、许远等率7000将士抵御安史大将李子琦叛军13万,坚持了整整10个月,最后城破,全军覆灭,堪称史上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之一。

历史上对张巡、许远等将士的家国情怀、忠贞大义评价甚高,张巡也成了文天祥一样的历史丰碑,历史的一页就这样翻篇了。但复盘此战,发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细节,比如:为什么在长达10个月的战争过程中朝廷却迟迟未发兵救援,张巡可是文能治国、武可安邦的干臣啊?为什么睢阳周边的唐军都作壁上观,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史书记载战争后期,城中粮尽,张巡纵容士兵吃了三万老百姓,此事是真的吗?为何后来张巡纵兵吃人这事又被唐肃宗压下来了呢?

细细捉摸,政治决策的残忍、人性弱点的龌龊,让人细思极恐,可是那些为国战死的英魂,却该置于何处?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却成为弃子,他们的心不寒吗?

普通人角度如何看待睢阳保卫战(睢阳保卫战独守孤城10个月)(1)

睢阳保卫战

唐肃宗为何不派兵支援睢阳?

睢阳为睢阳渠咽喉要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睢阳一破,安史叛军即可进逼江淮,威胁唐朝税赋,更可切断唐朝运河,从而阻断唐朝后勤转运。此战重要性唐肃宗不可能不清楚,但为何明知守军仅7000人、敌人却有13万之众,却在10个月内迟迟不发兵支援呢?后来终于派张镐支援了,可时间太晚了,“张镐闻睢阳围急,倍道亟进”,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比镐至,睢阳城已陷三日”。

安䘵山起兵反叛后,采取两线作战:东进睢阳,以取江淮,把目光放在了唐朝的经济基础上;西进洛阳、长安,着眼于摧毁唐朝的政治基础。而以唐肃宗当时能组织起来的兵力,难以支撑两线作战,他选择了西线,中兴之臣郭子仪、李光弼都在西线。原因有两点:

其一,长安和洛阳乃唐朝二京,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两京为叛军占领,唐肃宗就是一个偏安之君;而收复两京则既可以向天下昭示朝廷的平叛实力,又可以收拢那些惊慌失措的唐朝官吏、百姓之心。《旧唐书》记载,安䘵山起兵之初,“烟尘千里,鼓噪震地”,而各地“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兵锋所指,所向披麾;所到之外,守将不战而逃,或者望风而降,京师震惊,唐玄宗被迫南遁。这种情势之下,唐肃宗需要用收复两京来稳定局势、安定民心。

其二,唐肃宗需要为自己立威。唐肃宗上位是在自己老爸不知道的情况下自立的,毕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他迫切需要向世人证明他这个皇帝是历史的正确选项。相比较守住江淮,显然收复两京能带给他的政治利益更大。毕竟叛军一来,老爸望风而逃,而他却能组织军队收复作为唐朝脸面所在的两京,保证唐朝的政治基础,高下立判。收复两京就意味着在老爸和世人面前,证明他这个皇帝是够格的。

这就是政治正确,也许唐肃宗在选择的时候也有过辗转反侧,毕竟这样就把睢阳的7000将士置于了死地,相当于抛弃了他们,更有可能丢失唐朝的赋税主要来源地江淮。两害相权取其轻,他选择了西线,他也许已做好江淮失守的心理准备,但张巡给了他意外之喜,竟挡住叛军10个月,不仅保住了江淮,还拖住了叛军的重兵集团,让他在757年9月收复了长安,在睢阳城破后10天收复了洛阳。两京一收,他立即派兵支援睢阳,只可惜时不我待。睢阳之战,不仅给了唐肃宗惊喜,也让安史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张巡的长时间相持,让伪燕从此走向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战改变了历史进程,唐肃宗选择对了,而睢阳守军也如同《绝命后卫师》里的后卫师一样,主动承担了历史重责,虽死犹荣!

普通人角度如何看待睢阳保卫战(睢阳保卫战独守孤城10个月)(2)

唐肃宗李亨

周边唐军为何不救援?

睢阳周边当时还有不少唐军部队,可是他们都袖手旁观,无一施以援手,南霁云冲出睢阳求救,唯一的救兵还是张巡原来治下的3000兵。

《资治通鉴》:是时,许步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皆拥兵不救。

《旧唐书.张巡传》:时贺兰进明以重兵守临淮,巡遣帐下之士南霁云夜缒出城,求援于进明。进明日与诸将张乐高会,无出师意。

《旧唐书.张镐传》:镐既发,会张巡宋州围急,倍道兼进,传檄濠州刺史闾丘晓引兵相救。晓素愎戾,驭下少恩,好独任己。及镐信至,略无禀命,又虑兵败,祸及于己,遂逗留不进。

同朝为臣,国家有难,为何不施以援手?答案很简单: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使然,遇到事情,总是优先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1、叛军势大,出兵胜败难说,怕引火烧身。叛军一到,不少州县望风而降,原因无他,只求自保,这和抗日时期那些汉奸是一个道理,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民族大义,只有自己。睢阳周边的唐军持观望态度,原因之一就是明哲保身,如果叛军胜利,朝廷平叛不利,他们大概率会选择投降叛军。南霁云向许叔冀求救,不应,“霁云嫚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可能他也心里过意不去,就送给南霁云几千匹布;向贺兰进明求救,“进明惧师出且见袭”,也不出兵,和濠州刺史同样的想法。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甚至连自己的地盘也未必想保,可能只想保自己平安,都说全国一盘棋,他们却是一盘散沙,后来的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也有类似的原因。

普通人角度如何看待睢阳保卫战(睢阳保卫战独守孤城10个月)(3)

睢阳保卫战之惨烈

2、妒贤忌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种事例亘古不绝。张巡以区区7000兵卒,与13万大军相持10个月,这种能力想必让很多唐军统帅都汗颜,他如果战胜了,声威自然名播天下,其他人的老脸往哪搁?所以前有贺兰进明“忌巡声威,恐成功”,后有张巡殉国之后的“纵兵吃人说”,自已未能建功,功劳也不能让别人抢了去,就是这一类人的普遍心理。

《新唐书》记: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

这种记载让张巡背上了吃人恶魔的罪名,那么张巡是不是吃了3万人呢?这个问题有必要商榷一下。笔者认为,他是吃了人,但远不会有3万那么多。

其一,他之所以会吃人,是因为粮草已尽。《新唐书.张巡传》说当时士兵多饿死,城中老鼠、麻雀什么的都吃光了,连弓箭和铠甲上的皮都吃光了,因此他杀了自己的爱妾给士兵吃,随后许远也杀了自己的奴僮给大伙吃。这说明当时情势所逼,要么弃城不守,要么要让士兵保持体力作战,为了守住睢阳,张巡选择以人肉为食,而且是先从自己的家人开始,这实属情非得已,为保江山社稷,他选择作一恶人,因此才有“坐者皆泣”,众将士都颇感伤。

其二,在如此惨烈的守城作战中,士兵都没有东西吃了,老百姓还有吗?但凡老百姓有粮,兵士也不会选择吃人。军粮肯定是优先保证的,士兵都要吃人了,老百姓恐怕当时也饿死得差不多了。那么当时还有没有3万百姓供张巡来吃是个问题。

其三,2600人3个月吃3万人可能吗?据《资治通鉴》所载,到757年7月,睢阳守军大约还剩1600人,此时处于断粮边缘,”睢阳将士死不加益,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而后来南霁云出城搬兵,进得城来的也只有1000人,“至宁陵,与城使廉坦同将步骑三千人,闰月,戊申夜,冒围,且战且行,至城下,大战,坏贼营,死伤之外,仅得千人入城”,这也与《新唐书.张巡传》说法一致。而且南霁云还带了食物进城,“驱贼牛数百入,将士相持泣”。

也就是说断粮之后3个月城中兵士一共2600人,吃了数百头牛,还吃了3万人,可能吗?而且在吃了这么多人之后,按说士兵的体力应该是可以保证的,但事实上《新唐书》说“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资治通鉴》也说“癸丑,贼登城,将士病,不能战”,怎么士兵都像病怏怏的像没吃饭一样呢?不言自明。

因此张镐命中书舍人萧昕诋毁张巡,原因同样是妒贤忌能,人死了,怎么说都可以,当然是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说了。好在还有张澹、李纾等一批大臣认为“张巡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这种诋毁才结束,唐肃宗也对死难的国士进行了追谥,不然张巡等九泉之下心何以安?当然从人性角度看,吃人确实不妥,但易地而处,或许大家选择一样。

普通人角度如何看待睢阳保卫战(睢阳保卫战独守孤城10个月)(4)

睢阳主帅张巡

结语

睢阳7000将士之死,确有唐肃宗战略选择将他们放弃的因素,但真正应该为他们负责的是那些图谋自保、妨贤忌能的睢阳周边的唐军将领们。只可惜,历史上并未清楚记载平叛成功之后,贺兰进明、许叔冀、尚衡之流是何下场,即使唐肃宗放过了他们,他们也会在后世的批判中被口诛笔伐!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政治博弈和人性弱点的阴暗之处,让人不寒而栗。时至今时今日,亦应为我辈警惕和防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