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画大师山水画横幅(明末清初画家偶谐道人)
近代国画大师山水画横幅(明末清初画家偶谐道人)《隶书录东坡语轴》纸本隶书 72.5× 50.5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后来,清军入关,王赞虞归顺,保住性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其孙王原祁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赞虞卒于家中,时年89岁。《隶书陶渊明诗轴》纸本隶书 111.2×5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愿无违。款署:娄水王赞虞书。《隶书老境仙书五言联》纸本隶书 101.8×19.8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老境行將及。僊書讀未閒。
偶谐道人(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又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主张摹古,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
明末清初画家偶谐道人书法作品
王赞虞少时即聪慧伶俐,《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法,尤长于八分,而于画有特惠。”于是其祖父就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他少年就开始从摹古入手,深究传统画法,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由于家里古书、名画收藏丰富,且大都是名迹,像当时很少传世的李成的画他都能够见到,这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根据当时规定,由于祖先功劳显赫,子孙可不经科考而继承之,王赞虞在24岁时就出任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玺印的官,后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
《隶书五律诗轴》纸本隶书 137.7×57.8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释文:古柏层霄立,寒屏捧露开。坐看青嶂谷,时见绿雲回。密叶风霜注,重阴观鹤来。坐怜苍翠好,特此谢寒梅。
《隶书陶渊明诗轴》纸本隶书 111.2×5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愿无违。款署:娄水王赞虞书。
《隶书老境仙书五言联》纸本隶书 101.8×19.8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老境行將及。僊書讀未閒。 款署:倪高士句。王時敏。 钤印:王时敏印、西庐老人
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后来,清军入关,王赞虞归顺,保住性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其孙王原祁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赞虞卒于家中,时年89岁。
《隶书录东坡语轴》纸本隶书 72.5× 50.5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释文:岁衣莫矣,风雨凄然。纸窗竹屋,灯火青荧,此时此间,得少佳趣。款署:东坡语。为卧道人书。王时敏。
王赞虞的山水画多是仿古之作-学倪云林,学黄子久,学董源,亦学董其昌。他一生以临元画为主,并得董其昌亲自指点,受董影响极深。其临古水平之高,令人生叹。其“一意摹古,反对创新”的思想对清代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王时敏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
《隶书七言诗轴》纸本隶书 118.6.5× 48.5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不论山巅与水洼,春来何处不荣华?野红妖绿浑如画,一崦人家桃杏花。
款署:王时敏。
王赞虞书法为画名所掩,王时敏诸体中较精的书体是隶书,他的隶书与朱彝尊、郑簠被称作“清初三隶”,可见当时人们对他书法的重视并不亚于其绘画。他的隶书受《受禅碑》、《夏承碑》影响较大,故他的隶书体方笔圆,遒劲平稳,雍容深厚,与唐人隶书有几分近似,实为时代所囿。
《隶书唐李憕七言诗轴》纸本隶书 196×76cm 1678年作 匡时2012春季拍卖
释文: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台。雲飞北阙轻阴上,雨歇南山积翠来。御柳遥随天长发,林花不待晓风开。已知圣泽深无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款署:戊午春仲,写于古期轩中。西庐老人王时敏。
钤印:王时敏印、西庐老人、秀媚精进
王赞虞写这件作品时已86岁,此作在布局上,字距紧,行距宽,显得很特别,或是王时敏一种大胆尝试。观其用笔、用墨不拘一格,不似时人光洁的台阁体,墨枯笔拙,大胆运用飞白,苍芜之气,跃然纸上,而落款数字铁画银钩,圆润饱满,与正文浑然一体,真可谓“人书俱老”。
《隶书芝兰松柏五言联》纸本隶书 147×37cm×2
释文:芝兰君子操,松柏古人心。
款署∶书为奉山老年翁,王时敏。
钤印∶王时敏印,西庐老人,鱼钓一壑。
王时敏晚年致石老信札两通
释文:昨谔臣兄归,率附一字,未知达否。好事者鉴闇而欲奢,颇难当其意。据传者云将欲猝至掩袭,寒家本无此物,固不必虑,但因此开端,恐后益滋纷扰,故欲觅一幅以塞其求。吾兄处所见必多,何难搏捖。
倘有稍可入眼者,多携几帧见示,选择用之。弟目前虽窘罄无一文,定当典衣鬻器,如法奉值。须眉尚在,决不作无行人也。弟一生株守,今老且贫,竟觉为收藏虚名所误。然同好不乏,人每以机权妙用仍多得趣,惟弟则徒增烦累。驱使万端,此则智拙赋予本殊,非可强为者耳。前二事,一则因船家哀求,妄意可行方便,且于事体无碍,不谓郑重乃尔。
若素昭则从未识面,因敝亲家手札谆托,又令子俶坐迫,不得不勉应之。既为发札,弟事已毕,其成与否总於弟无与也。然不独此,日来亲友相聒,为求荐引者无数,弟皆峻拒。若炤翁则交游更多,崑疁两邑之人联舟而至,求介绍拜门生、领资本者几无虚日。坚辞之不肯去,其苦尤甚。若辈井蛙之见,固可笑可怜,而无端受其煎迫,亦何辜而罹此厄耶。吾兄今日如庆霄星凤,世人求一见不可得。弟子欲如昔日握手欢笑,恐亦妄想。惟望送长翁时,或得优昙一现,然亦未卜缘分何如也。寿诗写纳,观音卷有诸名公在前,拙笔万不敢点污。欲即附归,又恐舟人难托。容俟后信,纸尽不能缕及。
石老仁道兄社长,弟时敏顿首
释文:前手札如许见过,虽切引领,然知尊冗纷遝,当必无暇。犹冀道驾赴山塘之约,清明节前或得把臂,乃炤翁归云吾兄家中笔逋山积,未遑郡行,则弟又无缘相值,深为怅怏。惟闻长翁归期已近,三月尽必至吴门。弟此时不能不出晤,计吾兄亦必过郡,得於拙政园中一奉色笑,良慰饥渴。但恐道途或复巧左,幸先期相闻,庶不至交臂相失也。弟迩来官逋攒迫,人事烦挐,窘罄从来未有。且老姜病不能起,令文新婚闭影室中,即炤翁亦云无从见面。拙修堂中,经月无一履声,寂寞殊甚。惟吾兄骨肉至爱,寤寤劳思而赤手未敢奉邀。虽妙墨袭藏已多,近更获大痴、仲圭二挂幅,咀味无穷,然谿壑之求,犹未属餍。伊在兄处者,订定月初竣局,俟得入手,方敢少修润笔,竭诚耑恳耳。虞山此际胜游,念之神飞,奈无力措舟楫之费,徒有浩叹。兹因子惠便附此,诸不多及。
廿九日弟时敏顿首,石老仁道兄社盟
《题文徵明浒溪草堂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末清初.偶谐道人山水画作品
清初时候,“四王”的山水画是势力最大的,影响了将近两个世纪。“四王”就是赞虞、王翚、王鉴、王原祁四人,他们当中,是以王时敏为首的。他们交游非常广泛,而且徒弟也很多。他们获得的赞赏不仅仅限于文人士大夫,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绘画风格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喜爱,皇帝给予他们荣誉。“四王”派的山水画,又分为娄东派和虞山派,两派平分秋色,主要盛行在清三代年间,即康熙、雍正、乾隆。“四王”势力大人多到清朝末年都有继承人,但是嘉庆以后,明显有了衰落。四王的山水画总体倾向是摹古的,他们对模仿前人的画风真的是下了十足的功夫。这一派的山水画十分保守,但在当时却被看作是“正统派”。
王赞虞(1592年——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他的祖父的是王锡爵,在明朝时是宰相,父亲王衡是翰林学士。他对宋元时候的名家作品精心钻研,尤其是热衷于“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他的山水笔墨酣畅淋漓,风格苍秀,但是丘壑变化比较少,更多的是模仿作品。
明末清初.偶谐道人山水画作品
清 偶谐道人 南山图轴 紙本設色 79×35厘米 现藏于怀菊草堂
清偶谐道人 仿黄子久山水
清 偶谐道人敏 仿梅花道人山水
清 偶谐道人 虞山惜别图
清 偶谐道人 烟浮远岫图轴 纸本水墨 86×37cm 太仓博物馆藏
清偶谐道人山水画作品拍卖价
2011年11月6日,中贸圣佳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上《王赞虞 1647年作 仿各家山水册 册页(十开)》以无底价起拍最后以1.20750000亿成交。
王赞虞《仿古山水册》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题识:
1.仿赵文敏。钤印:王时敏印
2.仿赵伯驹。钤印:王时敏印
3.仿赵令穰。钤印:烟客
4.仿倪高士。钤印:王时敏印
5.仿北苑。钤印:烟客
6.仿梅道人。钤印:逊之
7.仿大痴。钤印:王时敏印
8.仿黄子久。钤印:王时敏印
鉴藏印:季迁珍藏
说明∶
1.王季迁旧藏。
2.1986年由徐邦达先生鉴定此作并留有照片资料,在八张照片背面分别签署了:“(清初)王赞虞山水册,真迹,徐邦达”字样。
3.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功、傅熹年两位先生曾目鉴此作,确认为真迹。
王赞虞二十五岁小像,曾鲸绘,顾秉谦题款,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王赞虞出身于仕宦之家,祖父王锡爵是万历内阁首辅大臣。由于父亲王衡早逝,而他又是独子,自小就是和祖父生活在一起。《国朝画征录》记载,王锡爵极为喜爱这个孙子,专心培养他的“好古之心”。王时敏在董其昌和陈继儒等的辅导下,画技大进。董其昌把他视为南宗画派的不二继承人,“可备传灯一宗,真源嫡派”。王时敏受祖荫出仕后担任尚宝丞和太常寺少卿等官,降清后作为明朝的遗民,退隐山野,专心绘事。他继承和扩大了南宗画派影响,发展了清代绘画的笔墨,创建了著名的娄东画派,成为当时艺术界不可撼动的泰斗,被视为清代正统画派的开山鼻祖。
此套为王时敏作《仿古山水册》八开,纸本设色,其中墨笔四开,设色四开。每开纵 44 厘米,横 28 厘米。系王季迁先生旧藏,1986年由徐邦达先生鉴定此作并留有照片资料,在八张照片背面分别签署了:“(清初)王时敏山水册,真迹,徐邦达”字样,由此可见,这是一件深受徐邦达先生重视和认可的王时敏作品。
该图册在整体面貌上,笔墨技法多样,摹古功夫极深,有仿董北苑浑厚滋润的,赵伯驹青绿重彩的,赵令穰清丽雅致的,有取赵孟頫温润典雅的,黄公望松秀清润的,有学倪瓒疏简峭劲的,亦有学吴镇淋漓浑厚的,传诸家之风神。这些面貌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表现了他追求古意和笔墨情趣的审美观。
本套《仿古山水册》虽未署年款,但根据后文图析,此作的创作年代当为烟客六十岁前后绘制,据有关学者研究,根据烟客生平经历、画学道路和存世作品风格,把他的艺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四十九岁以前,自出生至辞官归里期间;中期四十九至七十岁,隐居乡里至七十大寿后;晚期七十一岁至八十九岁逝世。
此册当属他的绘画艺术的中期,此时期他大量仿作,求形、韵、神俱备,同时也不废诸家,亦由形达神,真正做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本套《仿古山水册》,一笔一点,皆格守法度,精谨严整,形神兼备,尤其仿“三赵”的三帧青绿设色作品,在众多墨笔画页中更显清丽典雅。“三赵”本未列入“南宗”,赵令穰还属“北宗”,然董其昌是另眼相看这三家的,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到,画柳要师赵千里(伯驹),画平远师赵大年(令穰)、树用子昂(赵孟頫)法,尤赞赏赵孟頫为“元人冠冕”、“赵于古法中,以高华工丽为元画之冠”、“湖州一派,真画学所宗也。”因此王时敏临仿“三赵”,是遵师之。
上海博物馆藏有王时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册》其中有一帧,是烟客明显仿赵孟頫风格而来的作品,这件作品与本册仿赵孟頫此帧技法、图式十分近似,如在渲染上均用了清丽雅致的小青绿手法绘制,两者在点苔技法上都同用了圆点、米点表现,在树的绘制上姿态、点叶均一致,尤其是在山脚土坡、碎石的绘制刻画上,手法高度相近。这些信息,为我们提供了王时敏临仿赵孟頫青绿山水的面貌样式。
左图:王鉴《山水清音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右图:王时敏《仿古山水册》
“三赵”中仿赵伯驹此帧,勾勒少皴和浓丽青绿设色的画法,甚得宋人遗韵,尤其是点苔,主要用嵌色点,是传统青绿、金碧山水的一种点苔方式,在宋赵昌《岁朝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元钱选《山居图》均采用这种点苔。这非常符合和尊重烟客临仿赵伯驹的绘画特征。
左图:王时敏《仿古山水册》;
右图:《秋山白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本册仿黄子久两帧,是鉴定本册的重要突破口,因王时敏在艺术中期痴迷于黄公望,此时期存世作品较多,可一窥其渐变过程,如:崇祯十五年(1642 年)《仿大痴山水轴》、顺治五年(1648 年)《仿黄公望山水轴》、顺治六年《仿黄公望山水轴》、《仿子久山水卷》(均上海博物馆藏),《秋山白云图轴》、顺治十八年《松壑高士图轴》、顺治十五年《山水轴》(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部分是主宗黄公望的画法,可以帮助我们对比风格,进行判断。
以上为《仿古山水册》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取印比对 :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 王时敏》印章第“10”、“13”、“17”、“24”、“27”
枚与本作烟客私印经比对测量,两者完全稳合。在第“24”枚印上,出现一件非常有趣的情况,由于作者钤盖不慎,把一枚“烟客”(朱文印)打成了倒印,而后又重新修改钤上了这枚“王时敏”(白文印)。这个细节的发现也足以说明若伪造者作伪不会这么麻烦去处理这个细节。
无独有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王时敏六十一岁为其女婿吴世睿作《摹古山水》(后简称“故宫本”)十二开,开首为张廷济隶书题: “王逊之奉常摹古画册”。内有王时敏临仿董源、巨然、米芾、赵令穰、赵伯驹、赵子昂、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诸家。另有自题一开,清末吴大澂后跋一开。与本件王时敏《仿古山水册》(后简称“保利本”)其中八开在内容形式上大同小异。这套“故宫本”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以及庞莱臣《虚斋名画录》,最早著录见于晚清藏书家蒋光煦《别下斋书画録》卷二。有其八子王掞、晚清庞莱臣递藏。对比两套作品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故宫本”比“保利本”多出了仿巨然、米芾、赵子昂、王蒙四开,自题一开,并署有王时敏题款及具体创作年代。
▲第二,“故宫本”其中仿董北苑、巨然、赵伯驹、赵令穰、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八帧从构图上、题款上都与“保利本”十分相仿,连两册的尺幅上也几乎一致。(注:“故宫本”尺寸:纵 44.6 厘米,横 29.6 厘米;“保
利本”尺寸:纵 44 厘米,横 28 厘米)。
▲第三,两册一前一后均被徐邦达先生定为真迹,“保利本”在启功、傅熹年于 90 年代受他人之托,访美拜访王季迁时所见,一致鉴定为真迹!并评语为“佳”。
▲第四,“保利本”在建筑,树石,技法等细节的表现与“故宫本”有非常大的区别。(见以下图文比对)
明末清初画家王赞虞书画作品拍卖价
2014年王赞虞《隶书》被上海敬华拍至150.6万元;同年南京举办的“艺兰斋”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其《富春江山居图》被以高达590万元成交创下王氏作品的新高;2005年王赞虞与吴历合作的《夏山图》受到众多收藏家的追捧最后拍出了880万元。
至2014年他与张学曾、恽向等合作的《山水合卷》以1320万元的成功易主成为西泠印社春拍会古代作品专场的“标王”终于突破了千万元的大关。到2011年中贸圣佳推出的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十开更是以1.2075亿元的天价成交真可谓水涨船高。
2010年香港拍卖1.5200亿成交
王赞虞(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西田主人等,江苏太仓人。首辅王锡爵孙,翰林王衡独子。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崇桢初以荫官太常寺卿,故被称为“王奉常”。入清不仕,隐于归村。工诗文,善书。隶追秦汉,榜书八分为近代第一。擅山水,少师董其昌,上溯元四家,所作尤穷黄公望阃奥。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在清代影响极大,形成“娄东画派”。与王鉴、王、王原祁并称四王,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作为清初画坛领袖,王时敏奖掖后进尤不遗余力,王、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
《仿宋元各家山水》册页十开创作于顺治四年(1647),烟客时年五十六岁。此老晚年之作,大都倩三子王撰或廉州、石谷等人捉刀,就中尤以石谷为多。如上海博物馆藏《为射老年翁作山水》散页(1673)、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为藩周兄作山水》册十开(1666)等等,皆属此类。此册杂临米友仁、赵孟、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诸家笔意。设色者四,墨笔者六,笔力苍郁,神采焕然,宋元遗则,毫发无遗,当为烟翁盛年亲笔合作。据册后同时杨补长跋,知烟客此册完成后,即付其子王揆永为留藏,传为家宝。清初四王传世作品,以烟客最为少见,且多庋藏于国家文博机构,散落民间几如星凤。即故宫上博所藏,亦不过四五事而已。如此煌煌十开大册,且品相完好如斯者,实属难能。近代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得此佳什,亲为签题,推为上品,其非寻常泛泛之作可知!
王赞虞(公元1592—1680) 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太仓(今属江苏)人。他的祖父王锡爵、父亲王衡都是高官。他也以荫仕太常寺少卿,故人称“王奉常”。王赞虞家富收藏,每遇名迹,即不惜重金搜求 他曾遍摩家藏的宋、元真迹。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经他传授画艺。他与王鉴并称“二王”、加上王翚、王原祁被称为“四王”。
王赞虞的作品在立意、布局、运笔、色彩、线条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中国画海中是一朵瑰丽的奇葩,永不凋谢。同时以他为首的娄东画派声势浩大、左右艺林。清初,以王赞虞(1592-1680)为首,及王屡、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
王赞虞的山水画同时也开创了 “娄东派”。 王时敏字画作品价格-2014年上半年,中国拍卖市场总成交额近210亿,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而这其中书画版块占比达到53%,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
尤其是近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频频出现,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拍卖会—— 高仿真足以乱真 高仿真书画技术本身,最早本来是为了方便于书画爱好者的学习、临摹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产物。民国时期,大量的仿真书画当时多使用石版印刷和珂罗版印刷技术,那时的精美印刷品我们还能在近年的“古籍”拍卖专场中不时见到。解放后,荣宝斋根据我国古老雕版印刷的技术发明了“木版水印”,运用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凭借简单的工艺和复杂的操作技巧,对各类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的还原复制。由于所用纸绢、墨、色等原料及装裱与原作相同,因而木版水印的成品具有酷似原作的效果,几可乱真。当年国画大师齐白石面对荣宝斋用木版水印复制的自己画作,也是真假难辨。
2010年香港拍卖价1.5200亿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