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古人称孤山是“人间仙岛”,喻比广寒宫,称赞它 “瑶花琪树缘边绕,玉宇琼楼相上安,里外湖光明似镜,有梅花处好凭栏”。这座孤山,高30米,耸立在西湖的北半部,东连白堤,南临外西湖,西接西泠桥,北濒里西湖。园林布局巧妙,造景奇美。孤山的中央,便是中山公园。过去是清朝康熙、亁隆两个皇帝的行宫所在地。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为公园,后来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改称为中山公园。我们在三潭印月照了1张1分钟全家福快照,又到孤山游了中山公园。进园门,两旁柿树成荫,向北走可见石壁上刻有“孤山”两个彤红大字。我搂着大儿方向,妻牵着小儿向敏的手,向敏又拉着方向的手,我们在“孤山”前又照了两张合影彩照。我们行至“我心相印亭,”看到湖面上有三座古朴的石塔,塔呈瓶形,高2米,造型优美,塔腹中空,球面体上等距离地排列着5个圆洞。从亭外码头上可以看到三座塔上的透孔;如果能看到三孔皆圆,说明你站的立脚点,正好与三座塔组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2)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3)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4)

公元1992年11月1日中午12点多,在复旦大学求学的我,终于在上海火车站接到了朝思暮想的妻子和方向、向敏两个儿子,我先陪同从没出过远门的妻儿在上海外滩、静安寺、人民公园等游玩了两天,于11月3日晚到达杭州,入住云厦饭店316房间。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花园城市,佳城傍水,襟带湖山,风光绮丽。我于11月4日上午,携妻扶子,先乘船来到了三潭印月。

我们的游船从小瀛洲靠岸,我们下船登岸后,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座歇山式建筑,四面厅和八角阁相接的大型花厅,色彩淡绿,清新雅致。我们走进这精巧秀美的厅堂,像置身优美的画图中。厅堂两侧,便是九曲桥,桥上有个三角亭,利用转弯处的三角地建亭,手法新颖,又富曲婉之感。

这个岛,实际是用环形堤岸围成的一个内湖,中间又有更小的岛。内湖大岛、小岛之间,桥栏相接,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面金鱼嬉游,三大名贵品种,三十四个样式的金鱼,为内湖增加了无限情趣。岸上金菊飘香,柳暗花明。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5)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6)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7)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8)

我们行至“我心相印亭,”看到湖面上有三座古朴的石塔,塔呈瓶形,高2米,造型优美,塔腹中空,球面体上等距离地排列着5个圆洞。从亭外码头上可以看到三座塔上的透孔;如果能看到三孔皆圆,说明你站的立脚点,正好与三座塔组成两个大体相等的三角形。这是古代劳动人民依据直孔透光和几何原理设计而成的绝妙奇景。这三座石塔,原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建造的,明令三座塔范围以内,禁种菱茨。后石塔损坏湮没,明代仿北宋所凿石塔,重新建塔,位置移到现地。

石塔的古朴风姿和奇幻倒影特别引人,成为许多游人争拍的镜头。如果在月明之夜,塔内点起灯光,真月和假月倒映湖中,水面就会出现许多月亮,夜景迷人得很哪!一位当地游人非常自豪地告诉我。

这儿的漏窗,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区区窗框之大,表现出许多丰富生动的内容,如鹤斗岩畔、鸳鸯戏水、喜鹊登梅等。通过漏窗,可以互见两面景色,显得空灵深远,步移景新。这里的假山叠石,是根据瘦、透、漏的特点,按石形、石色、石纹、石理,石性结合而成,九狮石就是一件杰作。三潭印月的显著特点就在于运用宾主、均衡、对比、节奏、谐调等法则,创造出诗情画意,达到情景统一,诗画统一,令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9)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0)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1)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2)

我们在三潭印月照了1张1分钟全家福快照,又到孤山游了中山公园。进园门,两旁柿树成荫,向北走可见石壁上刻有“孤山”两个彤红大字。我搂着大儿方向,妻牵着小儿向敏的手,向敏又拉着方向的手,我们在“孤山”前又照了两张合影彩照。

古人称孤山是“人间仙岛”,喻比广寒宫,称赞它 “瑶花琪树缘边绕,玉宇琼楼相上安,里外湖光明似镜,有梅花处好凭栏”。这座孤山,高30米,耸立在西湖的北半部,东连白堤,南临外西湖,西接西泠桥,北濒里西湖。园林布局巧妙,造景奇美。孤山的中央,便是中山公园。过去是清朝康熙、亁隆两个皇帝的行宫所在地。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为公园,后来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改称为中山公园。

出中山公园,我们又参观了西泠印社,这个社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为书画篆刻艺术的全国性组织。这里是西湖的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其建筑古朴,布局严谨与疏朗对比分明,亭台、小山、水池、曲径、石塔及叠石花木颇有情致,显示出造园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我们过西泠桥,3岁的小儿向敏又要求坐船,我们只好又花20元坐船到了花港公园。我们一边观鱼,一边装上古装戏服,我和妻子赵新节在一丛竹林前照了一张公子、小姐合影照,我左手搭在她肩上,右手摇着一把扇子,装出一副风流倜傥的模样;新节又站在菊花丛中单独照了一张;两个儿子也换上了公子哥儿戏装在花圃边照了一张合影。今天在花港公园我们玩得最开心,把这次旅游推向了高潮,没想到妻子稍加修饰打扮,完全可以和时下走红的电影明星相媲美,我妻太漂亮!太美了!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3)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4)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5)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6)

我们行至观鱼池,只见无数尾红鱼在鱼乐国中嬉戏。游人抛撒饼饵,红鱼穿梭,游乐争食,鱼浮水面,一片金红。红鱼是一种有生命的艺术品,色彩鲜艳,体态轻盈,花斑纹彩美丽。这里的红鱼,小的有尺把长,大的竞长数尺,很受观众喜爱。

园内更有藏山阁,叠石为山,上有阁,下有洞。山在绿树掩映之中,洞在太湖石回环之内,远望只能看到阁,近览才可以见到下面的假山;洞口要仔细寻找才能发现。登阁,北望六桥烟柳,花树葱茏。对岸是西湖宾馆,色彩淡青的楼台亭榭,配上黛瓦飞檐,显得格外幽雅别致。

出花港公园,我们花18元/人住一个体户旅馆。

11月5日,我们驱车畅游了九溪瀑布,又步行到杨梅岭,花50元买了半斤一级龙井茶叶,然后又游了烟霞洞、水乐洞、石屋洞,参观了杭州动物园,看了金鱼、训兽表演、西游记宫、龙宫、蛇展、猴山、孔雀等。

11月6日 ,我们游了岳王庙。因为岳飞是我们河南省汤阴县人,在异乡凭吊老乡岳王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7)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8)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19)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20)

岳王庙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在那光华夺目的门楼上,高悬着镏金的“岳王庙”三字竖匾;门楼内,两排十二根红漆柱的顶端,雕刻着八百年前岳飞在抗金前线几个著名战役作战的场景,使人犹闻攻战杀伐之声。穿过门楼,一条青石甬道直通正殿,大殿重檐正中悬挂着叶剑英委员长1979年题写得“心昭天日”横匾。殿内顶部精工绘制的藻井是艺术杰作“百鹤图”——三百七十多只坚贞高洁的白鹤,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的正中端坐着民族英雄岳飞的彩绘塑像,塑像上面是岳飞大字草书的“还我河山”巨匾。这座高达4.54米(不连底座)的岳飞坐像,红缨帅盔,金甲紫袍,一手握拳,一手按剑,眉峰似蹙,双目凝神,好像还在沉思着八百年前的军国大事。

正殿后面,穿过一片庭园,便是岳墓。庭园左右两厢是两个碑廊,共陈列着一百二十六块碑石。左碑廊陈列着岳飞的诗词和墨宝。有岳飞手书的汉代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其中十三块《岳飞奏札》是岳家军驰骋抗金疆场时的胜利捷报。最引人注意的诗词,便是著名的《满江红》了,这是公元1136年,岳飞兵驻鄂州时吟成的。

岳墓和岳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从十二世纪兴建以来曾多次受到破坏,多次重建。粉碎“四人帮”后又一次重建,英雄岳飞的塑像更加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四个奸贼的铁像依旧跪在坟前任人唾骂。岳王坟前的望柱上,却增添了一副醒目的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游完岳王庙,我们又游了紫云洞、黄龙洞、玉泉、灵隐,于下午5点钟赶到杭州火车站,坐17点45分的火车返回了上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确是旅游者的天堂,我们一家四口的杭州三日游,赏花观湖,访古寻胜,真是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我们虽是走马观花,但也觉得荡涤了胸怀,扩大了见闻,促进了审美观点的提高。因之,感到快慰自足。

郭进拴游香格里拉(郭进拴游杭三日记)(21)

郭进拴,1958年5月出生,笔名"智泉"、"郭笑"。河南汝州临汝镇鳌头村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文学函授大学,1993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执行主编,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鹰城》总编辑。现为《文艺界》《智泉流韵》总编辑,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中华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命运》《天地人心》,散文集《六十岁说》《童趣儿》《汝州风貌》《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新城美韵》《月是故乡明》,长篇报告文学《磊裕烽火》《湛河大决战》《从市长到死囚》《运锦之路》《芬芳岁月》等共60余部,累计发表作品2000多万字,有194篇(部)作品获奖。其中《湛河大决战》获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长诗《寒夜哭母》获《文艺报》一等奖等。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