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鲁迅和胡适的世界观(青年读鲁迅中年读胡适)

鲁迅和胡适的世界观(青年读鲁迅中年读胡适)胡适先生的文章则是理性中带着坚毅,是直触心底的“温柔一刀”——俗称 见血封喉吧之前不太懂,今天拜读了这本书以后。有一丢丢理解了:大抵是因为鲁迅先生对现实社会的抨击是猛烈的,是使人畅快淋漓的,这符合青年人的个性。青年胡适晚年胡适很多人都说:青年读鲁迅,中年读胡适。

书名:《容忍与自由》

作者:胡适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胡适(1891--1962)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新文化运动领袖。于文学、考据、教育、伦理学等多个领域有开创性贡献。一生坚持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辍,影响深远。历任。历任北大文学院院长、驻美大使、北大校长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因心脏病突发逝于台北。

鲁迅和胡适的世界观(青年读鲁迅中年读胡适)(1)

青年胡适

鲁迅和胡适的世界观(青年读鲁迅中年读胡适)(2)

晚年胡适

很多人都说:青年读鲁迅,中年读胡适。

之前不太懂,今天拜读了这本书以后。有一丢丢理解了:大抵是因为鲁迅先生对现实社会的抨击是猛烈的,是使人畅快淋漓的,这符合青年人的个性。

胡适先生的文章则是理性中带着坚毅,是直触心底的“温柔一刀”——俗称 见血封喉吧

鲁迅和胡适的世界观(青年读鲁迅中年读胡适)(3)

对于胡适,你怎么看呢?

《容忍与自由》收纳了18篇胡适先生的杂文。

1.容忍与自由

2.差不多先生传

3.归国杂感

4.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5.我的儿子

6.保寿的意义

7.论女子为强暴所污

8.新生活

9.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10.大宇宙中谈博爱

11.不朽

12.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13.信心与反省

14.为什么读书

15.大学的生活

16.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17.漫游的感想

18.治学方法三讲

这本书我对其中两篇感触最深:《为什么要读书》《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为什么要读书》

1.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

2.要为读书而读书。王安石说:知其知而后读。他不说读书以致知,却说,先致知而后读书,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但知识越扩充了,读书的能力也越大。这便是“为读书而读书”的意义。

3.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出于一个懒字。懒得定义是避难就易。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

猜您喜欢: