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回家之后不久,有一天晚上,夫妇二人同时梦到一名有着长须,并且身穿青袍之人,头顶观音像,骑虎而来,跳跃到了他们床上。萧玉堂夫妇都被这一幕惊醒了,互相把梦里的情形说了一下,十分诧异。随后,夫人颜氏就有了身孕。到了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年,永春知州升为泉州知府,萧玉堂也举家跟随去了泉州当府僚。后来有人建议说:“我佛慈悲,向来心诚则灵,何不去拜佛?”于是颜氏就去了城外的观音寺祈祷,希望能生下一个儿子。她看见寺宇残破,以及东关的桥梁也年久失修了,就当场发愿,要做修建的功德。《年谱》一开始写道:“予俗姓萧,系出兰陵,梁武帝之后,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初年,父宦游闽。戊戌己亥间,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忧无后,母赴城外观音寺祈子,见寺宇残破,及东关桥梁失修,发愿兴建。父母同梦一长须著青袍者,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惊起互告,遂有娠,翌年父移佐泉州府幕。”大致意思是:虚

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前面介绍了明代高僧憨山大师的故事。我们今天开始介绍一下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的故事,通过查阅资料,内容比以前的视频有所增补。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1)

虚老是民国四大高僧之首,他一生坚持苦修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虚老一身兼承禅门五宗的法脉,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是近代佛门的泰山北斗。虚老的传奇很多,光是他高达120岁的年龄,就足以让世人叹服不已。这样的高寿就算在医学发达的现在也不多见,更何况是一百多年前的乱世呢?有一首对联写得很好:“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这就是虚老一生的总结。

很多年以前,我就看过电视剧《百年虚云》,也很喜欢参禅打坐,所以对虚云老和尚无比敬仰。后来又认真读了老和尚的年谱,感慨不已,所以有强烈的愿望要把老和尚的生平故事,介绍给朋友们。

《虚云老和尚年谱》是由福建鼓山涌泉寺的门下弟子岑学吕居士编辑的,岑学吕居士生于1882年,法名宽贤,是广东省顺德县人。一九五二年,“云门事变”过后,老和尚的弟子证圆等人,把老和尚口述的年谱草稿,以及平时所得的法语、诗文、序跋等,寄交给香港的岑学吕老居士,加以考订、编辑。历时经年,编成《虚云和尚法汇初编》、《虚云和尚自述年谱》上下卷。一九五九年十月十三日(己亥岁九月十二日),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示寂。四年之后(即一九六三年),岑学吕老居士在香港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年谱》一开始写道:“予俗姓萧,系出兰陵,梁武帝之后,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初年,父宦游闽。戊戌己亥间,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忧无后,母赴城外观音寺祈子,见寺宇残破,及东关桥梁失修,发愿兴建。父母同梦一长须著青袍者,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惊起互告,遂有娠,翌年父移佐泉州府幕。”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2)

大致意思是:虚云老和尚的俗家姓萧,是出自南朝兰陵梁武帝萧衍的后代,世代居住在湖南湘乡。他的父亲叫做萧玉堂,母亲是颜氏,在清朝道光初年的时候,父亲去了福建当官。在戊戌和己亥这两年,也就是1838年和1839年,萧玉堂是辅佐治理永春州的一个幕僚。

萧玉堂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自幼饱读诗书,20多岁就考中举人。1821年萧玉堂游学到福建,应永春知州之请,成为了该州幕僚。玉堂赴任后,秉公勤政。不知不觉间夫妇二人已年过40,却仍无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续接萧家香火的问题,一直压在玉堂夫妇心头,寝食不安。

后来有人建议说:“我佛慈悲,向来心诚则灵,何不去拜佛?”于是颜氏就去了城外的观音寺祈祷,希望能生下一个儿子。她看见寺宇残破,以及东关的桥梁也年久失修了,就当场发愿,要做修建的功德。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3)

回家之后不久,有一天晚上,夫妇二人同时梦到一名有着长须,并且身穿青袍之人,头顶观音像,骑虎而来,跳跃到了他们床上。萧玉堂夫妇都被这一幕惊醒了,互相把梦里的情形说了一下,十分诧异。随后,夫人颜氏就有了身孕。到了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年,永春知州升为泉州知府,萧玉堂也举家跟随去了泉州当府僚。

在农历七月二十九日的寅时,就是晚上三点到五点,虚云诞生了,地点是泉州府署。刚刚堕地之时,竟然是一个肉团形状。按照现代医学分析,应该是胎膜比普通孩子厚一些,母亲因为高龄产子,身体十分虚弱,再加上受了惊吓,古代医学也不发达,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世了。后来,一名老郎中来了,帮着破开胎膜得到一名男婴,也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虚云老和尚。既然母亲去世了,只得由他的继母王氏抚养长大。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4)

萧玉堂亦悲亦喜,忍痛料理完后事。按照萧氏家谱给儿子起学名“萧富民”,希望他长大之后富国利民。这一年清朝发生的大事,六月份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军队进兵广东。所以道光二十年庚子年,也就是1840年,虚云老和尚一虚岁。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年,老和尚二岁,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三岁,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四岁,以上四年,老和尚一家住在泉州。

从五岁到十岁这六年的时间里,老和尚一家住到了漳州福宁。这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富贵人家都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富民6岁就学了《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等等,稍大以后又学了《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等。父亲希望他光宗耀祖,富民也聪慧过人,诗词书法都进步很快。

道光三十年,也就是1850庚戌年,老和尚十一岁了,这一年国家发生的大事,是洪秀全在金田起义了。老和尚的父亲又回到了泉州,他的祖母周氏,想让富民一身兼继二门。因为他的一个叔叔没有后代就去世了,于是家中给富民提前聘定了二位妻子,一个田氏,一个谭氏。这二家都是湖南籍,和萧玉堂为世交。这年冬天的十一月,老和尚的祖母周氏去世了,父亲就丁忧在家守制。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5)

到了咸丰元年,也就是1851辛亥年,老和尚十二岁了。当年发生的大事是洪秀全攻陷了永安,自称太平天国的天王。这年二月份,老和尚的父亲因为办事要去台湾,就带着富民一同前去。他们乘坐着一艘小洋船,从厦门出发,在茫茫的大海中,看到一个高出海面数丈的大鱼。全船的人都很害怕,纷纷合掌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希望保佑平安。

年谱写道:“咸丰元年辛亥十二岁,二月,予父以事往台湾,携予行。初乘小洋船,由厦门出发,于茫茫大海中,现一物大如山,高出海面数丈,全船人均合掌念观世音菩萨,船行半小时,始见鱼尾形,其长不知若干里也。”从年谱这个记录来看,这条大鱼也许是一条大鲸鱼,或者大鲨鱼。

到了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壬子年,老和尚十三岁了。他跟随父亲护送祖母和生母的灵柩,要回湖南湘乡老家去安葬。萧玉堂从南岳衡山请来七位僧人做佛事,连续施放了3天的《瑜伽焰口》。富民见到这些三宝,不由得心生欢喜。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6)

《瑜伽焰口》是佛门为信众超度亡灵,祈福消灾的一种佛事,是佛陀传授给弟子阿难尊者的方法。富民看到坐在中间的主法者,是一位头戴毗卢佛冠,身披红色袈裟的法师。其他六位都身披袈裟坐在两边,手中拿着木鱼、铛子、给子、钟鼓等法器。悦耳的法器伴随着悠扬的唱赞声,场面十分庄严。年幼的富民深受感染,他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宁静喜悦。不知不觉中,他对出家僧人的生活产生了一种强烈向往。

有一天,富民从家中找到二本书,是《香山传》和《观音菩萨成道记》,看完之后,受到熏染,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出家学佛。这年八月,富民跟着另一个叔父萧蒲堂,去南岳衡山进香还愿了,顺便游览一下山上的寺庙。衡山坐落在湖南的中南部,层峦叠嶂,蔚为壮观。上百座佛寺道观错落期间,富民跟随叔父每到一寺,都认真礼拜,置身其间,身心清净无比。于是他对叔叔说道:“叔父,我不想回家了,要留在衡山出家。”萧蒲堂一听大怒,严厉斥责于他,让富民不得胡思乱想。

富民很害怕叔叔,当时也不敢多说什么了,礼佛归来后,富民出家的信念却更执着了。年谱写道:“予随父送祖母生母灵柩,回湘乡安葬,请僧人至家作佛事,得见三宝法物,生欢喜心。家中藏有佛经,初看香山传,观音菩萨成道事,熏染于心,八月,随叔父蒲堂,进香南岳,遍游诸刹,若有夙缘,不欲回家,以畏叔严,不敢言”

到了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癸丑年,老和尚十四岁了。父亲萧玉堂从弟弟口中知道了富民有出家的念头,就想用其他方法把他留在家中。于是他请来一位练习“先天大道功”的王先生,教富民在家中修炼内外气功,并且看各种道书。最后把富民交给他的叔父萧蒲堂严加管教,不得外出,自己则去福建厦门办事了。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7)

年谱写道:“父窥予有出尘之志,欲因势利导,留于家中,请一位先天大道王先生。教在家修行法,令看各种道书,及教内外气功,心弗善也,然又不敢言,冬父服阕,付予属叔父管教,自往福建,佐厦门关事”。从这段记载来看,老和尚的父亲也是用心良苦,很担心他会出家。既然富民喜欢修道,就让他学一些在家人的气功吐纳,不至于断了萧家的香火。这年发生的大事是: 洪秀全定都南京,曾国藩招募湘军平叛。到了咸丰四年甲寅年,老和尚十五岁。咸丰五年乙卯年,老和尚十六岁,父亲萧玉堂在厦门二年,又回到了泉州。

接着来到咸丰六年,也就是1856丙辰年,虚老十七岁了。富民在家中读了三年的儒道书籍,认为不够究竟,难以了脱生死。他出家为僧的想法也日益强烈了,为了松懈叔叔的防备,富民佯装欢喜之态,开始帮助叔父料理一些家政。

有一天,富民乘叔父有事外出,他一个人悄悄收拾好包裹,一路向南岳衡山奔去。可是,因为他不熟悉道路,一边走一边问,所以走得速度很慢。走到半途时,就被叔父带人拦截回来了。富民的此次出逃,引起萧蒲堂的高度警觉,他担心富民如果真的出家,自己有愧于家兄。几天之后,他便亲自带着富民连同自己的儿子富国,一起送到了福建泉州,当面交给大哥萧玉堂管教。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8)

萧玉堂知道以后,又气又难过,想不到自己千祈万求才生养的儿子,竟然如此不听话。为了打消儿子的出家念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娇妻的恩爱去牵绊住富民的心。过了不久后,萧玉堂就为富民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将六年前定好的二门婚事,田谭二位小姐接过门来。这下可为难老和尚了,父亲天天派人盯着他,跑是跑不了,新娘也已经接到家中,为了不惹老父亲伤心,虽然富民极不情愿,但他还是去拜了堂。

田小姐与富民同龄,其父也在福建为官,两家可谓门当户对。田小姐是名门闺秀,又知书达礼,端庄文雅。谭小姐的祖籍也是湖南,与富民家是世交,家境殷富,貌美德贤。庶母王氏非常喜欢二人,就把富民和田谭两位夫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希望他们早生贵子。而富民却有童身出家的坚定信念,他每晚常坐不卧跏趺坐,任凭两位小姐如何热情关心,就是不说一句话,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参禅。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9)

看着这位古怪的夫君,二位夫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天晚上,二人实在不忍心看富民这样坐下去,就一起跪到夫君面前,查问详细缘由?富民这几天也观察到二两位夫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女子。正想借此机会和她们谈一谈自己的信仰,于是就向她们宣说了一些佛法妙理。

两位夫人听后,虽然不甚了解,但隐约明白一点,却无可奈何。从此以后,富民常给二人讲说佛法,并且教她们如何打坐,慢慢加以感化。两位夫人本具善根,渐渐也都对佛法生起了兴趣。同时,富民发现堂弟萧富国,也有一些学佛超脱的根器,就很关心地去帮助他。就这样,在富民的带动下,他们四人竟然成了修行好净侣。

年谱写道:“予在家读道书三年,认为非极则事,如坐针毡。乃佯博叔父欢,助理家政,以懈其防。一日乘叔父外出,予念离家时至,乃打包向南岳去,歧路多,半途被截回。将予及从弟富国送至泉州。未久,父将田谭二氏接回,举行婚礼,将予禁锢,与二氏同居而无染。予为二氏说佛法,亦能领悟。见从弟富国有超俗志,亦时与说法,闺中堂外,胥成净侣。”

虚云老和尚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吗(虚云老和尚年谱第一集)(10)

从这一段记载来看,虚云老和尚周围的几位亲人,都和虚老过去生有缘分,而且是很有慧根的修行人,真是难得。我们今天暂时就聊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